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国藩家书 第1卷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曾国藩家书 第1卷 第2版
  • 吴樵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京华出版社
  • ISBN:780600228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曾国藩家书 第1卷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修身之道2

一 述赴京沿途及抵京后情事2

二 九弟不作归计3

三 为试帖诗课及温习制艺4

四 勉君子应立志5

五 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10

六 告兄弟相处之道10

七 读书宜专习字宜有恒15

八 勉在孝悌上用功17

九 讲事贵乎专之理18

一零 释何以馈赠族戚之故19

一一 评论诸弟文章之优劣26

一二 进德修业全由自主29

一三 戒勿长傲气30

一四 勉行事以有恒为要31

一五 对宗族姻党宜敬爱之32

一六 勉事事应勤思善问34

一七 告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35

一八 欣喜诸弟皆得中试37

一九 禀近服补肝之品38

二零 堂上诸大人已受封38

二一 遵祖父意祖母不必改葬40

二二 禀今年未得差42

二三 劝四弟须勤劳早起43

二四 请堂上亲长常吃补品44

二五 谨守保养身体之训45

二六 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47

二七 告癣疾已有见好之象49

二八 已改长郡馆规模50

二九 得派为举人复试阅卷50

三零 办盗匪案须相机图之52

三一 生性不能精明威猛53

三二 能勤能敬方能兴家54

三三 得赏三品顶戴55

三四 在军中声名极好56

三五 读名人文集足以养病57

三六 处兹大乱应藏身匿迹58

三七 危疑之际愈当澄心定虑58

三八 望不求近功速效59

三九 带勇以能打仗为要59

四零 目前须极力讲求濠工巡逻61

四一 长傲多言乃致败之端62

四二 勤奋自立始能兴家立业63

四三 须日夜巡守勿懈64

四四 宜平心静气幸勿焦灼66

四五 圣门教人不外敬恕66

四六 望慎之又慎以克终为贵68

四七 望从裕字上打叠此心70

四八 询麻姑之游乐否71

四九 殷望沅弟速来71

五零 就纪泽所问作复73

五一 迩来精神日衰74

五二 老营仍扎宿松75

五三 交人带回字帖等物76

五四 目前敌势尚不足制76

五五 皖南浙江失陷九州县77

五六 后辈子弟宜学射早起79

五七 望澄弟戒酒早起勤洗脚80

五八 心无愧悔可生可死80

五九 望讲求将略品行学术81

六零 宁国被围仍不能往救82

六一 习字须先摹欧字82

六二 浙江之敌已退84

六三 初五信满纸骄矜悖谬85

六四 次青至今未回殊令骇异86

六五 惰傲两字乃失败之由87

六六 劝勉力戒惰傲二字87

六七 将余之日记比日知录恭维太过88

六八 子侄须教以谦勤89

六九 不信巫仙医药以绍家风89

七零 谈戒骄戒傲之理90

七一 家中子侄当谨守家训91

七二 再嘱诸子弟谨守家训92

七三 目下不可言战勉守待机93

七四 公牍中须有一记事册93

七五 贼在太湖初一已退94

七六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95

七七 论沅弟字及季弟挽联96

七八 天下事常由命不由人96

七九 极盛之后应加倍小心97

八零 写字可用油纸摹帖97

八一 询巢县贼果有投诚意否98

八二 望沅弟来援上海98

八三 望速来营忘身报国100

八四 望兼程来营筹商一切101

八五 宜休养锐气不遽进兵101

八六 愿以劳谦三字自惕102

八七 刚柔并用不可偏废104

八八 对外间指摘宜抑然自修104

八九 治身应以不药二字为药105

九零 代奏希庵回籍守制106

