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务百科全书 第4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务百科全书 第4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780846.jpg)
- 刘志强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13230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920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务百科全书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教务工作管理综述3
第一章 教务工作职能、内容与原则3
教务工作职能3
教务工作任务3
教务工作条件5
教务工作方向性原则6
教务工作民主性原则7
教务工作科学性原则8
教务工作教育性原则8
教务工作整体性原则9
教务工作常规性原则10
教务常规性工作11
教务中心性工作12
第二章 教务工作管理与机构构成15
教务工作人员构成原则15
中等学校教务工作的人员构成16
小学教务工作的人员构成16
选拔教务主任的意义17
教务主任的任职条件18
教务工作的合理结构19
教务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19
教务计划管理20
教务组织管理21
教务统计管理21
教务信息管理22
第三章 教务工作的方法与形式23
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23
教务工作的基本方法24
教务工作的组织管理26
教务工作的目标管理28
教务工作的程序化管理30
教务工作的计划管理32
教务工作的质量管理34
教务工作的人事管理36
教务工作的技术管理38
教务工作行政管理方法40
教务工作调查研究方法40
教务工作抓典型方法41
教务工作预测方法42
教务工作数量统计方法43
教务工作反馈方法45
第四章 国外教务工作简介46
美国教务工作简介46
英国教务工作简介66
法国教务工作简介88
德国教务工作简介100
澳大利亚教务工作简介104
韩国教务工作简介110
日本教务工作简介119
新加坡教务工作简介129
第二部分 教务工作机构建设135
第五章 教务工作人员培训135
教务工作人员政治素质要求135
教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要求135
教务工作人员思想素质要求136
教务工作人员身体素质要求136
教务工作人员道德品质素质要求136
教务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素质要求139
教务工作人员行为能力素质要求143
教务工作人员教育学知识要求147
教务工作人员学校管理知识要求151
教务工作人员现代教育方法论知识要求161
教务工作人员教育心理学知识要求170
教务工作人员教育社会知识要求176
教务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制定181
教务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实施182
教务工作人员培训反馈总结182
教务工作人员培训体系与培训职责183
教务工作人员培训职责划分的原则184
教务工作人员培训体系的构成184
教务工作人员培训职责归属184
教务工作人员培训的组织管理185
教务工作人员的培训185
教务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培训186
教务工作人员相关政策培训187
教务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187
教务工作人员基本技能训练187
教务工作人员教学管理的研究187
教务工作人员管理实践188
第六章 教务工作制度建设189
教务工作制度概念189
教务工作制度制定原则189
教务工作制度的内容191
教务工作制度落实194
第七章 教务工作现代化建设195
教务计算机化管理195
学生成绩、学籍档案的电脑管理196
教务、教学资料检索终端196
文字处理现代化197
复印机管理197
电子誊影机管理198
速印机管理198
教学现场监控器管理199
闭路电视管理200
传真机管理201
多功能电话机管理202
我国学校计算机的配置203
计算机的使用与保护209
第三部分 教务常规工作管理221
第八章 课程安排与评价221
课程教学模式221
我国课程教学模式222
课程教学管理内容225
课程教学管理方法231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254
课程评价的定义265
课程评价的原则265
课程评价的范围267
课程评价的标准269
课程评价与课程开发270
课程评价与课程研究272
课程评价的对象272
课程评价中的价值与判断273
课程评价的功能275
课程评价的类型275
课程评价模式282
课程评价模式的指标283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284
课程评价的趋势286
课程评价的技术288
课程评价的方法299
课程评价计划的拟订305
课程评价的一般程序306
课程评价的具体方法307
课程评价的利用309
第九章 校历、课程表的编制与管理311
校历编制的依据311
校历表格的编制320
校历说明的编写321
周历的编制323
学校日程安排表的制定325
开课计划的制订326
课程表编制的意义329
课程表内容332
课程表编制依据333
课程表编制要求336
课程表编制原则340
课程表编制程序352
幼儿园课程表的编制361
小学课程表编制365
中学课程表编排378
中等技术课程表编制389
大学课程表编制393
研究生课程表编制400
第十章 教学检查与评估404
教学检查的概念404
教学检查的意义405
教学检查的作用406
教学检查的类型407
教学态度检查435
教学方法检查436
教学计划检查438
教学准备检查440
课堂教学检查441
教学作业检查442
教学进度检查444
教学测试检查445
教学效果检查447
教书育人检查450
教学检查的组织准备452
教学检查的实施457
教学检查的分析总结463
教学检查的方法468
教学评估484
教学评估的意义486
教学评估的功能487
教学评估的作用489
教学评估的特点491
教学评估的指导思想492
教学评估的方向性与科学性原则494
教学评估的全面性与代表性原则495
教学评估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原则496
教学评估的鉴别性与积极性原则498
教学评估的组织准备500
教学评估的检测实施502
教学评估的分析总结502
教学评估标准505
教学评估标准的制定原则506
教学评估标准的制定程序508
教学评估标准制定的分断式标准方式508
教学评估标准制定的评语式标准方法509
教学评估标准的期望行为式标准方法511
教学评估标准制定的隶属度式标准方法513
教学评估数值量表法514
教学评估谓词量表法515
教学评估行为量表法517
教学评估图示量表法519
教学评估资料搜集521
学校教学情况综合评估536
教学单一评估与综合评估537
教学相对评估与绝对评估538
教学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539
课堂评估与课外评估540
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542
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543
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544
教学评估报告545
课堂教学评估547
教学评估报告的类型551
教学评估写作提纲553
教学评估报告常用表格和图表558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估577
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583
中小学教学效绩评估585
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评估594
教师素质情况评估598
教师工作情况评估600
学生素质情况评估601
学生表现情况评估602
教学评估表范例604
学校体育评估的基本原则636
学校体育评估内容636
学校体育评估的特点638
学校体育评估的地位639
学校体育评估的目的、任务和作用640
学校体育评估指标体系640
学校体育工作综合评估的方法640
学校体育评估体系确定的因素与原则641
学校体育评估方式与制度642
体育课教学常规评估648
