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AD/CAM应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CAD/CAM应用技术
  • 高汉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9256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计算机辅助制造-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AD/CAM应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CAD/CAM技术概论1

1.1 CAD/CAM技术2

1.1.1 CAD/CAM的基本概念2

1.1.2 CAD/CAM的集成3

1.1.3 CAD/CAM的基本功能3

1.2 CAD/CAM系统组成5

1.2.1 CAD/CAM硬件系统5

1.2.2 CAD/CAM软件系统6

1.2.3 CAD/CAM系统的配置原则11

1.3 CAD/CA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2

1.3.1 CAD/CAM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12

1.3.2 CAD/CAM技术的发展趋势13

小结15

思考题与习题15

第2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入门16

2.1 初识Pro/Engineer Wildfire 3.017

2.1.1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简介17

2.1.2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使用特征19

2.2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基本设计功能20

2.2.1 创建二维草图20

2.2.2 创建三维实体模型21

2.2.3 创建曲面特征21

2.2.4 组件装配21

2.2.5 创建工程图21

2.3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工作界面22

2.3.1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操作界面22

2.3.2 常用的文件操作与管理26

2.3.3 视图操作31

2.3.4 设置工作环境32

小结34

思考题与习题35

第3章 草绘截面设计36

3.1 草绘界面和工具介绍37

3.1.1 工具栏38

3.1.2 特征工具栏39

3.1.3 菜单栏41

3.2 草绘截面41

3.2.1 绘制和编辑点、直线和矩形41

3.2.2 绘制和编辑圆、圆弧和椭圆43

3.2.3 绘制曲线45

3.2.4 绘制文本46

3.2.5 截面的镜像、旋转与复制46

3.3 尺寸标注和修改截面图元48

3.3.1 尺寸标注48

3.3.2 修改尺寸51

3.3.3 修改约束条件53

3.3.4 修剪截面图元55

3.4 草绘截面综合实例57

小结60

思考题与习题60

第4章 建立基本实体特征62

4.1 拉伸特征63

4.1.1 拉伸特征的思路63

4.1.2 拉伸特征的应用实例64

4.2 旋转特征77

4.2.1 实体旋转特征77

4.2.2 薄壁旋转特征79

4.3 扫描特征81

4.3.1 恒定截面扫描特征82

4.3.2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92

4.4 混合特征96

4.4.1 混合特征的类型97

4.4.2 创建混合特征的应用实例98

小结109

思考题与习题110

第5章 基准特征的建立114

5.1 基准平面115

5.1.1 建立基准平面115

5.1.2 创建基准平面实例116

5.1.3 修改基准平面118

5.2 基准轴119

5.2.1 建立基准轴119

5.2.2 建立基准轴实例120

5.3 基准曲线122

5.3.1 草绘基准曲线123

5.3.2 非草绘基准曲线123

5.4 基准点125

5.4.1 基准点125

5.4.2 建立基准点实例126

5.4.3 草绘基准点127

5.4.4 建立草绘基准点实例128

5.4.5 偏移坐标基准点129

5.4.6 建立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实例131

5.5 基准坐标系132

5.5.1 基准坐标系的三种表达方法132

5.5.2 设置基准坐标系的方法133

5.5.3 建立基准坐标系实例134

小结136

思考题与习题136

第6章 放置实体特征137

6.1 孔特征138

6.1.1 创建孔特征138

6.1.2 创建孔特征实例140

6.2 倒圆角特征142

6.2.1 倒圆角的类型142

6.2.2 倒圆角特征选项设置142