九一 宜早起务农疏医远巫106

九二 询金陵援贼近况107

九三 勉盛时宜作衰时想108

九四 须常存避名之念108

九五 望季弟坚持不复服药109

九六 能死于金陵不失为志土109

九七 我兄弟所得赐物概藏于先大夫庙内110

九八 望教子侄习劳早起110

九九 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111

一零零 治事之外须有豁达冲融气象112

一零一 行文须自简当二字上着力113

一零二 累世俭朴之风不可尽改113

一零三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114

一零四 为文宜从简当二字着力115

一零五 无形之功不宜形诸奏牍115

一零六 商军情并鼓励磨练文笔116

一零七 弟谢恩折写定交来弁带还118

一零八 奏折一事弟须用一番工夫118

卷二 教子之道121

一 读书写字不可间断121

二 勿浪掷光阴121

三 读汉书须通小学122

四 丁义方带书四篓123

五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具要124

六 读书须能函泳体察125

七 事难易宜有始终126

八 读经外尚须寻研史记127

九 纪泽看诗经注疏须作赋128

一零 示读诗经作赋诸事128

一一 须专心读书并写日记130

一二 读经宜常阅校勘记131

一三 论读书作文之要领131

一四 对长辈应尽爱敬之心132

一五 示写字用笔之法133

一六 析论书法派别134

一七 看书不可不择135

一八 作文宜先讲词藻137

一九 看经不可无恒137

二零 论今古文尚书138

二一 望抄《原才》等稿寄营139

二二 示学书法门径139

二三 详示作字换笔之法140

二四 嘱寄通鉴等书141

二五 欲稍有成须从有恒入手142

二六 时记勤敬二字143

二七 下半年再来营省觐143

二八 论读文选之要领144

二九 举止须重行文宜圆145

三零 写字作文总以圆润为主146

三一 派专人抵湖口往接147

三二 今日至渔亭遍走各营147

三三 时以子侄辈骄傲为虑147

三四 家中断不可积钱买田148

三五 举止要重发言要韧149

三六 饭后数千步乃养生要诀149

三七 释文中雄奇之道150

三八 写字宜常摹柳贴151

三九 安庆若克复大局必有转机152

四零 此间军事幸能化险为夷153

四一 长大后不可涉历兵间153

四二 可于省城雇人至家种蔬155

四三 论书写篆字等事156

四四 加赏巡捕外戈什等人157

四五 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久157

四六 论文字本原及目录分类158

四七 嘱女儿出嫁不可奢侈160

四八 寄银二百两为二女奁资160

四九 读韩公五言诗可细心体会161

五零 须读唐宋诗及明之小学162

五一 上海靠洋人助守无恙163

五二 函慰奔走烦劳163

五三 勉处事行之有恒164

五四 读书可以变化气质165

五五 贺纪鸿儿幸取县首166

五六 汉人词章皆精小学训诂166

五七 望作信教袁婿167

五八 戒勿沾富贵习气168

五九 吟诗作字可法陶潜王羲之等169

六零 行气为文宜揣摩韩公倔强170

六一 士卒多病迄未少愈171

六二 宁国失守殊堪忧虑171

六三 嘱再来营省亲172

六四 钻研古义望读顾江等六家之书173

六五 盼来此一叙以纾忧郁173

六六 诗文雄奇须立意脱俗174

六七 季叔葬事毕再来皖营175

六八 劝诫大妹三妹忍耐顺受175

六九 付去日记谕旨奏章等176

七零 尔读书有恒尚须作札记177

七一 望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177

七二 捻匪由湖北下窜安庆必须严防179

七三 凡岁考科考均应前往入场180

七四 诸女当教之孝敬翁姑丈夫180

七五 船行沿途不可惊动官长181

七六 勿忘先世之教悌勤俭181

七七 望一切以勤俭二字为主182

七八 洪秀全尸昨已挖出亲验183

七九 看孝陵卫伪天王府等处183

