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诺玛阿美到哀牢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绍文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3673819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哈尼族-民族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诺玛阿美到哀牢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哈尼族文化地理的理论和方法1
二、哈尼族文化地理研究意义8
上篇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的形成——哈尼族文化进程的时空分析第一章 哈尼族文化源地13
第一节 哈尼族文化起源诸说13
一、红河两岸土著说13
二、二元文化融合说15
三、氐羌系统北来说16
四、东来说17
第二节 哈尼族文化源地讨论与分析18
一、史籍记载的哈尼族文化源地18
二、传说中的哈尼族文化源地23
第二章 哈尼族迁徙与文化传播29
第一节 哈尼族迁徙与地理时空的变化29
一、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29
二、部落联盟制形成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31
三、哈尼族在金沙江流域奴隶制社会时期32
四、哈尼族迁至哀牢山区封建领主制时期33
五、哈尼族迁徙东线在六诏山区定居与流变时期35
第二节 哈尼族迁徙的环境感知与文化传播38
一、哈尼族迁徙过程中的环境感知38
二、哈尼族迁徙过程中文化传播方式与路线41
第三章 哈尼族文化区46
第一节 哈尼族文化区形成和发展46
一、哈尼族文化区形成和发展46
二、划分哈尼族文化区的意义和指标49
第二节 哈尼族文化区与亚文化区经济文化类型49
一、哈尼族文化区人口分布49
二、哈尼族亚文化区经济文化类型51
第四章 哈尼族文化接触与文化整合56
第一节 哈尼族文化扩散的时空特征:文化接触56
一、哈尼族文化接触的历史背景57
二、不同时期哈尼族文化接触与途径59
第二节 哈尼族文化发展与创新方式:文化整合71
一、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转型及发展阶段71
二、土司制度下哈尼族文化外整合阶段7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哈尼族文化内整合阶段77
第三节 哈尼族文化变迁的动因机制83
一、社会内部与文化变迁的动力问题83
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动因84
三、哈尼族文化变迁的适应机制87
下篇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文化景观与文化生态为主题的哈尼族文化研究第五章 哈尼族聚落与文化景观91
第一节 哈尼族聚落地理92
一、哈尼族聚落起源和发展92
二、自然环境对哈尼族聚落布局的影响93
三、哈尼族聚落类型95
第二节 哈尼族聚落文化景观100
一、村落自然环境100
二、建寨建房礼仪102
三、建筑形式108
第六章 哈尼梯田:千年劳作对象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嬗变119
第一节 哈尼族梯田文化历史渊源119
一、史籍记载的哈尼族稻作文化119
二、哈尼族梯田稻作起源神话传说121
三、梯田与村落和谐构建123
第二节 哈尼族梯田空间分布125
一、梯田主要景点片区126
二、梯田稻谷品种分布133
第三节 哈尼族梯田农耕程序与管理136
一、梯田农事历136
二、梯田农耕程序137
三、梯田管理143
四、水冲施肥145
第四节 哈尼族梯田耕作工具148
一、梯田生产工具148
二、稻谷加工工具151
第五节 哈尼族梯田灌溉系统与管理155
一、修筑沟渠155
二、木刻分水157
第六节 哈尼族节日与梯田农耕祭祀159
一、岁首节日159
二、农事节日164
三、庆丰收节日179
四、节日的升华180
第七节 哈尼族梯田文化申报世界遗产过程181
一、梯田文化结构181
二、梯田文化研究183
三、梯田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184
第七章 哈尼族地域饮食文化景观189
第一节 哈尼族生态饮食来源189
一、采集与狩猎活动的传说故事189
二、采集与狩猎习俗191
三、捕捞201
第二节 哈尼族主食结构与特色菜谱206
一、主食结构与烹饪特色206
二、特色菜肴与制作方式209
三、饮料212
第三节 哈尼族饮食文化景观216
一、烹饪场所216
二、饮食炊具219
三、进食场所与餐具220
四、进食礼仪221
五、进食禁忌224
第八章 哈尼族地域服饰景观226
第一节 哈尼族服饰起源与制作程序226
一、服饰起源的传说226
二、服饰制作程序227
第二节 哈尼族服饰类型与地域关系235
一、服饰类型与特点236
二、服饰图案的文化象征255
三、服饰变迁260
第九章 哈尼族自然宗教信仰与生物多样性262
第一节 哈尼族宗教崇拜与地理环境263
一、自然神灵起源与神灵体系263
二、自然崇拜对象与祭祀268
三、祖先崇拜与祭祀278
四、鬼魂崇拜与祭祀279
第二节 哈尼族自然宗教神职人员:“咪谷”与“莫批”282
一、“咪谷”与“莫批”的产生和发展282
二、“咪谷”选举条件与方式285
三、“莫批”分类与职能287
四、“咪谷”与“莫批”的关系289
五、宗教祭祀与生物多样性292
六、“咪谷”与“莫批”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295
第十章 哈尼族文化生态个案研究298
第一节 者台村哈尼族文化生态与生态重建298
一、者台村自然地理背景与历史沿革299
二、者台村水资源利用与文化生态302
三、者台村土地利用与文化生态304
四、者台村森林资源利用与文化生态312
五、者台村经济建设与生态重建313
第二节 箐口村哈尼族文化生态与生态重建318
一、箐口村落环境318
二、箐口村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321
三、神林:箐口村文化生态的集中体现323
四、箐口村生态重建326
第三节 竹的利用与文化功能328
一、竹与哈尼族村落环境建筑关系329
二、竹与哈尼族生产生活关系332
后记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