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什么是信用 信用读本:寓言、故事及答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什么是信用 信用读本:寓言、故事及答问](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91030.jpg)
- 郭生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东方出版社
- ISBN:750602825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信用-政治伦理学-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什么是信用 信用读本:寓言、故事及答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穿着寓言外衣的信用故事1
1.英雄刘胡兰和总经理刘胡兰:信仰被出卖后4
2.富人和穷人刷卡的不同结果:地狱和天堂的路径4
3.背靠背联盟:信用组合的力量5
4.独裁没有杀人,民主却杀人:不同的信用发现不同的信誉,信誉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6
5.守株待兔:信仰中的诚信法则7
6.理想国和拜金国:不同的信用发现不同的信仰7
7.谁穿着皇帝的新衣:是皇帝还是你自己8
8.上帝与中国商人的对话:没有秩序,就没有信用8
9.奇怪的波兰人:信用—信仰的家园9
10.白天和黑天:不同的信用,不同的交换10
11.上帝的补充:信息对称与信用价格10
12.富人的脚步是穷人引诱的吗:土地要素的信用变迁11
13.借东西与买东西:不同的信用,不同的文明12
14.价格又歪了:公平交易和双赢价格14
15.上帝与魔鬼的试验:两对年轻人的信用选择14
16.上帝与魔鬼的又一个实验:信仰与成功15
17.小人与君子的次序:测量信誉16
18.破解上帝的密码:从分析信用行为中,确立精算上帝的数学模型17
19.证据:信用的物化现象18
20.丈夫给自己女人送花的启示:信用的混沌区间20
21.性与币:性代表信用的根,币代表信用的流21
22.上帝如是说:关于信用力和信用关系22
23.英雄的出没:英雄是信仰的范例23
24.郭生祥说:信用的三种来源25
25.盗泉之水不饮:信用的道德25
26.数学家解不开的题:相反的信用26
27.红卫兵与楚怀王: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审判26
28.习惯成自然:信用的反射原理27
29.猴子及其屁股上的辣椒:怎样使用信用27
30.“家庭、教会和国家”与“财富、教育和法制”:信用的新、旧三秩序29
31.商品不是哑巴:信用的活证明30
32.上帝与屈原的对话:信仰不同,生命价值不同30
33.中年人的友谊: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信用追求31
34.真假留学:有些信用知识不是文凭可以证明的32
35.回国创业的反思:如何分担信用观念转变的公益成本33
36.老庄讲:信用的哲学34
37.女人眼睛的位置:信用路径的选择35
38.上帝如是造人:混沌与信用36
39.诚信与典礼的合约:诚信的推广36
40.信用家族的故事:信用路径的选择37
41.上帝的解释:信用的道德与物质37
42.地狱饭馆与天堂餐厅:信用—真理与信用—佛38
43.朱熹和郭生祥:比较两个时代、两个人的信用成本39
44.脑中的道路和脚下的道路:基督的进化论与基督的信用论39
45.基督与老子:共同的信义主张,不同的信用道路40
46.从牛虻到牛鼻子:两个文明的信用杠杆41
47.多元文化,共享中华文化:上帝的预言42
48.上帝并没有掷骰子:信用选择的模式43
49.高跷运动:信用运动的基本规律43
50.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的:信用效应44
51.“人冻冰箱”:信用引导技术的思维方式45
第二部分 脱下外衣的信用故事47
1.为了忘却的纪念:节日是信用仪式吗49
2.博士与“超女”:在媒体经济中被标示的信用是颠倒的价值49
3.自然人票和选举人票:信用组合的奥妙50
4.盲人摸象:告诉我们的信用运动规律51
5.硬币的两面:实用主义的区间,就是信用主义的区间51
6.“三”的奥秘:“四人帮”的信用理论52
7.民族国家的成长:两种信用路径选择54
8.韩非子和卢梭:国家信仰的两种解读55
9.郑濂和明太祖:家国治理的信用奥秘57
10.有序和无序:霍布斯只发现了信用的一半58
11.自然、身心和社会:完整的信用生态报告58
12.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所体现的信用工具59