八零 如涉外事请子密作缄相告183

八一 李秀成已于初六正法184

八二 李臣典初二日死亡185

八三 蒙恩封侯沅叔封伯185

八四 诫勉力去傲惰二弊185

八五 望查三藩平回诸役各封几人186

八六 李秀成口供明日付回186

八七 因畏酷热应治之事多搁废187

八八 李秀成供词可限三日刻成187

八九 积案甚多江西一案尤为繁难188

九零 改谢恩折二件今日拜发188

九一 拟明日登舟回皖189

九二 奉旨诸路将帅督抚免造册报销189

九三 告以赴芜湖行程189

九四 望以谦敬二字为主190

九五 江西讼案折已脱稿190

九六 子侄须勤俭自勉以长保盛美190

九七 近日至焦山镇江等处游览191

九八 奉母总以勤俭自惕191

九九 批驻临淮先救皖北之急192

一零零 皖南各军闹饷竟日忧灼192

一零一 尽可就所看之书自摅所见193

一零二 淮河解围皖事已松194

一零三 告此间大水并询近况195

一零四 询沅叔病此时痊愈否195

一零五 古来文人均在气势上痛下工夫196

一零六 阅书须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197

一零七 已令郑兴仪由临淮回金陵198

一零八 如闺女在湘阴成婚日期不可心199

卷三 持家之道202

一 求解楚善之艰危202

二 谈家事及同乡诸事203

三 国荃、甲三患病事204

四 谢买寿材及问婶母病205

五 告决不令九弟归家之由206

六 九弟刻已愧悔读书207

七 孙妇已产一女209

八 家无负累可喜209

九 望家中附茶叶大布来京210

一零 九弟病愈拟送归家211

一一 英军滋扰江苏212

一二 英军已陷镇江213

一三 详述九弟回家原因214

一四 禀黄河决口等事217

一五 禀对英赔款议和217

一六 遵谕节劳节欲节食219

一七 报平安兼谈京中人事219

一八 每年必漆寿具220

一九 恭庆祖父母双寿221

二零 接弟外出读书旨在和睦兄弟222

二一 禀大考翰詹事223

二二 详禀大考情况225

二三 收到家中寄来诸物226

二四 托带闱墨等物收到否227

二五 请详告叔父病情228

二六 诸弟总以看书为主229

二七 禀皮货保养收藏之法230

二八 禀已转补翰林院侍读231

二九 托带银、参及书回家232

三零 十四日新进士复试232

三一 托带归寿屏狼毫等物233

三二 希诸弟来京一游234

三三 禀身上热毒治法235

三四 热毒拟以清凉药退之236

三五 愿闻诸弟府考情形237

三六 江忠源送邓铁松灵柩回乡238

三七 禀四弟教纪泽读书239

三八 请勿以儿得差为望239

三九 禀参加考差之情形240

四零 禀六弟已得功名241

四一 六弟在国子监考到取列一百三名241

四二 诰轴令四弟送达243

四三 意欲觅地改葬祖母244

四四 愿闻办祖母丧事情形244

四五 盼勿劳苦过甚245

四六 郭雨三欲以女妻次孙246

四七 买附近田亩事请酌办247

四八 禀带银回家等事248

四九 改建房舍应适合居住249

五零 贺澄弟生子250

五一 述寄银物诸事252

五二 希追查正月十六日家信253

五三 思明年乞假归省254

五四 在京祭祖父256

五五 大人愿来京不胜欣喜257

五六 澄弟已出京归家258

五七 黄河决口诰封未到258

五八 纪泽订婚尚待商酌260

五九 拟绕道反乡261

六零 望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262

六一 望时时自省263

六二 雄九去世余癣疾已愈264

六三 纪泽须多写信来265

六四 宜在家尽温清之职266

六五 濠沟宜细心巡守266

六六 望来助我267

六七 七月上旬有信可送吴城268

六八 家中应种蔬养鱼养猪栽竹269

六九 已为长男四女订庚269

七零 克吉后望来帮办270

七一 洪弟在家可留心学习271

七二 子侄辈读书宜加约束272

七三 三次书约九弟来建昌272

七四 宜和睦尽孝道273

七五 每得意时即有失意事274

七六 已折奏温弟殉节事275

七七 温弟遗骸经寻获276

七八 目下不宜起祠宇277

七九 切望沅弟速来278

八零 如闻我过错请函告278

