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长之文集 第5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长之文集 第5卷
  • 李长之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6312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李长之(1910~1978)-全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长之文集 第5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国文学史导论3

一 中国文学史之方法论的基础3

二 中国文学史之社会发展的基础7

中国文学史上的律则34

中国文学史研究提纲(初稿)39

一 中国文学史之方法论的基础39

二 中国文学史之社会发展的基础40

三 中国文学史之语言学的基础41

四 上古神话传说的几个核心42

五 诗经的时代43

六 先秦诸子的散文及其时代45

七 屈原47

八 从司马迁到王充48

九 赋的时代49

十 五言诗时代51

十一 中世纪的复古运动(上)54

十二 中世纪的复古运动(下)57

十三 唐代的传奇文学58

十四 词的时代60

十五 戏曲的时代63

十六 明清长篇小说的发展65

十七 欧洲文艺思潮的东来和新中国文艺的成长67

中国文学史略稿自序71

第一章 导论72

第一节 文学史的性质和方法72

第二节 正确对待祖国文学遗产和向祖国文学遗产学习的目的73

第二章 古代的神话传说75

第一节 文艺起源于劳动75

第二节 几个著名的古代神话传说77

第三节 关于神话的一般说明82

第四节 简短的结论83

第三章 最早的诗歌和诗歌总集85

第一节 最早的诗歌85

第二节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产生时代86

第三节 《诗经》的丰富内容及其现实主义精神89

(一)劳动生活的歌唱和周初部落的史诗90

(二)西周末年的政治讽刺诗和春秋时代反抗压迫剥削的诗歌93

(三)抒情诗——恋歌及其他97

(四)礼俗诗103

第四节 《诗经》的艺术性104

(一)现实主义手法104

(二)《诗经》之民间文学的特征107

第五节 关于《诗经》的编订和研究109

第六节 简短的结论112

第四章 战国时代的诸子散文114

第一节 春秋到战国的基本历史事实114

第二节 先秦重要思想家及其散文117

(一)孔子和《论语》117

(二)墨子119

(三)孟子121

(四)庄子和老子123

(五)荀子127

(六)韩非子127

(七)《吕氏春秋》129

第三节 简短的结论130

第五章 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屈原132

第一节 关于战国晚期政治形势的说明——作为一个坚定而有远见的政治活动家的屈原之时代背景132

第二节 诗人屈原的生平和他的作品136

(一)幸运的青年时代——《橘颂》136

(二)极大的政治苦闷和极丰富的文艺创作时期——《惜诵》、《离骚》、《远游》、《悲回风》、《天问》、《抽思》、《思美人》、《招魂》139

(三)晚年的斥逐和殉国——《九歌》、《涉江》、《哀郢》、《怀沙》、《惜往日》143

第三节 屈原的思想、性格和艺术147

第四节 简短的结论152

第六章 汉代的散文和辞赋155

第一节 在统一帝国形成后的几次伟大起义155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家并文学家司马迁和他的《史记》158

(一)司马迁的历史地位158

(二)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159

(三)作为思想家的司马迁163

(四)司马迁的文学成就和影响166

第三节 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及其文学主张171

第四节 关于汉赋174

第五节 简短的结论176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文学批评177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基本历史事实和文学发展大势177