13.产权:知识、资本、信息流动时候的信用路径59
14.上帝、神、人、地狱概念:信用“一体两面”规则的阐释60
15.“鹅湖之会”:两翁垂钓信用62
16.上行下效:信誉对信用的关照62
17.淮南橘,淮北枳:信用的环境造化63
18.《圣经》和大自然:不同的两本书,一样的信用主义63
19.史书中的故事:效率与效益区间64
20.附庸风雅与名不副实:在信息对称中65
21.磨铁成针与磨砖成镜的对比:信用的相对性66
22.网鸟的故事:信用在概率和经验之间66
23.歧路亡羊:无穷选择的信用背离67
24.田父弃玉:名与实之间的关系68
25.齐桓公与愚公:社会治理与伸张信义68
26.耶稣与诸子百家:不同的“圣经”形式,不同的信用路径69
27.金融业扭亏为盈的根本:走信用经济的道路70
28.在香港中环路的观察:信用是写在人脸上的71
29.“礼失求诸于野”:寻找中华民族的信用脊梁72
30.《大国崛起》和国家球籍:信用科学的阐释73
31.托尔斯泰的死亡方式:信用生命的连绵不绝82
32.头上三尺有神明:信仰的关照82
33.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在信用选择的时候83
34.实施合理控制人口的生育证政策:一个采用信用组合模式的政策建议84
35.海关通道关开博弈:信用组合运动的价值85
36.子贡与子路:不同的信誉观86
37.牧灵与牧羊:高效地发现效率和效益信用区间87
38.新奴:资本主义在有限自由发展下的一个极端88
39.快乐与财富:信用主义在扩张发展下的另一个功能89
40.曾国藩:信学于他只是权变之谋89
41.左宗棠:为政治秩序服务的信用伦理学家90
42.谭嗣同:信用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力量91
43.陈天华:没有公信,就没有自己92
44.孙中山:“忠孝仁爱信义和平”93
45.蔡元培:辩证而动态的信用思想的启蒙者94
46.冯友兰:“人必有信”,“是社会之理所规律之规律”95
47.周成王与弟弟唐叔虞:权力与信用的自由选择96
48.孔子被困在陈蔡:人品是时间与事件的函数97
49.曹刿与鲁庄公对话的启示:大信就是每一件事都坚持正义97
50.管仲辅佐齐桓公:以信用图大求强,才是根本与关键98
51.曾子教子:把信用培养成孩子的无意识行为98
52.季子赠剑:信用追求的最高境界99
53.晏子拒婚:婚约是一种信约,追求信誉有得有失99
54.《吕氏春秋》:大政治家即大信义者100
55.吴起治河:信用扩张的典型案例100
56.商鞅被杀:信用的报复性是自然存在的101
57.彭越执法:以恐怖制造信的威慑力101
58.范式讲信行善的启示:信就是实事求是102
59.公沙穆卖病猪:信用自古到今是稀缺资源102
60.吴国人卓恕和唐朝人肖至忠:讲信誉,需要一定的成本103
61.正确的历史:来自于修史者的信誉104
62.传统婚约中的守信:不是正确信用博弈后的自由选择105
63.北宋赵师道以身守信:在忠信上建立自由选择机制的重要106
64.李定敢于直言与王安石变法失败:信息对称在信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107
65.王质传家风:儒家经济信用与道德信用的矛盾107
66.晏殊的真心话:实事求是,平常之中见真性108
67.种世衡讲信:讲信可收买人心108
68.寇准讲诚信:不因利害关系而欺骗人109
69.岳飞讲诚信:不战而屈人之兵109
70.许衡不吃无主之梨:法自在人心110
71.胡大海的承诺:大军事家的标准110
72.彭教还金钏救人一命:善意假设、合理推论的诚信110
73.穷人还银与富人授金:信用的循环论、和谐论、平衡论111
74.赵良璧断案:官府不能弃信于强盗112
第三部分 走上殿堂的信用113
1.信用运动总模式是什么119
2.信用科学认为有哪三条文明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120
3.如何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信用力、信用关系121
4.信用与信仰是什么关系124
5.诚与信是什么关系125
6.相对信息对称和绝对信息对称是如何发现价格的126
7.信息对称是如何发现信用选择的127
8.从外部信息对称到内部信用管理;从内部信息对称到外部信用管理,如何实现128
9.信息对称区间和信用区间理论是什么?二者相互倒置的关系如何129
10.信用科学的宏观效用举例130
11.为探索信用的规律性、可预知性,神经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前景如何131
12.信用科技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致表现如何132
13.信用和信用感应、效应,正、负相信用和零合信用,信用和信用社会的关系如何133