八一 言坟墓建筑方式279

八二 温弟奉追赠为太常寺卿280

八三 请陈作梅至家看地281

八四 叔父丧礼以哀为主281

八五 治家有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诀282

八六 家事切不可趋于奢华283

八七 昨奉署两江总督之命283

八八 居家情意宜厚用度宜俭284

八九 初四日将赴祁门285

九零 纪泽等已到285

九一 徽州克复祁门等处平安286

九二 乱世婚嫁宜及时早办286

九三 以徽州危急为念287

九四 安庆亢旱近日大雨不止287

九五 商季弟后事288

九六 教儿孙时有谦恭省俭之思289

九七 内人之病已难挽回289

九八 家中奢靡入不敷出290

九九 内人竟能逃出命来合室平安291

一零零 商季弟灵榇迎置事宜292

一零一 议季弟安葬马公塘293

一零二 弟天性厚福泽无量294

一零三 季弟榇入安庆但不可久停294

一零四 登舟迎接季弟灵柩295

一零五 撰书季弟挽联295

一零六 拟为季弟作墓志未成295

一零七 季弟蒙追赠按察使296

一零八 可请本身夫妇诰轴296

卷四 交友之道299

一 教诸弟进德修业299

二 谈诸友进修情形301

三 述立志之重要303

四 遵父命不作归计304

五 情愿人占我便益306

六 拟聘罗研生教子侄308

七 训练兵勇必须常讲常辩309

八 孙福屡望附案一保310

九 切记久而敬之四字311

一零 二十一日抵江西省城312

一一 考妣改葬事不可缓312

一二 携归书籍望妥慎清理314

一三 哀漱六弃世314

一四 陈作梅将起程入湘314

一五 近日可移营进逼桐城315

一六 宁国危急不能住救316

一七 谢弟友爱关切之情316

一八 拟分别进攻庐州及宁国317

一九 函告挽胡林翼联318

二零 咨请湖北协解火药五万319

二一 粮弹均切望量入为出320

二二 唐鹤九所寄挽联极佳320

二三 拟于二月上半月赴金陵321

二四 曾香海不宜主东皋讲习321

二五 寄银二百两料理伯姊丧事322

二六 北岸处处吃紧上海军事顺利323

二七 最宜畏惧敬慎者乃方寸之地323

二八 金眉生不必遽荐324

二九 近世保人亦有多少为难处325

三零 青阳危在旦夕殊难保全326

三一 南坡翁即将赴金陵326

三二 杜小舫余一见即器重之327

三三 以后送礼不宜过厚327

三四 王开炳在此将重用之328

三五 弟贺万寿折业已代写329

三六 少荃于十七日到金陵329

卷五 用人之道332

一 澄弟无须来营332

二 周凤山等与敌战况332

三 周李战败尚非大挫332

四 奏折奉准单衔奏事333

五 湘勇善战333

六 望代招水勇哨官334

七 诸弟不宜练团带勇336

八 勉勤俭耕读337

九 随南翁理事足增识力338

一零 应听中丞及左季调度339

一一 军到吉安宜驻扎不动340

一二 应专注陆路不必兼筹水师341

一三 介曾纪仁投营341

一四 将才应具四大端342

一五 带勇以体察人才为第一343

一六 为事因专而精345

一七 介李卿云投效346

一八 居官以耐烦为要347

一九 宜以书常致次青348

二零 奉旨赴浙办理军务348

二一 克吉后请来吴会晤349

二二 日内可买舟东下351

二三 吉安克复希即来浙中相助351

二四 次青守玉山当优保之352

二五 将回驻弋阳353

二六 即日由云际关入闽355

二七 望即日驰至建昌一会356

二八 特派李承典往迎356

二九 望飞速来建昌一晤357

三零 晋省时先来建昌一会357

三一 盼面商吉字中营裁留事358

三二 迩来各营病勇极多358

三三 派哨官等赴抚州迎接359

三四 凯章等由杉关入闽359

三五 得悉温弟阵亡至痛360

三六 洪弟外出事尚须筹维361

三七 日内尚无温弟确耗362

三八 团练事望澄弟尽力为之363

三九 纪寿侄交吏部引见364

四零 沅弟将率部赴景德365

四一 望绘寄江楚扎营图366

四二 派凯章率军回援桑梓366

四三 以人才太少未果入蜀366

四四 湘勇柔脆实难北征367

四五 刻已拔营至宿松368

四六 将于十四日进攻安庆369

四七 拟于近日带军渡江369

