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修辞和语用:汉英修辞手段语用对比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鹏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0170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修辞-语用学-对比研究-汉语、英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修辞和语用:汉英修辞手段语用对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引言1
第二节 汉英修辞语用对比研究的意义11
第三节 修辞学和语用学概览16
一、汉语修辞学和西方修辞学概览16
1.汉语修辞学概览17
2.西方修辞学概览33
二、汉语语用学和西方语用学概览43
1.汉语语用学概览43
2.西方语用学概览51
第四节 共性和特性57
一、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共性和特性58
1.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共性58
2.修辞学和语用学的特性64
二、汉语修辞学和西方修辞学的共性和特性65
1.汉语修辞学和西方修辞学的共性65
2.汉语修辞学和西方修辞学的特性69
三、汉语语用学和西方语用学的共性和特性72
1.汉语语用学和西方语用学的共性72
2.汉语语用学和西方语用学的特性74
第二章 汉英修辞语用差异的文化底蕴第一节 引言75
第二节 语境77
一、意义和语境77
二、语境的构成和功能79
第三节 语用原则和策略82
一、西方语用原则和策略概览82
二、汉语语用原则和策略概览85
第四节 汉英修辞语用差异与文化92
一、词汇的文化解读94
二、颜色词的文化内涵106
三、从比喻看文化111
四、委婉语的文化渊源118
1.具有文化共性的委婉语119
2.具有文化特性的委婉语122
五、思维、哲学思想和价值观124
第三章 汉英相似或关系类修辞手段的语用对比第一节 引言135
一、汉语比喻理论概览135
二、西方比喻理论概览139
第二节 汉语的“明喻”与英语的simile143
第三节 汉语的“隐喻”与英语的metaphor154
一、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与metaphor155
二、认知隐喻165
三、语法隐喻174
第四节 汉语的“借代”、“兴”与英语的metonymy178
一、汉语的“借代”178
二、英语的metonymy183
三、汉语的“兴”与“借代”187
第四章 汉英强调或低调类修辞手段的语用对比第一节 引言191
第二节 语义类修辞手段的语用对比194
一、汉语的“夸张”、“婉言”与英语的hyperbole、un-derstatement194
1.作为修辞手段的“夸张”、“婉言”与hyperbole、under-statement194
2.“夸张”、“婉言”与hyperbole、understatement的语用研究204
二、汉语的“反语”与英语的irony214
1.作为修辞手段的“反语”与irony215
2.“反语”与irony的认知语用理论研究222
第三节 话语结构类修辞手段的语用对比228
一、汉语的“对偶”与英语的antithesis228
二、汉语的“省略”与英语的ellipsis、asyndeton238
三、汉语的“倒装”与英语的inversion240
四、汉语的“跳脱”与英语的aposiopesis243
第四节 话语文体类修辞手段的语用对比245
一、汉语的“层递”与英语的climax、anticlimax246
二、汉语的“设问”、“反诘”、“拟问”与英语的rhetori-cal question249
第五章 汉英声音类修辞手段的语用对比第一节 引言253
第二节 汉英声音系统的共性和特性256
第三节 汉语的“双声”、“叠韵”与英语的alliteration、asso-nance260
一、汉语的“双声”和“叠韵”260
二、英语的alliteration和assonance263
第四节 汉语的“拟声”与英语的onomatopoeia268
一、汉语的“摹拟”与英语的“直接”onomatopoeia、“间接”onomatopoeia269
二、汉英拟声词的构成和语用对比275
第五节 汉语的“反复”与英语的repetition289
一、汉语的“连续反复”与英语的immediate repeti-tion290
二、汉语的“间隔反复”与英语的intermittent repeti-tion292
三、汉语的“顶真”与英语的anadiplosis、epanastro-phe301
四、汉语的“回文”与英语的palindrome、antime-tabole、antistrophe、epanodos、regression303
五、汉语的“首尾双齐”与英语的epanalepsis、epidip-losis305
六、汉语的“语义双关”与英语的ploce307
第六章 汉英文字游戏和技巧类修辞手段的语用对比第一节 引言310
第二节 汉语的“双关”与英语的pun312
一、汉语的“谐音双关”315
二、英语的paronomasia322
三、汉语的“语义双关”325
四、英语的antanaclasis328
第三节 汉语的“仿拟”与英语的parody331
一、仿词333
二、仿句341
三、仿篇344
四、仿体348
第四节 “双关”与“歧义”、“借代”和pun与ambiguity、metonymy351
一、“双关”与“歧义”和pun与ambiguity351
二、“双关”与“借代”和pun与metonymy354
第七章 汉英拟误类修辞手段的语用对比第一节 引言357
第二节 冗余现象359
一、透过信息论看冗余360
二、透过“合作原则”看冗余361
三、“冗余”的种类和功能364
1.重复(repetition)364
2.迂说(circumlocution、periphrasis)和冗笔(pleonasm)367
3.填充词(verbal fillers)和口头禅(pet phrases)372
第三节 模糊现象374
一、“模糊现象”的基本特征和产生的原因376
1.“模糊现象”的基本特征376
2.“模糊现象”产生的原因377
二、“模糊”的语用功能380
1.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380
2.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383
3.体现出说话者的机智和幽默384
三、“模糊”和修辞手段386
四、汉英“模糊”用语的差异391
第四节 言语假信息394
一、制造和接纳假信息的原因和案例分析396
二、判断言语假信息的方法401
三、言语假信息和修辞手段404
第八章 汉英修辞语用对比研究展望第一节 引言408
第二节 对比研究和中外兼通412
第三节 引进吸收和借鉴创新415
第四节 语言平等和文化平等421
后记427
附录一 英语分类修辞手段及其汉语译名429
附录二 外国人名汉英对照表432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