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1世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89736.jpg)
- 赵曼,杨海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762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劳动就业-就业制度-研究-中国-21世纪;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研究-中国-21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1世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体制转轨背景下中国的就业与失业1
1.1 总就业与再就业:长期的难题和眼前的矛盾1
1.2 总量过剩、结构失衡与体制摩擦4
1.3 转轨时期反失业公共政策难点界定12
2 资源枯竭型失业与反失业16
2.1 相关分析范畴的界定16
2.1.1 资源型产业16
2.1.2 资源型企业17
2.1.3 资源型城市18
2.1.4 资源型企业与资源型城市的形成20
2.2 矿竭城衰:中国资源枯竭产业的困境22
2.2.1 中国资源型产业的现状22
2.2.2 资源枯竭型产业困境成因探析25
2.3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员工安置34
2.3.1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改制途径34
2.3.2 荆襄化工集团改制途径选择与员工状况分析35
2.4 矿山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状况与再就业约束40
2.4.1 矿山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状况40
2.4.2 矿山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约束43
2.5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其启示47
2.5.1 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转型分析47
2.5.2 法国经济结构转型分析50
2.5.3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53
2.6 资源枯竭型失业就业促进对策55
2.6.1 扶持矿业与扩大经济存量中的就业空间55
2.6.2 发展替代产业,重构经济增量中的就业空间57
2.6.3 招商引资促进就业59
2.6.4 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能力60
3 农民工的就业与社会保障61
3.1 农民工的流动就业与平等就业61
3.1.1 农民工流动就业格局的阶段划分61
3.1.2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现状分析64
3.1.3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成因与外部效应69
3.1.4 “民工潮”背景下的“民工荒”现象72
3.1.5 “民工荒”成因分析74
3.2 农民进城就业与教育培训77
3.2.1 农民进城就业的教育培训现状77
3.2.2 进城就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78
3.2.3 农民工培训主体的投资行为分析81
3.2.4 完善进城就业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对策83
3.3 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84
3.3.1 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风险84
3.3.2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因素88
3.3.3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比较90
3.4 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92
3.4.1 统筹城乡就业与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92
3.4.2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95
4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99
4.1 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概况99
4.2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102
4.2.1 失地农民被征地的基本情况102
4.2.2 被征地前后农民家庭收入变化情况104
4.2.3 失地农民土地征用与补偿情况106
4.2.4 失地农民的安置与就业110
4.2.5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114
4.2.6 失地农民的社会风险120
4.3 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研究120
4.3.1 社会化的职业培训121
4.3.2 分类实施差异性社会保障121
4.3.3 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121
4.3.4 对等谈判能力与法律援助122
4.3.5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122
4.3.6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平等就业机制123
4.3.7 谋求利益的博弈平衡123
5 失地农民的机会成本与补偿124
5.1 失地农民之所“失”124
5.1.1 失地农民的生活之“失”125
5.1.2 失地农民的就业之“失”127
5.1.3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之“失”128
5.2 实地调研反映的突出问题130
5.2.1 征地矛盾突出与征地纠纷频繁130
5.2.2 征地政策变化与失地农民的安置差异131
5.2.3 征地补偿费用过低132
5.2.4 职业培训缺乏针对性133
5.3 机会成本的衡量与对失地农民的补偿134
5.3.1 按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直接损失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135
5.3.2 将完全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和社保体系进行补偿136
5.3.3 按土地的实际市场价格进行补偿138
6 农垦企业员工的就业与再就业140
6.1 我国农垦企业概况140
6.2 湖北农垦企业概况及其改革困境分析142
6.2.1 湖北农垦企业改革进程142
6.2.2 湖北农垦企业改革面临的困境145
6.3 湖北省部分农垦企业再就业状况的实地调研150
6.3.1 研究假设150
6.3.2 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151
6.3.3 研究结论161