四八 郭云仙将来营一会370

四九 昨冒雨赶至祁门371

五零 军中新手多须常密察371

五一 办马队不惜重本371

五二 到祁门后一切平安372

五三 闻莫善徵酷贪望查明373

五四 习劳苦为办事之本373

五五 即日先从水师办起374

五六 广德州内敌已肃清375

五七 凯章等已到祁门375

五八 奏留骆秉章驻湖南376

五九 新授皖南军务头绪难清376

六零 皖南军务极为危急377

六一 望再恳希庵来助377

六二 敌围徽州情事危急378

六三 次青至今尚无下落379

六四 次青大败闻已出城379

六五 决不撤安庆之围380

六六 希庵论事稳妥可与多商380

六七 夷务和议已成381

六八 明日去黟县察看岭防382

六九 鲍张两军日内均未开仗382

七零 延师当请严而有恒者383

七一 幸勿轻敌致误384

七二 浮梁十二日失守384

七三 派鲍超赴景德会剿385

七四 婺源敌窜往德兴385

七五 已请左鲍等军添兵385

七六 天下虽乱法律不可全废386

七七 新勇能打悍敌为慰387

七八 众议安庆守壕之法甚善387

七九 东征应照我之札办事387

八零 鲍军初九初十日大胜388

八一 安庆将克须持坚静二字389

八二 李秀成现不知窜何处389

八三 鲍军必须援救南岸390

八四 敌扰祁门欲解安庆之围390

八五 湖北江西军情危急391

八六 调鲍军援江西391

八七 此时以严断文报为最要392

八八 弟围安庆事关剥复之机392

八九 鲍军留在南岸以援左军394

九零 暂不移住江滨以共患难394

九一 招营兵事请暂缓395

九二 近日至齐云山一游396

九三 左鲍两军当足御敌396

九四 询弟处军情397

九五 请静心坚守以待援军397

九六 各军均赴援安庆398

九七 左宗棠善于审机审势398

九八 安庆得失关系极大399

九九 拟于初一至东流399

一零零 鲍军不可跟追太远400

一零一 若无得力统将分兵极难400

一零二 鲍军渡江后缓急可自主401

一零三 鲍军初三午后渡河完毕401

一零四 已催鲍军速进以解弟危402

一零五 已飞函催鲍援安庆402

一零六 看地势审敌势宜独往403

一零七 诸酋不和即官军之利404

一零八 弛围否所关极大望速决404

卷六 处世之道407

一 问候母亲及叔父病407

二 孙纪泽读书甚好407

三 禀妹夫王率五还乡事409

四 在京为父母祝寿410

五 述不愿与欧阳结亲之故410

六 对邻里用钱宜松413

七 禀升翰林院侍讲学士414

八 今年未得差请勿忧415

九 可否以长女许袁家416

一零 长女已行纳彩礼417

一一 呈请晋封亲长418

一二 思归家省亲420

一三 大员之家望无涉公庭422

一四 行事宜谨慎423

一五 请勿过劳粗重事宜雇工为之425

一六 兄弟间当爱之以德426

一七 述在围较射情形429

一八 拟迎父母叔父来京奉养430

一九 赛中堂放粤西办兵事432

二零 拟办社仓以惠地方432

二一 诰轴日内即可发下434

二二 请即为纪泽订婚436

二三 告沿途注意事项437

二四 祖母殡事宜俭约440

二五 述军中不顺事端442

二六 要有勤俭人家气象444

二七 拟三路赴常德进剿445

二八 勉安分忍气446

二九 勉澄弟勿与闻外间事447

三零 居家以勤劳为要448

三一 表明无置私田之理450

三二 盼急来瑞州452

三三 盼以后勿常出门452

三四 拟日内赴瑞州军营453

三五 贺其子订婚454

三六 宜悉心忍耐455

三七 成大事者须兼顾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456

三八 贼中大纲紊乱457

三九 愧对江西绅士458

四零 民宜爱而刁民不必爱459

四一 性拙不善联络地方官460

四二 治军之道以能战为要461

四三 有用之物不宜抛散463

四四 弟之职分以战守为第一义465

四五 望询温弟败况466

四六 又派专人去灵温弟遗骸467

四七 乱世起屋不可太闳丽467

四八 温弟忠骸二月可到家469

四九 弟太辛苦须常服补药471

五零 以浮家泛宅事相商471

五一 带回祭幛等物472

五二 左宗高李次青日内可至473

