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织中的管理和谐与职工心理保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组织中的管理和谐与职工心理保健
  • 沈登学,王元珑,周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6260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企业-职工-心理保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组织中的管理和谐与职工心理保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组织中的管理和谐2

第一章 组织中的个体个性是对职工管理和谐的出发点2

第一节 兴趣是个体积极性的和谐因素3

一、职工的兴趣及其特点3

二、职工兴趣的种类和品质4

三、兴趣对职工管理的意义8

第二节 价值观对职工行为起主导作用11

一、价值观及其形成与分类11

二、价值观对职工管理的意义15

三、职工价值观的改变17

第三节 职工气质的职业适应性18

一、气质及其学说18

二、气质类型及其心理特征24

三、气质对职工管理的意义26

第四节 根据职工的性格特点管理用好职工29

一、性格及其结构特征29

二、性格的类型和表现34

三、性格对职工管理的意义37

第五节 能力是对职工管理的重要依据39

一、能力及其与知识技能的关系40

二、能力的分类和个别差异42

三、影响职工能力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49

四、能力是合理使用职工的重要依据51

第二章 组织中的管理与个体激励55

第一节 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基础和源泉55

一、需要及其特征55

二、需要的种类57

三、需要的规律59

四、职工需要的满足与控制61

第二节 动机是职工积极性的直接动力67

一、动机及其作用67

二、动机产生的过程68

三、动机的分类70

四、动机受挫折73

第三节 目标是引发积极性的诱因83

一、目标及其对管理的作用83

二、制约目标激励作用的因素85

三、目标管理87

第三章 组织管理中职工情感的调节89

第一节 职工情感是其内心活动的晴雨表89

一、情感及其与需要、认识的关系89

二、情感的两极性和种类92

三、情感的作用104

第二节 职工工作热情的激发107

一、热情是职工工作的动力因素107

二、职工工作热情的激发108

第三节 职工情绪的调控113

一、培养健康的情绪113

二、不良情绪的调控119

第四章 组织管理中职工的心理健康维护125

第一节 维护心理健康是做好职工管理的重要工作125

一、职工心理健康的标准125

二、提高职工心理卫生水平128

第二节 职工劳动的心理卫生130

一、紧张130

二、疲劳133

三、单调感136

第三节 增强职工的抗压能力138

一、心理压力及其特征、反应和危害139

二、心理压力的积极影响142

三、构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142

四、职工抗压能力的增强147

第四节 职工的心理疾病——神经症及其治疗151

一、神经衰弱症151

二、焦虑症153

三、抑郁症156

四、强迫症157

五、恐怖症159

六、疑病症161

第五节 职工心理健康的维护163

一、正确认识自己163

二、保持愉快的情绪164

三、健全自己的人格166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67

五、积极工作169

六、避免和消除不良的精神刺激171

七、克服不良的心理172

八、丰富有益的闲暇活动175

下篇 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保健178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中职工心理健康与和谐人生178

第一节 文化与心理健康179

一、中西文化对自我的态度179

二、文化与自我观念、自我表露181

三、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182

四、生活方式与疾病184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185

一、中国古人心理健康的标准185

二、西方心理学家心理健康的标准186

三、心理健康的内容187

第三节 心理诊断189

一、四诊心法190

二、智力测验193

三、人格测验196

四、态度测量200

五、临床神经心理学检查202

六、评定量表202

第四节 心理健康自测205

一、测量自觉症状及其程度205

二、测量情绪是否健康210

三、测量忧郁及其程度213

四、测量焦虑216

五、测量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218

六、测量心理年龄222

七、测量是否关心自己的身体223

八、测量对目前工作是否满意228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长寿长乐231

一、心理健康:长寿的秘诀231

二、心理健康:美满幸福生活的源泉232

第六章 组织管理中的心身发展保健234

第一节 青年期的心理保健234

一、青年期身体的发展234

二、青年的心理与行为特征236

三、青年期的心理卫生241

第二节 壮年期的心理保健247

一、壮年期的身体特征247

二、壮年期的心理特征247

三、壮年期的心理卫生249

第三节 中年期的心理保健251

一、中年期的身体特征251

二、中年期的心理特征251

三、中年期的心理卫生252

第四节 老年期的心理保健256

一、老年期的身体特征256

二、老年期的心理特点256

三、老年期的心理卫生258

第七章 组织中个体的自我心理防卫方式262

第一节 冲突与挫折262

一、冲突262

二、挫折264

三、挫折的心理与行为反应265

第二节 心理防卫方式的种类266

一、否认267

二、压抑268

三、投射268

四、合理化268

五、反向作用268

六、转移269

七、退行269

八、升华269

九、补偿269

十、抵消270

十一、隔离270

十二、幻想270

十三、转化270

十四、幽默271

十五、自居271

第三节 心理防卫方式的测量271

一、防卫方式问卷272

二、防卫方式问卷的统计指标279

三、DSQ廓图分析280

第四节 心理防卫机制与心身保健281

一、心理防卫机制的特征281

二、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282

三、心理防卫机制与心理健康283

第八章 组织管理中对个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284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285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285

二、心理治疗的概念286

三、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288

四、心理治疗的范围290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分类291

一、按文化差异进行分类292

二、按疗法依据的学派系统分类292

三、按治疗场所进行分类293

四、按医患沟通方式进行分类293

五、按心理现象的实质进行分类293

六、按内容方式进行分类294

七、按觉醒程度、意识范围进行分类294

第三节 心理治疗方法介绍294

一、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295

二、新精神分析疗法297

三、简便精神疗法298

四、认知领悟疗法299

五、系统脱敏疗法299

六、满灌疗法300

七、生物反馈疗法302

八、悟践疗法304

九、理性情绪疗法304

十、情志相胜疗法306

十一、激情刺激疗法308

十二、顺情从欲疗法309

十三、患者中心疗法310

十四、按摩疗法311

第九章 组织中个体常见的心理障碍313

第一节 精神症状314

一、感知障碍314

二、记忆障碍317

三、思维障碍318

四、情感障碍323

五、意志障碍325

六、智能障碍326

七、意识障碍328

八、动作行为障碍331

第二节 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的判别标准334

一、经验角度的标准334

二、生物医学角度的标准335

三、社会适应角度的标准335

四、统计学角度的标准336

第三节 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337

一、神经病337

二、神经症338

三、精神病339

第十章 组织中对个体心理调节实践340

第一节 “心病”何其多340

第二节 通用心理保健方法344

一、暗示疗法344

二、松弛疗法347

三、心身保健按摩348

第三节 心理咨询注意事项349

一、做好保密工作349

二、心理医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350

三、以患者为中心350

四、重视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350

五、选择适当的环境351

六、坚持渐进性原则351

七、做好转诊工作352

八、知行合一352

九、综合治疗352

第四节 坚持心理锻炼 迎接人生挑战352

一、心理活动与人类历史353

二、终生调心 终生受益353

三、开发心理潜能 争取更大成功354

后记356

参考文献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