14.信用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什么135
15.怎样区分信用运动和非信用运动136
16.信用科学是如何定义资源概念的137
17.信用在自然区间、身心区间,特别是在人文区间的运动状况如何138
18.信用从意识到关系,从关系到制度,从制度到自在,如何交替139
19.信用区间理论如何运动寻找到自己的效率区间140
20.信用科技有哪些经典原理?为什么中国还不是信用经济140
21.简单描述信用科学在金融及衍生品、保险、直销等领域设计信用工具的空间142
22.建设信用经济社会有哪三个基本条件142
23.实现信用前提的两个基本原理以及在资本定价过程中的作用143
24.如何利用信用科技判断某个行业是否可以投资它的消费143
25.信息、信用、信誉、信仰与结构管理的关系是什么144
26.信息与信用联合运动的关系等式是什么146
27.信心对信誉的作用以及信誉的最终保护形式是什么146
28.信心、信任,信用、信誉,真理、信仰之间的关系等式是什么147
29.真理、信仰与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147
30.信誉(消费)储值,怎样实现知识产权经营?信誉的质能方程式是什么148
31.什么叫做公平、正义?什么叫做信用链及信用链中断?什么叫做信用循环?什么叫做信息环境改变152
32.如何测定信用从它动到自动的变化系数153
33.信息对称系数如何测定153
34.如何测定信用传递系数154
35.信誉价值来源、信誉具体作用、信誉系数测定155
36.信用指数综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健康指数,可实现全球信誉预报156
37.信用指数与风险指数之间的关系如何157
38.幸福的等式是什么?幸福指数怎么构成158
39.信誉是如何实施自然报复、调剂、平衡的159
40.信用三要素包括哪些?信用设计三要素又包括哪些159
41.成本会计、绿色会计、信用会计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60
42.信用科技产业化到底指哪些?信用科技专利有哪几个方面161
43.信用对内是责、权、利的平衡发展,对外与和谐、突破的关系是怎样的161
44.信用内部运动现象如何162
45.研究信用比率运动的意义是什么163
46.道与器的辩证统一现象164
47.信用运动与信用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164
48.研究信用—信仰模式对研究信用普遍模式有什么意义165
49.人类信用—文明运动的总规律是什么166
50.信用科学如何看待实践与真理之间的辩证关系166
51.信用科学如何看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68
52.信用运动的循环规律是什么168
53.什么时候信息分布出现扁平,什么时候凹凸?对信用层级进步有何影响169
54.信用如何成为解决二律背反、实现和谐目标的手段171
55.信用如何在感性与理性之间选择各自的边界172
56.狭义信用等式、广义信用等式如何?二者之间如何实现转换173
57.狭义信用与广义信用研究什么174
58.信息网络化怎样促进信用网络化175
59.信用终生化、信息全球化、未来网络化的趋势是什么176
60.信用科学研究用上帝作信仰符号的代表,其作用与意义是什么177
第四部分 走下殿堂的信用181
1.信用在英美两国发展中的历史性作用如何183
2.为什么福利水平可作为反映社会信用力和信用关系递进层级的指标183
3.信用的革命:1069王安石、1421郑和、1492哥伦布、1694英伦银行185
4.以西方历史为线索,说明信用科学的历史观187
5.商品的平均价格是在信用的哪个区间被发现的188
6.信用科技如何定价中国188
7.中国如何对世界定价189
8.民主联盟与信用联盟有什么不同192
9.华人华侨与信用科技的关系是什么194
10.信用科学为什么主张中产阶级以及高尔夫文化运动197
11.为什么箭不朝你给予的方向一直向前飞去198
12.信用科学主要知识构成体系202
13.从革命到改革,从斗争到和谐,信用如何演变203
14.从寄存到信托,从实体到虚拟,金融如何体现信用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过程204
15.沉默的螺旋理论205
16.不完整的苛希纳管理定律205
17.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与托马斯·弗里德曼书中的精密农场207
18.如何推广、使用信用科技208
19.信用生态环境报告209
20.什么是信用主义210
后记213
负喧献曝——普通读本的普通目的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