6.4 国内外部分先进农场运行与管理的经验借鉴165
6.4.1 国外农场的先进经验借鉴166
6.4.2 国内农场的先进经验借鉴170
6.5 湖北农垦企业再就业对策174
6.5.1 农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相协调175
6.5.2 农业产业化176
6.5.3 加强再就业培训、提高农垦职工素质179
6.5.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80
6.5.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81
6.6 总结182
7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相关体制配套改革186
7.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表现186
7.1.1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总量矛盾189
7.1.2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结构矛盾190
7.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98
7.2.1 结构性矛盾导致供求错位198
7.2.2 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99
7.2.3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200
7.3 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203
7.3.1 政府层面:转变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就业市场204
7.3.2 高等院校:努力打造合格人才,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205
7.3.3 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全面提高个人素质206
8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度研究208
8.1 大学生就业与“诚信”滑坡现象208
8.2 调查方法210
8.2.1 调查对象选取210
8.2.2 资料收集方法211
8.2.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12
8.3 结果与分析212
8.3.1 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度现状212
8.3.2 差异分析224
8.4 讨论232
8.4.1 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信的原因分析232
8.4.2 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信解决之道分析236
8.4.3 小结238
9 女性阶段性就业240
9.1 女性就业模式概述240
9.1.1 女性就业模式的国际比较240
9.1.2 我国城市女性就业模式变迁243
9.2 女性阶段性就业及其微观效应分析246
9.2.1 女性阶段性就业的界定246
9.2.2 女性阶段性就业与家庭总效用247
9.2.3 女性阶段性就业:家庭理性与女性理性的冲突250
9.2.4 女性阶段性就业与女性人力资本255
9.2.5 女性阶段性就业与职业女性双重角色冲突257
9.3 女性阶段性就业的宏观效应分析260
9.3.1 女性阶段性就业与我国就业压力260
9.3.2 女性阶段性就业与我国两性收入差距264
9.4 构筑女性阶段性就业的制度障碍及实现途径268
9.4.1 建立女性阶段性就业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68
9.4.2 构建女性阶段性就业制度273
10 转轨时期职业卫生工作机制278
10.1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机制概述279
10.1.1 职业卫生工作与国民人力资本存量的关系279
10.1.2 职业病的范围界定及其认定281
10.1.3 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分析283
10.1.4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机制建设历程回顾284
10.2 山东省职业卫生工作机制285
10.2.1 职业危害的总体状况285
10.2.2 原因剖析291
10.3 国外职业卫生工作的经验与借鉴295
10.3.1 部分国家职业卫生工作概况295
10.3.2 启示与借鉴298
10.4 职业卫生工作机制设计298
10.4.1 职业卫生工作中的各方主体角色分析299
10.4.2 职业卫生工作机制中各方主体的权责利302
11 转轨时期的失业与失业保险制度改革311
11.1 转轨时期的就业与失业311
11.1.1 就业与失业的界定及其统计方法311
11.1.2 失业率标准318
11.1.3 失业类型319
11.1.4 失业的经济社会效应和失业观念的更新322
11.2 失业保险的类型划分与特征323
11.3 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与受保人资格认定326
11.3.1 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326
11.3.2 失业保险受保人资格认定328
11.4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与管理330
11.4.1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费率水平330
11.4.2 失业保险基金的待遇给付333
11.4.3 失业保险的管理336
11.5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338
12 公共就业服务支出绩效评估345
12.1 就业支出绩效评估的含义、内容和意义345
12.1.1 就业支出的内涵345
12.1.2 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的内容346
12.1.3 就业支出绩效评估的意义347
12.2 就业支出绩效评估国际范式与我国现状349
12.2.1 就业支出绩效评估的一般框架349
12.2.2 就业支出绩效评估的国际经验354
12.2.3 我国就业支出现状355
12.3 我国就业支出绩效评估框架设计359
12.3.1 绩效评估体系设计359
12.3.2 绩效评估运作流程363
12.3.3 基础数据调研常见问题与审核要点364
12.4 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政策的反思与优化366
12.4.1 就业政策贯彻执行力度差距大366
12.4.2 地方财政资金配套不足、拨付不及时368
12.4.3 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效果低于预期370
12.4.4 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可操作性差371
12.4.5 社会保险补贴落实困难372
12.4.6 公益性岗位补贴负担重而效益偏低373
12.4.7 小额担保贷款难以落实375
12.4.8 信息网络薄弱376
参考文献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