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细油藏描述及一体化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细油藏描述及一体化技术
  • 穆龙新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557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油藏描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细油藏描述及一体化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油藏描述面临的挑战和新思考1

第一节 油藏描述技术应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1

第二节 精细油藏描述3

第三节 油藏描述的一体化及系统化思维5

一、一体化的含义5

二、系统思维7

第二章 我国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特点及其对油藏描述的要求13

第一节 我国陆相油藏的主要开发地质特征13

一、多油层,油层和隔(夹)层的薄层间互13

二、多层层状边水油藏,边水不活跃13

三、原油黏度偏高14

四、断层在注水开发中均起遮挡作用14

五、储集层孔隙结构复杂15

第二节 我国各类碎屑岩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开采状况15

一、有关定义15

二、分类依据及方法16

三、我国各类碎屑岩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19

四、我国各类碎屑岩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总结24

第三节 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的总体特点25

第四节 高含水期宏观规模与微观规模的剩余油分布规律26

一、高含水期宏观规模的剩余油分布规律26

二、高含水期剩余油微观规模分布规律27

第五节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对油藏描述的要求28

一、高含水期油田的资料特点29

二、对油藏描述的技术要求30

三、精细油藏描述的内容35

第三章 精细油藏描述中的综合测井解释技术36

第一节 测井多井储集层参数评价技术36

一、岩心刻度测井技术37

二、最优化测井精细处理解释技术38

三、测井相分析技术41

四、多井处理和解释技术42

第二节 测井资料沉积微相分析技术44

一、测井沉积微相研究方法45

二、地层沉积因子的提取47

三、沉积微相地质模型和测井模型的建立48

第三节 测井资料低阻油层识别技术52

一、低阻油层的概念52

二、低阻油层的微观机理53

三、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54

四、低阻油层的识别方法55

第四节 裂缝测井识别技术68

一、裂缝测井的响应特征68

二、裂缝测井识别方法75

三、裂缝参数的计算77

第五节 生产测井技术和方法86

一、生产测井技术86

二、生产测井方法87

三、生产测井技术的展望91

第四章 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地震综合预测技术94

第一节 波形分类技术95

第二节 地震频谱分解技术96

第三节 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技术98

第四节 三维相干体分析技术101

第五节 地层倾角检测技术102

第六节 地震反演(储集层横向预测)技术103

一、道积分104

二、递推反演105

三、基于模型反演105

第七节 其他技术106

一、相干体技术106

二、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107

三、时间推移地震(又称为四维地震)107

四、井间地震107

第五章 油藏描述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109

第一节 三维地震数据体可视化与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110

一、三维可视化解释的基本概念110

二、三维地震数据体可视化解释的基本流程113

三、三维可视化解释的主要方法115

四、三维可视化解释117

第二节 多种数据体综合虚拟现实技术120

一、虚拟现实系统与常规三维可视化的不同120

二、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120

三、虚拟现实系统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主要应用123

四、沉浸式三维虚拟现实系统(IR)的主要特点127

第六章 一体化油藏描述数据管理平台131

第一节 一体化油藏描述与数据库131

一、基本定义131

二、满足一体化研究的数据库问题131

三、勘探开发数据库的分类132

第二节 项目库的基本概念及建库注意事项134

一、项目库的含义134

二、项目数据的网络存储135

三、创建项目库的基本步骤135

四、项目库中的单位管理135

五、项目库中的坐标参考系136

第三节 GeoFrame项目库的创建与管理140

一、项目库的类型与数据共享机制140

二、项目库的结构与文件系统142

三、项目库的创建流程与步骤142

四、项目库数据存取用户权限的管理143

五、项目库的备份与恢复144

第四节 GeoFrame项目库数据管理145

一、基础数据管理(General Data Manager)145

二、数据管理149

三、数据加载工具150

四、数据卸载工具151

五、其他项目数据管理151

第七章 以地质方法为主的一体化精细油藏描述153

第一节 一体化精细油藏描述流程153

第二节 层次界面分析与小层划分和对比153

一、层次界面分析155

二、结构(构成)单元划分(Architectural Element)157

三、流动单元研究158

第三节 微构造研究162

一、微构造的定义与重要性162

二、微构造的研究方法163

第四节 细分沉积微相研究165

一、细分沉积微相的意义165

二、细分沉积微相的技术特点165

三、细分沉积微相的研究内容169

第五节 隔夹层预测169

第六节 岩石物理参数研究170

一、变差函数的变化171

二、岩石物理参数的变化171

三、不同含水期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174

四、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后的物性动态变化规律180

第七节 流体性质研究182

一、流体性质的研究内容182

二、油气藏流体类型分析182

三、利用动态资料确定目前流体界面183

四、水淹层的解释和判断183

五、原油性质的变化184

第八节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185

一、按油藏地质规模分类的剩余油研究方法185

二、按研究内容分类的剩余油研究方法187

三、单井剩余油饱和度测量技术191

四、井间剩余油饱和度测量技术194

第九节 地质、油藏、数模一体化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195

一、陆相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基本特点195

二、我国油田剩余油研究的主要方法199

第八章 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一体化精细油藏描述203

第一节 油藏描述中的计算机技术及一体化软件平台203

一、油藏描述中的计算机技术203

二、一体化软件平台203

第二节 基于三维场的地质体解释、储集层预测及随机建模的特色软件208

一、PetrelTM(地质建模)软件的主要功能208

二、面向油田开发工作流程的软件包——DecisionSpace215

第三节 动态、集成化的油藏模型建立技术218

结束语221

参考文献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