五三 江南大营全军溃败473

五四 寸心总不敢忘爱民两字474

五五 心中常存爱民一念475

五六 以勤与爱民回报君亲475

五七 工事筑妥足御援贼476

五八 主辱臣死分所当然477

五九 切勿玉成黄金堂起屋事477

六零 戒子侄勿习于骄奢逸478

六一 论洪家事是非之曲直479

六二 戒傲惰乃保家之道480

六三 怀桐将有大战宜预筹之480

六四 枞阳坝工未成不必焦灼481

六五 勉去骄惰之习482

六六 要于杀人中寓止暴之意483

六七 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意483

六八 与鲍公信不宜有游移词484

六九 弟可请以已功转封温甫485

七零 洋酋来会当以人礼待之486

七一 洋酋来会将窥其意旨关说486

七二 给外人之拜贴文牍已阅487

七三 不可放太潜石牌三城488

七四 望询明敌情见复488

七五 日内疮痒甚诸事废搁489

七六 夷船图利可数百千饵之489

七七 望在省城雇一种菜之工490

七八 舅母弃世宜亲往吊唁490

七九 大行皇帝上月十七升遐491

八零 希庵暂署湖北巡抚492

八一 查明白湖可通巢湖否492

八二 兄弟四人同日俱蒙皇恩493

八三 再嘱极盛之后格外小心493

八四 望以信函慰多隆阿494

八五 沅弟将膺封疆重寄494

八六 此刻实无兵力援江苏495

八七 告知沅弟蒙赏头品顶戴496

八八 目前以勤劳王事为要496

八九 待李世忠辈应宽严并济497

九零 爱惜声名常存戒心498

九一 宜专派多人在外探信499

九二 言将兵之法499

九三 李希庵拟具折请回籍500

九四 宜强作达观保惜身体500

九五 事机不顺总须尽力为之501

九六 蒙赏赐须专折谢恩501

九七 送死大事不敢草率502

九八 身后哀荣季弟可称全备502

九九 望笃守恐惧和平四字503

一零零 花未全开月未圆乃惜福之道504

一零一 对军事调度不必长篇辩驳505

一零二 鲍军扎金陵东北作合围之举506

一零三 凡成大事人谋天意各居其半507

一零四 生日在即万不可宴客称庆508

一零五 上疏须实情剀切不宜欺蒙509

一零六 宜从畏慎二字痛下功夫510

一零七 告克金陵后先奏折式511

一零八 望弟持一稳字不求速全512

卷七 理财之道515

一 买楚善叔田业事515

二 收到家中信物516

三 迁屋及送银物诸事518

四 今年英军攻占乍浦519

五 告升翰林院侍讲520

六 禀国库短银查办事521

七 托人带银物至家522

八 陈持盈保泰之道523

九 为堂上请封章事已得诏旨524

一零 手示杜门谢客深为庆幸525

一一 禀五十两银钱之用法527

一二 拟每年寄银家用527

一三 思置义田以赡贫民529

一四 勉迁善改过修德读书530

一五 论官银亏空原因532

一六 示祖母大人去世安排家眷返乡事宜534

一七 日内酬应纷繁勉力支柱537

一八 已到家拜母灵538

一九 办理军务常动辄招尤539

二零 读经书须速点速读540

二一 以诚待人伪亦能诚542

二二 望克吉后速来营543

二三 子侄辈宜以敬恕教之544

二四 不悉温弟等确否冲出重围546

二五 拟作奠文以慰温弟547

二六 凯军在景德镇相持如故548

二七 寄银二百两回家549

二八 在黄州稍留待命550

二九 寄银三十两以贺岳母寿550

三零 感谢为泽儿等办喜事551

三一 牧云初九到营551

三二 作官要无官气而有条理552

三三 枞阳河口堵塞已批准553

三四 厘金已八成解弟营553

三五 朝廷于东南事眷念极重554

三六 复释解银口粮等554

三七 决计坚守不出浪战最好555

三八 询左军二十七日开仗否556

三九 抄寄南岸军情条议556

四零 以厘金之源将绝为虑557

四一 贼有日旺之势557

四二 东征局每月需饷三万金557

四三 广信之贼内犯已围建昌558

四四 鲍军先剿景镇以解余之困558

四五 望专心围攻安庆559

四六 援贼若未至试运米百石559

四七 景德镇近日将可克复560

四八 拟解二万金送弟处561

四九 不必买米济鲍朱二军561

五零 弁勇疲乏拟犒赏之562

五一 文书堆积犒银未到562