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教学评估649
身体练习质量评估650
体育课密度与运动负荷评估651
运用体育教学方法评估657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评估657
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态度评估658
体育教研室和班主任的体育工作评估659
体育教师工作及素质评估660
学生的体质评估662
学生发育水平和生理机能水平的评估662
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评估671
学生体质综合评估675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评估676
学生体育锻炼的评估676
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评估678
学校运动竞赛工作评估678
学校运动训练工作评估679
学校德育工作评估682
学校德育工作评估的原则685
学校德育工作评估的分类687
学校德育工作评估的范围688
学校德育工作评估指标的制定690
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估699
德育课的评估701
党对德育工作领导的评估703
行政领导德育工作的评估703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德育工作的评估703
政治辅导或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评估704
教师德育工作的评估704
学校德育工作效果评估704
学校德育工作评估的方法705
班主任工作评估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738
第十一章 教师考核与培训768
教师管理内容768
教师管理方法768
教师管理过程772
教师的任职资格779
教师的在职培训782
教师考核制787
教师考核程序787
教师考核标准制定791
教师考核内容793
教师考核的量化管理796
教师业务水平管理798
教师工作管理制度807
教师跟班制与学年更新制809
教师科任制811
班主任制814
教师工作量概念865
教师工作量评定标准868
教师工作量计算874
教师工作量评分法879
教师工作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880
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分析885
教师的听课与分析课890
教师说讲普通话基本功培训915
教师口语表达基本功培训925
教师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基本功培训934
教师教案编写基本功培训941
教师讲解和板书板给基本功培训945
教师演示基本功培训948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功培训951
教师指导班、团队活动的基本功培训953
教师组织文体活动的基本功训练957
第十二章 招生与学籍管理962
学生招生管理962
学生编班管理963
学生文凭管理964
学生学制管理964
学生成绩管理965
学生论文管理967
学生考试管理968
学生考查管理968
学生学位管理969
学生课程管理972
学生课外活动管理972
学生学籍977
学生学籍管理的含义977
学生学籍管理的主要内容978
学生学籍管理的原则979
学生学籍管理的组织实施979
学生保留学籍993
学生勒令退学、开除学籍993
学生学籍注册994
学生学籍成绩考核995
学生升级与留级996
学生跳级与降级998
学生转学学籍管理998
学生休学、退学与复学学籍管理1001
学生借读学籍管理1003
学生走读学籍管理1003
学生考勤与纪律1003
学生奖励与处分1006
学生结业、肄业与毕业1013
学校招生的几种类型1022
招保送生的意义1022
对保送生的基本要求1023
招收保送生的具体办法1023
统考招生的程序1024
学校招生调查摸底1025
学生招生组织考务1025
学校录取新生1026
学校组织入学1029
学生分班1029
学生分组1031
学生分桌1032
学年制1033
学分制1034
学年学分制1036
弹性学制的历史1037
弹性学制的社会基础1037
弹性学制的原理1038
弹性学制的原则1040
弹性学制的意义1041
弹性学制的实施1042
学生学习管理的基本要求1044
学生学习管理的过程1046
学生学习管理的原则1049
学生学习管理的方法1050
学生学习目标的管理1051
学生预习的管理1054
学生课堂学习管理1056
学生复习与作业的管理1059
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管理1062
学生学习的反馈1064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概念1064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1065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1066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1067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1068
学生学风管理1069
第十三章 教务档案管理1074
教务档案工作内容1074
教务档案工作性质1075
教务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1075
教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1076
教务档案收集与整理1077
教务档案保管与销毁1077
教务档案的统计与编研1078
教务档案开发利用1080
教务档案检索语言1081
教务档案著录标引1083
教务档案检索工具1090
教务档案的属性1098
教务档案的价值和作用1100
教务档案计算机著录与自动标引1108
教务档案计算机编目与检索1117
教务档案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1125
教务档案鉴定工作的任务和意义1136
教务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1137
教务档案保管期限表1146
教务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和组织1153
中学教师业务档案制度1156
中学档案管理员职责1157
第十四章 考试命题与考务管理1158
命题的意义1158
命题计划1159
命题大纲1160
试题编写质量1162
命题难度控制1163
命题误差控制1163
命题双向细目表制订1164
命题队伍组织1164
质量编卷1164
制定考试大纲1167
试题试卷的编制、审定、试测和调整1169
命题的一般原则1170
科学命题的条件1175
试题编制1181
考试类型划分1210
试题选择依据1217
试卷编制1220
题库1248
开发试题1256
试题质的分析1261
试题量的分析1265
登卡编号入座1270
编制成卷系统1273
题库的软件实现1279
题目的难度分析1283
题目的区分度1289
题目的质量分析1294
考试定义1299
学校考试与学校考试系统1301
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1301
学校考试的基本特点1303
主考1304
被考1306
试卷1309
考试的规律的定义和特点1311
考试规律反映的基本内容1312
考试的一般规律1313
考试原则的定义和作用1316
考试原则与考试规律之间的关系1317
考试的基本原则1317
考试的类型1321
考试的方法1331
考试组织管理的含义1335
考试组织管理的意义1336
考试目标的定义1337
制定考试目标的意义1337
确定考试目标的依据1338
制定考试目标的方法1338
考试内容的确定1339
考试标准的制定1340
考试题的设计1342
考试方法的选择1343
考试类型的确定1343
考试时间的选择1344
考试工作计划的拟定1345
试卷编、印、送的管理1346
考场编排1348
考场设置1349
考场制度1349
监考和监考人员1350
考场舞弊的含义1351
常见的舞弊行为1351
考场舞弊的原因1352
消除舞弊的方法1352
组织考生应考方法1353
组织评卷工作的步骤1357
评卷的工作程序1358
评卷方法1359
评分主观误差及相应措施1361
评分标准的掌握1363
分数的使用1365
百分等级与标准分1366
不同考试分数的累加1367
试卷分析的内在意义1369
试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1370
