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64484.jpg)
- 吕姿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781034818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5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60页
- 主题词:健康教育-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论1
第一节 健康教育2
一、健康教育的涵义2
二、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2
三、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3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发展5
一、中国健康教育发展概况5
二、国外健康教育发展概况7
第三节 健康促进8
一、健康促进的涵义8
二、健康促进的领域9
三、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9
四、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社会动员10
五、健康促进的发展11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和任务13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13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14
第五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相关学科14
一、预防医学14
二、社会医学15
三、教育学15
四、健康传播学15
五、健康心理学15
六、健康行为学15
第二章 健康传播16
第一节 传播概论16
一、信息、传播与健康传播16
二、传播的分类18
三、传播结构与传播关系18
第二节 人际传播20
一、人际传播的概念20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20
三、人际传播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21
四、人际传播技巧21
第三节 大众传播23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及特点23
二、大众传播常见障碍27
第四节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28
一、健康传播效果28
二、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29
第三章 健康心理33
第一节 健康心理的基本概念33
一、健康心理的研究角度33
二、健康心理的标准34
三、健康心理的现状34
第二节 常见心理卫生问题35
一、情绪与健康35
二、人格与健康36
三、人际关系与健康38
第三节 健康心理的咨询40
一、健康心理咨询的意义40
二、心理咨询的方式40
三、心理咨询的原则41
四、心理咨询的手段42
第四节 心理健康的促进42
一、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43
二、面对现实 适应环境43
三、结交知己 与人为善44
四、挫折磨砺 积极进取44
第四章 健康行为46
第一节 行为概述46
一、行为的概念46
二、行为的分类46
三、行为的形成和发展46
四、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47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49
一、健康行为和健康相关行为49
二、促进健康行为49
三、危害健康行为50
第三节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51
一、知信行模式(KABP)51
二、健康信念模式(HBM)53
第四节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53
一、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54
二、目标行为的确定与分析55
三、行为矫正的技术和方法56
第五节 团体健康相关行为57
一、团体的概念和特点57
二、团体健康相关行为58
三、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策略和方法58
四、卫生保健团体的健康促进作用59
第五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60
第一节 计划设计概述及原则60
一、计划设计概述60
二、计划设计的原则60
第二节 计划设计的基本步骤61
一、社会诊断62
二、流行病学诊断63
三、行为诊断64
四、环境诊断64
五、教育诊断65
六、管理与政策诊断66
第三节 明确优先项目67
一、确定优先项目的基本原则67
二、问题树68
第四节 确定计划目标69
一、计划的总体目标69
二、计划的具体目标69
三、具体目标的分类制定69
第五节 制定教育策略70
一、确定目标人群70
二、制定教育(干预)策略70
三、确定教育场所71
四、确定教育的框架结构72
五、确定教育活动和日程72
六、确定组织网络与执行人员72
七、确定监测与评价计划72
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74
第一节 制定实施时间表74
一、时间表的意义74
二、时间表的制定与内容75
第二节 实施的质量控制76
一、质量控制的内容76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77
第三节 实施的组织机构78
一、领导机构78
二、执行机构79
三、组织间的协调与合作79
四、政策支持79
第四节 实施人员与培训80
一、实施人员的选定及其相关知识技能80
二、人员培训81
第五节 实施所需的健康教育材料及设备物件83
一、健康教育材料83
二、实施所需的设备物件85
第七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87
第一节 评价概述87
一、评价的性质87
二、评价的目的与意义87
第二节 评价的种类和内容88
一、形成评价88
二、过程评价89
三、效应评价91
四、结局评价91
五、总结评价92
第三节 评价设计的方案92
一、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93
二、简单时间系列设计93
三、非等同比较组设计93
四、复合时间系列设计93
五、实验研究94
第四节 影响评价的因素94
一、时间因素94
二、测试或观察因素94
三、回归因素95
四、选择因素95
五、失访95
第五节 成本-效益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96
一、成本96
二、效益与效果97
三、货币的时间价值97
四、分析原理98
五、分析步骤99
第八章 人生三阶段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01
第一节 人生准备阶段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01
一、人生准备阶段的健康需要和健康促进目标101
二、围生期优生保健教育101
三、婴幼儿期保健教育102
四、儿童期保健教育102
五、青春期性教育103
六、人生准备阶段的健康教育策略104
七、人生准备阶段的健康教育方法105
第二节 人生保护阶段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06
一、人生保护阶段的健康需要和健康促进目标106
二、预防慢性退行性病变的健康教育107
三、预防癌症健康教育107
四、更年期保健教育108
五、人生保护阶段的健康教育策略108
六、人生保护阶段的健康教育方法109
第三节 晚年生活质量阶段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09
一、晚年生活质量阶段的健康需要与健康促进目标109
二、老年日常生活保健教育111
三、老年休闲活动健康教育111
四、老年心理调适健康指导112
五、临终关怀与人生终结(死亡)的教育113
六、晚年生活质量阶段的健康教育策略113
七、晚年生活质量阶段的健康教育方法114
第九章 学校健康促进115
第一节 学校健康促进的涵义及特征115
一、学校健康促进的涵义115
二、学校健康促进的特征115
第二节 学校健康促进的意义与任务116
一、学校健康促进的意义116
二、学校健康促进的任务116
第三节 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117
一、学校健康政策117
二、学校健康教育118
三、学校健康社会环境119
四、社区关系120
五、个人健康技能120
六、学校卫生服务120
第四节 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步骤120
一、转变观念120
二、建立学校健康促进领导和工作机构120
三、制定学校健康促进计划121
第五节 学校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价121
一、评价的原则121
二、评价内容及指标121
三、评价的方法122
四、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123
第十章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24
第一节 概述124
一、社区124
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25
第二节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125
一、社区组织与动员125
二、开发利用社区资源127
三、健康信息传播128
四、社会教育与培训129
第三节 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30
一、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130
二、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与方法132
第四节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33
一、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134
二、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与方法135
第十一章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37
第一节 概述137
一、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137
二、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138
第二节 医院健康教育的形式139
一、医护人员教育139
二、患者教育139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41
四、社会性宣传教育142
第三节 患者教育内容与程序142
一、患者教育的内容142
二、患者教育的程序143
第十二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挑战与展望146
第一节 提高认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健康挑战146
第二节 警惕新旧传染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147
第三节 适应形势发展,满足群众对心理卫生保健的需求148
第四节 依靠科技进步,培养高质量人才148
第五节 遵照生态-经济-文化-健康的整合原则,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持续发展149
主要参考文献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