五二 提饷之事一言难尽563

五三 有银二三万可解弟处563

五四 今派人送钱五千串赴皖564

五五 江西来饷之处置564

五六 调鲍军由浔援瑞564

五七 祁休二万人未给分文565

五八 三千石米即舟送安庆566

五九 告银米分配案566

六零 银钱米依弟议分之567

六一 解银济各营之眉急567

六二 东征局米银钱竟未解来568

六三 建昌失守不能置之不救569

六四 多军如需钱当先解眉急569

六五 此间无银可协多军570

六六 十日内可解万金来此570

六七 今派船送万金至安庆571

六八 瑞奉贼可能窜回江苏571

六九 望细查解米从何处登岸572

七零 徽州当可坚守573

七一 弟妇仙逝望达观节哀573

七二 询广东解银收到否573

七三 必设法助以银米子药574

七四 和州巢县今年不征钱粮574

七五 守事既稳嗣当多济银粮子药575

七六 火药一项仍盼撙节576

七七 极念士卒守濠之苦576

七八 季弟榇二十日发引登舟577

七九 先解钱三万串与弟577

八零 解银四万两年内必到578

八一 日内池州等地警报纷至578

八二 望速调数营回雨花台579

八三 请改武职改京卿皆不便着笔580

八四 拟以三万银解弟处580

八五 饷项奇缺不宜作添兵之计581

八六 李世忠部不可盘据二浦582

八七 犒赏万金由弟酌分各部582

八八 明日可凑齐万金专解质堂583

八九 先以自固为主不必急于合围583

九零 江西厘金近日颇有起色584

九一 权位二字总须推让少许585

九二 金陵各军平善苏州信息极好586

九三 将所需洋物械弹解往586

九四 解银三万先济鲍萧二军587

九五 若不力堵邻私淮盐将无售处587

九六 欲盐务兴旺须争还上游销路588

九七 解去火药望力求节省588

九八 余所虑不在缓厘在无实效589

九九 解银七万以示抚慰590

一零零 昨日解去银计五日可到591

一零一 今冬米饷事尽可放心591

一零二 本日札上海采卖洋米解弟处592

一零三 金陵军备近尚平稳593

一零四 火药一事望撙节使用593

一零五 湖南十万金俟提到即送弟处594

一零六 银钱子药不缺惟米粮不足595

一零七 金陵果克沅军可分兵上援595

一零八 常州克复之说竟系谣言596

卷八 治军之道598

一 禀军中要务598

二 塔副将在潭大胜599

三 告各地胜败军情600

四 船只损伤亟须修整601

五 敌窜岳州等地601

六 湖北失守602

七 告近日陆军战况603

八 东南大局数日可定604

九 近日军心尚不安定604

一零 塔智亭连破敌营606

一一 水师焚烧百余敌船606

一二 水师破敌607

一三 母丧未除不敢受官职608

一四 虽享高名不敢骄奢610

一五 罗山湘营及水师失利611

一六 亲至江西整顿水师612

一七 办内湖水师已有头绪613

一八 盼打单眼铳数十百竿615

一九 期对子侄教之以勤616

二零 战局尚不能打出湖口617

二一 营中如常望多寄信来618

二二 带勇勿存畏难之念618

二三 樟镇大战数度获胜620

二四 纪泽宜速就外傅读书621

二五 述近日官军战况622

二六 瑞郡官军屡获大胜623

二七 望率所部来瑞与温并军624

二八 援吉之行不得遽变625

二九 到吉安后宜守不宜攻626

三零 围城之法扎营不宜太近627

三一 目前不克抽拔数营赴吉627

三二 进兵须由自己作主628

三三 与敌相持日久最戒浪战629

三四 扎营不宜离城太近630

三五 治军须脚踏实地631

三六 军中戒惰漫喧杂之象632

三七 衢州解危634

三八 近日即赴河口进兵634

三九 拟率部进剿崇安635

四零 宜速来助我636

四一 闽中敌势渐松636

四二 六合溧水失守637

四三 望至湖口一会温弟637

四四 担心家乡遭遇兵事638

四五 以有诸贤弟为荣638

四六 胜克斋于天长败挫639

四七 奉谕赴蜀剿敌639

四八 以夔府之行否相商640

四九 景德镇相持如常641

五零 复奏兵力太单难以人蜀641

五一 拟八月带各营入蜀642

五二 鼎二侄殇不胜悼惜642

五三 谕旨催赴四川643

五四 谕允吾军会剿皖省643

五五 已拔营至黄梅644

五六 赴太湖围城尚未定局645