考试的信度及计算1372
考试的效度及检验1373
考试的准备与时间安排1375
考试物理环境与意外干扰1376
主试者的行为影响1377
考试焦虑的成因1377
过度考试焦虑的危害1379
考试焦虑的诊断与分析1379
考试焦虑的治疗1382
应试经验影响1384
作答方法影响1388
考试动机影响1391
生理因素影响1393
学业成绩考试特点1394
成绩考试的作用1395
成绩考试的基本要求1395
成绩考试分数控制1396
校际成绩考试分数对比1397
学生成绩考试的组织1398
学生成绩考试的问题1405
标准化考试分类1426
标准化考试的基本内容1427
标准化考试的主要特征1431
标准化考试的基本条件1434
标准化考试必备条件1437
标准化考试试卷的编制程序1438
标准化考试优劣1443
标准化考试实施1448
第十五章 教学改革与实践1455
素质教育的概念1455
素质教育的内涵1456
素质教育的特点1459
素质教育的认识1461
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1470
素质教育的模式1476
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关系1484
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1487
培养目标的改革1489
课程结构改革1490
教学组织改革1491
考试制度改革的趋势1492
主体性教育理论1493
教育主体性的实践1495
教育整体性改革与实践1500
希望教育实践1505
愉快教育的理论实践1508
成功教育实践1512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践1517
情境教学法实践1519
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1521
第四部分 教务工作管理制度1537
第十六章 教务处内部管理制度1537
教务员工作日常职责1537
教务处工作职责1537
小学教务主任职责1538
小学教务主任任职条件和职责1538
小学教务工作规定1539
中学教务主任职责1541
中学教务处工作人员工作职责1542
中学教务员职责1542
教科研项目招投标制度1543
教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制度1543
教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1544
心理咨询员岗位职责1544
心理咨询室规则1545
接待费用管理规定1545
招待用餐管理规定1546
公用设施管理规定1547
电话接待服务规定1547
会议室、接待室管理规定1548
值班工作制度1548
出差管理制度1549
差旅费支付制度1551
办公用品管理规定1552
办公消耗品管理规定1554
文具用品管理制度1555
复印机使用规定1556
电传机及传真机使用规定1556
长途电话管理办法1556
专用计算机房管理暂行办法1557
网络使用管理规定1558
第十七章 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制度1560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1560
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制度1561
学校教育目标管理制度1561
学校管理目标拟定制度1562
学校目标管理过程监控制度1562
教学计划编制、实施和控制制度1563
教学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配合执行制度1564
教学项目开发管理制度1564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管理制度1565
教学过程管理制度1566
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制度1567
教学测验和职业技能考核管理制度1568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1570
教学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1572
教学质量偏差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1574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制度1575
教学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制度1578
教学质量分析制度1579
教学改革试验管理制度1579
学校管理督导评估制度1580
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制度1580
德育工作督导目标管理制度1581
德育工作督导过程管理制度1582
德育工作评估制度1582
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1583
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1584
初级中学督导评估制度1585
高级中学督导评估制度1589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1592
学前班督导评估制度1594
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1596
教学工作常规评估制度1598
小学管理水平评估制度1601
职业高级中学学校工作评估制度1603
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1606
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1607
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附则1610
教务工作人员评估制度1611
教务主任素养考察制度1611
班主任工作质量评估制度1612
学科教师评价制度1613
教师进修工作评估制度1614
教师进修培训结构等级评估制度1614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1615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附则1619
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评估制度1620
学校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制度1621
学生不合格科目的管理制度1623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评估制度1623
中小学课堂教学考评制度1625
教师教学工作考评制度1625
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制度1627
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制度1628
学生思想品德评估制度1631
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制度1631
学生文化科学素质评估制度1632
学生身体素质评估制度1632
学生审美素质评估制度1633
学生劳动技能素质评估制度1633
学生个性心理素质评估制度1634
学生质量评估工作主管领导职责制度1634
学生质量评估工作政教处主任职责制度1635
学生质量评估工作教学处主任职责制度1635
学生质量评估工作体育、卫生处主任职责制度1635
学生质量评估工作教务处主任职责制度1636
学生素质形成性评估实施制度1636
学生素质总结性评估实施制度1638
小学低年级学生品德行为考评制度1638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品德行为考评制度1639
小学低年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0
小学中年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0
小学高年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1
小学低年级文化科学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1
小学中年级文化科学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1
