图书介绍
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758013.jpg)
- 李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9238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71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肾病(中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2
一、医药学的起源2
二、中医理论的思想基础5
三、中医四大经典的内容和价值8
四、医学各家与创新医家17
五、温病学说的突出成就33
六、中西医汇通派38
七、中西医结合的形成与发展42
第二节 中医药学在我国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45
一、中医学独特的理论和优势45
二、整体医学时代为中医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46
三、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47
第二章 肾藏象及肾与他脏的关系50
第一节 肾藏象学的内涵51
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51
二、肾的联属功能53
第二节 肾与他脏的关系55
一、肾与心的关系56
二、肾与肺的关系57
三、肾与肝的关系58
四、肾与脾的关系60
第三章 肾脏古今论62
第一节 肾的发生与结构63
一、肾的发生63
二、肾发生的机制67
三、胎儿肾与胎儿生长的关系68
四、先天性畸形68
第二节 肾的结构70
一、肾的形态70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71
三、肾的被膜与固定73
四、肾的一般结构74
五、肾的微细结构75
六、肾的血液循环92
七、肾的淋巴管94
八、肾的神经95
九、肾结构的年龄性变化96
第三节 现代肾生理学97
一、肾功能概述97
二、尿的生成及影响因素97
三、尿生成的调节108
四、尿的排放111
五、肾的非排泄功能113
六、肾与其他脏器相关115
第四节 中西医“肾”的异同点116
一、中西医“肾”的异同点116
二、中医肾的研究方法117
第四章 “肾主骨”、“肾藏精”、肾“其充在骨”与骨代谢119
第一节 中医肾与骨相关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20
一、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的认识120
二、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136
三、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142
第二节 中医肾与骨相关性的现代研究151
一、实验研究151
二、临床研究177
三、骨质疏松与中医经络辨证流行病学研究178
第五章 肾主骨生髓、髓生血与血液、血压的相关性184
第一节 肾与血液循环系统的相关性185
一、《黄帝内经》对“精血互生”的论述185
二、历代医家丰富了“精血互生”的理论186
三、现代医家对“精血互生”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应用187
第二节 中医肾与高血压的相关性188
一、肾与高血压188
二、肾与他脏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189
三、高血压的辨证施治190
四、启示与点评194
第三节 肾-髓-血与高血压的实验研究195
一、肾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制造与研究方法195
二、肾性贫血的动物模型制造与研究方法199
第六章 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与老年性痴呆和精神分裂症204
第一节 髓脑相关性理论205
一、脑与精神意识205
二、脑与心的关系205
三、脑髓的病理变化与临床207
第二节 髓脑与老年性痴呆的现代研究218
一、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219
二、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224
第三节 髓脑与精神分裂症的现代研究234
一、中医学有关“癫狂”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34
二、精神分裂症实验研究236
三、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与前列腺素关系238
第七章 “肾主生殖”与生殖系统和性激素调节243
第一节 “肾主生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44
一、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244
二、肾与月经244
三、肾与胎孕246
四、肾与性事247
五、肾功能失调对生殖功能的影响248
第二节 肾与生殖系统和性激素调节的研究249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制造方法249
二、实验研究方法251
三、临床研究255
第八章 “肾主纳气”与呼吸系统的相关性260
第一节 “肾主纳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61
一、“肾主纳气”理论的形成261
二、“肾不纳气”的代表性病证及诊疗方法266
第二节 “肾主纳气”与呼吸系统生理和病理267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制造方法267
二、“肾主纳气”的实质与肾脏生化功能的关系272
三、“肾主纳气”的临床研究272
第九章 “肾开窍于耳”与听力和平衡的相关性277
第一节 “肾开窍于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78
一、“肾开窍于耳”的内涵278
二、耳与其他脏腑的相关性278
三、耳与平衡的关系284
四、肾精亏损与耳的病理变化286
第二节 肾与听力和平衡关系的现代研究287
一、概述287
二、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制造方法289
三、实验研究方法293
四、临床研究298
第十章 “肾在志为恐”与智力和心理304
第一节 “肾主志”与“恐伤肾”的理论305
一、“肾主志”理论的形成305
二、“恐伤肾”理论的形成306
第二节 恐伤肾的现代研究308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制造方法308
二、实验研究方法309
三、临床研究314
第十一章 “肾藏精,其华在发”与白发和脱发320
第一节 肾藏精,其华在发321
一、肾之华在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21
二、中医药治疗白发、脱发的辨证论治323
第二节 补肾法影响黑色素代谢的实验研究326
一、动物模型的制造与实验方法326
二、实验结果327
第十二章 肾藏象学研究的启示与思考330
第一节 中医藏象学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331
一、中医和西医对生命认识的两种思维模式331
二、中医藏象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332
第二节 中医学在我国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337
一、我国“三个医学”的定位和作用337
二、中药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341
三、以科学史观正确对待中医344
第三节 从“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的提出看中西医结合的思路345
一、问题的提出346
二、“肾-骨-髓-血-脑一体论”学说的建立347
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348
四、展望350
第四节 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理性思考350
一、中医药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机遇350
二、中医药学有无可能去拿“诺贝尔奖”353
三、中医药走向世界要思考的5个问题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