6.2.3 倒圆角实例144

6.3 倒角特征146

6.3.1 边倒角的创建146

6.3.2 拐角倒角的创建146

6.4 拔模特征148

6.4.1 单向拔模149

6.4.2 双向拔模150

6.5 筋特征151

6.6 抽壳特征153

6.7 实例练习154

小结157

思考题与习题157

第7章 实体特征操作工具159

7.1 特征修改160

7.1.1 尺寸值的修改161

7.1.2 参照的更改161

7.1.3 特征的重定义162

7.1.4 特征的删除162

7.2 特征信息与模型树操作162

7.2.1 特征的父子关系162

7.2.2 特征信息查看163

7.2.3 插入特征与插入模式163

7.2.4 重排序165

7.3 特征复制166

7.3.1 新参考方式166

7.3.2 相同参考方式167

7.3.3 镜像方式168

7.3.4 移动方式168

7.3.5 复制、粘贴与选择性粘贴169

7.4 特征阵列171

7.4.1 尺寸阵列171

7.4.2 轴阵列173

7.4.3 表阵列174

7.4.4 参照阵列176

7.4.5 填充阵列177

7.4.6 阵列特征再生选项178

7.5 特征组179

7.6 特征的隐藏/显示与隐含/恢复180

7.7 图层管理及应用181

7.7.1 图层的管理182

7.7.2 图层的应用184

7.8 实体特征操作实例185

小结188

思考题与习题188

第8章 曲面特征设计189

8.1 一般曲面设计190

8.1.1 拉伸曲面190

8.1.2 旋转曲面192

8.1.3 扫描曲面192

8.1.4 混合曲面193

8.2 高级曲面设计194

8.2.1 可变截面扫描曲面194

8.2.2 边界混合曲面202

8.3 曲面编辑与曲面特征操作205

8.3.1 曲面的复制、移动、镜像205

8.3.2 填充曲面208

8.3.3 合并曲面208

8.3.4 曲面偏移209

8.3.5 修剪曲面210

8.3.6 曲面延伸214

8.3.7 加厚曲面215

8.3.8 曲面实体化215

8.4 造型特征曲面设计217

8.5 曲面特征综合实例218

小结224

思考题与习题225

第9章 零件装配226

9.1 零件装配步骤227

9.1.1 零件装配应满足的条件227

9.1.2 零件的装配步骤227

9.2 装配约束类型229

9.2.1 匹配型约束230

9.2.2 对齐型约束230

9.2.3 插入型约束231

9.2.4 坐标系型约束232

9.2.5 相切型约束232

9.2.6 线上点型约束232

9.2.7 曲面上的点型约束233

9.2.8 曲面上的边型约束233

9.2.9 固定型约束233

9.2.10 缺省型约束233

9.2.11 自动型约束233

9.3 移动装配件234

9.3.1 运动类型234

9.3.2 运动参照235

9.4 零件装配综合实例235

9.5 生成爆炸图238

9.5.1 缺省爆炸图238

9.5.2 自定义爆炸图238

小结239

思考题与习题239

第10章 工程图的建立241

10.1 工程图基础242

10.1.1 新建工程图文件243

10.1.2 确定标题栏和图纸的格式243

101.3 工程视图的表达243

10.2 创建尺寸247

10.2.1 显示尺寸247

10.2.2 标注尺寸248

10.2.3 编辑尺寸249

10.3 创建剖面图252

10.3.1 剖面图的类型252

10.3.2 剖面图边的可见性设置252

10.3.3 建立剖面图的步骤254

10.4 编辑视图255

10.4.1 移动视图255

10.4.2 删除视图及恢复视图256

10.4.3 设置视图的显示方式256

10.5 打印259

小结266

思考题与习题266

第11章 Pro/Engineer NC加工268

11.1 NC加工模块介绍269

11.2 NC加工操作界面介绍270

11.2.1 进入Pro/Engineer NC加工制造模块270

11.2.2 主窗口270

11.2.3 菜单管理器272

11.2.4 导航区272

11.3 NC加工操作步骤272

11.3.1 创建制造模型273

11.3.2 制造设置274

11.3.3 创建NC序列276

11.3.4 加工仿真278

11.3.5 生成刀位数据文件278

11.3.6 后置处理279

11.4 铣削加工方法与加工参数283

11.4.1 轮廓铣削283

11.4.2 体积块铣削284

11.4.3 曲面铣削287

11.4.4 局部铣削289

11.4.5 平面铣削291

11.4.6 腔槽铣削292

11.4.7 孔加工293

11.4.8 螺纹加工296

11.4.9 雕铣加工298

11.5 NC加工操作综合实例300

11.5.1 平面铣削加工301

11.5.2 体积块铣削加工307

11.5.3 腔槽铣削加工310

11.5.4 φ20孔加工311

11.5.5 M12螺纹加工314

11.5.6 局部铣削加工317

11.5.7 轮廓铣削加工320

小结322

思考题与习题323

主要参考文献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