小学高年级文化科学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2
小学低年级身体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2
小学中年级身体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2
小学高年级身体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3
小学低年级劳动技能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3
小学中年级劳动技能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3
小学高年级劳动技能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3
小学低年级心理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4
小学中年级心理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4
小学高年级心理素质教育达标管理制度1644
第十八章 教学物资管理规章制度1645
实验室公房管理制度1645
资产控制制度原则1645
固定资产管理规定1646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648
不动产管理规定165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655
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659
大型精密设备管理办法1664
实验室低值耐用品管理制度1666
实验台架管理条例1666
危险品和精贵物品管理制度1667
仪器设备的申购、审批制度1667
仪器设备的购置制度1667
仪器设备的验收制度1668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制度1668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条例1669
实验室仪器设备借用制度1670
实验室仪器设备赔偿制度1670
仪器设备的调拨报废制度1671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条例1672
自制实验设备管理制度1674
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考核办法1676
仪器设备、家具采购暂行规定1678
实验室行政管理规章制度1685
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统计表1747
小学图书管理员职责1748
大学图书馆部主任工作岗位职责1748
大学图书馆采编部工作岗位职责1748
学校图书馆人员素质评价步骤图1750
中学资料管理员职责1751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1757
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暂行规定1760
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1766
中小学校图书馆岗位职责评估参考标准1769
中小学图书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大纲1772
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最低藏书量表1774
中小学图书馆(室)馆藏统计总表1774
中小学图书馆(室)入藏新书分类统计表1776
第五部分 教务工作常用政策法规1781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78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79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796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指导意见》的通知1803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1810
教育督导暂行规定1816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819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1824
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1827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通知1830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183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836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1844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1849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1854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1857
关于开展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实验情况调研和修订工作的通知1859
关于印发《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186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186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1873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1876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对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意见》的通知1881
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1883
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通知1886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章程1891
关于印发《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1894
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通知1895
关于防止滥订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习材料的通知1897
关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补充通知189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学历、学位复核有关问题的复函1899
关于公布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第一批专业点验收评估结果的通知1900
关于合理安排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190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证管理的通知190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意见190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师资格认定收费和教师资格证书发放工作的通知190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190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试行)的通知191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