第二节 辉煌的民歌179

第三节 从蔡琰到嵇康183

(一)民歌的影响——蔡琰、徐幹和应璩的作品183

(二)建安七子和曹氏父子——王粲和曹植184

(三)正始诗人——杰出的诗人嵇康185

第四节 大诗人陶渊明的前后187

(一)西晋时的诗人——潘岳和左思187

(二)东晋初年的诗人——刘琨和郭璞188

(三)陶渊明189

(四)宋齐梁陈的诗人和宫体诗的出现194

第五节 文学批评的发展——从曹丕到刘勰和钟嵘196

第六节 简短的结论200

第八章 唐代的诗歌201

第一节 这一个时期文学发展大势及其背景201

第二节 初唐的诗歌——从宫体诗的承袭和破坏到创造新诗歌的准备203

第三节 盛唐诗人(上)——王维及其派206

第四节 盛唐诗人(中)——李白211

(一)李白所经历的时代之历史特点及其一生211

(二)李白在生活上几个突出的地方215

(三)李白的思想216

(四)李白的艺术成就218

(五)小结220

第五节 盛唐诗人(下)——杜甫220

(一)李白和杜甫220

(二)杜甫的生平及其作品221

(三)杜甫的思想225

(四)杜甫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作为从杜甫到白居易的桥梁的诗人元结230

(五)小结234

第六节 中晚唐的社会情况和白居易、皮日休等的诗歌235

(一)天宝之乱对唐代社会的影响235

(二)白居易和现实主义的“新乐府”运动236

(三)从韩愈到李商隐238

(四)黄巢起义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继续发展——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241

第七节 简短的结论246

第九章唐 代的传奇文学248

第一节 近古文学的序幕及其历史背景248

第二节 传奇文学产生原因的再探讨——兼论传奇文学的一般特征251

第三节 初期的传奇文学254

第四节 传奇文学鼎盛时期的作家和作品257

(一)陈玄?的《离魂记》258

(二)沈既济的《枕中记》和《任氏传》258

(三)李朝威的《柳毅传》260

(四)李景亮的《李章武传》261

(五)许尧佐的《柳氏传》262

(六)白行简的《李娃传》262

(七)专业的传奇作家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及其他263

(八)元稹的《莺莺传》266

(九)陈鸿的《长恨歌传》268

(十)蒋防的《霍小玉传》269

(十一)沈亚之的传奇作品269

(十二)韩愈的《石鼎联句诗序》、《毛颖传》,牛僧孺的《元无有》和王洙(?)的《东阳夜怪录》270

第五节 传奇文学的尾声272

第六节 关于传奇文学的整理和研究274

第七节 简短的结论275

第十章 宋词的发展278

第一节 词的兴起及发展的原因——词在初期的面貌278

第二节 词在晚唐五代到北宋初年的发展284

(一)作为词的成熟期奠基人的温庭筠284

(二)《花间集》和韦庄287

(三)五代时伟大的词人李煜289

(四)五代词在北宋初年的影响298

第三节 北宋时代的杰出词人304

(一)柳永304

(二)苏轼309

(三)周邦彦321

第四节 伟大的词人辛弃疾及其前后326

(一)辛弃疾出现时的词坛326

(二)辛弃疾的一生及其创作334

(三)辛弃疾的影响和辛弃疾后以姜夔为中心的南宋词358

第五节 简短的结论374

第十一章 元代文学377

第一节 元代文学的社会背景和概况377

第二节 宋元话本384

(一)话本的时代和家数384

(二)宋元小说话本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386

(三)宋元讲史话本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432

第三节 元代杂剧445

(一)关于元代杂剧的一般说明445

(二)元代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453

(三)王实甫及其《西厢记》456

(四)马致远463

(五)其他作家与作品467

第四节 元代散曲及其他470

第五节 结论478

第十二章 明清戏曲的继续发展479

第一节 这一时代的基本历史事实479

第二节 从宋元南戏到明初著名传奇479

(一)关于明清戏曲发展的一般说明479

(二)现存的最完整的最早的南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482

(三)明初流行的四大传奇486

(四)高则诚的杰出戏曲——《琵琶记》497

第三节 杂剧的继续和短剧的创造519

第四节 明代传奇伟大作家汤显祖及其前后519

(一)汤显祖的先驱和周围519

(二)汤显祖的生平、著作和思想525

(三)汤显祖的初期作品——《紫箫记》和《紫钗记》530

(四)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530

(五)汤显祖的晚期作品——《邯郸记》和《南柯记》536

(六)汤显祖以后明清之际的戏曲家5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