五七 贺沅弟移新宅646

五八 沅弟来时可带纪泽来646

五九 胡林翼援军获胜仗647

六零 近两日各路大捷648

六一 杭城已于三日克复649

六二 函商南渡事宜650

六三 土城合围应即兴办650

六四 湖北发捻交集甚为震恐651

六五 凯霆两军援宁解围652

六六 浙江危急不能救援653

六七 询各营柴米可济否653

六八 天津兵败洋鬼猖獗654

六九 近日悍敌皆来皖南654

七零 望飞缄希庵前来相助655

七一 祁门半月内无碍655

七二 徽州四面被围656

七三 新军宜日日训练656

七四 祁门人心渐稳656

七五 如奉旨北上愿否同行657

七六 英军占天津进犯通州657

七七 安庆不撤围江西宜保守658

七八 望随时进规勿陷于不义659

七九 皖北与祁门文报不通659

八零 新岭等处同时被破660

八一 黟县破后全局大震660

八二 江西河口失守661

八三 北岸战事望多函知661

八四 左宗棠自祁门回景镇661

八五 已派千余人援普营662

八六 建德初四日失守662

八七 月来风波迭起老营尚安663

八八 敌分三支犯祁门663

八九 建德羊栈之捷人心大定664

九零 建德羊栈捷后军事部署664

九一 建德等六城次第克复665

九二 今冬北岸主攻南岸主守666

九三 饷道已通人心稍定666

九四 运道大通人心一定667

九五 建德再失安庆文报不通667

九六 南岸须打退黄敌一股668

九七 祁门黟县日内平安668

九八 唐桂生大胜扑祁门之敌669

九九 左鲍在鄱境尚未开仗669

一零零 唐桂生剿敌大胜670

一零一 挫敌鲍军亦有伤亡670

一零二 望预谋保浔之法671

一零三 预筹救安庆九江之计672

一零四 建昌军情万分危急673

一零五 我军攻上溪口大破敌营673

一零六 我军攻休宁未能得手674

一零七 休宁等地相继克复674

一零八 左军得以从容整理675

一零九 须坚围安庆七日675

一一零 鲍军暂不能赴援江北675

一一一 安庆围师绝不可退676

一一二 请嘱鲍军速剿景镇676

一一三 即归祁门老营677

一一四 将带千人出江滨678

一一五 请千万坚守安庆678

一一六 待李鲍二军往援必有转机678

一一七 九江有警请鲍军至下隅坂679

一一八 降贼之供不可尽信680

一一九 若有劲旅三千当可破敌680

一二零 江西军务侦探不明681

一二一 提示打仗要诀681

一二二 月下不宜围城682

一二三 请鲍成两军进扎高桥岭683

一二四 沅弟现围菱湖敌垒684

一二五 弟兵力嫌单请成营往助684

一二六 建德敌屡为我创685

一二七 望往鲍营察其军情685

一二八 敌若来犯责竹庄等守之686

一二九 已请左军回景德镇防守687

一三零 建德敌已分支犯鄱阳687

一三一 望修垒濠以资固守688

一三二 目前决不分散安庆兵力689

一三三 询黄城尚有敌否689

一三四 欲胡军扎石牌不动690

一三五 望询老国宗称谓等690

一三六 初三日黟县失守691

一三七 黟县于初五日克复691

一三八 闻通山武昌等处失守692

一三九 多军上剿之说不确692

一四零 令鲍军由太湖等处上行693

一四一 克城宜多杀不可假仁慈693

一四二 徽州敌逃避一空694

一四三 凯章十四日收复徽州694

一四四 以火蛋打击簰上之贼必有效695

一四五 慎以图之六月即可克安庆695

一四六 望将外濠赶紧修好696

一四七 告处置敌尸之方696

一四八 既已带兵自以杀敌为志696

一四九 此时以围攻安庆为要697

一五零 善用兵者最审主客二字697

一五一 安庆敌尚可支三四礼拜698

一五二 望坚后濠守而不战699

一五三 敌近日较往年多数倍699

一五四 须下令将降敌速遣开700

一五五 坚持一月安庆可破700

一五六 宜以全力坚守后濠701

一五七 弟军仍须坚守章门701

一五八 望专守一静字法701

一五九 望与多公稳守一月702

一六零 已调希军及鲍军回援703

一六一 可专守大濠待敌703

一六二 论守濠之方704

一六三 布袋草把不可用于填濠704

一六四 子药勿浪打浪用705

一六五 鲍军在丰城大获胜仗705

一六六 拟赴安庆部署一切706

一六七 拟赴安庆汤饼之会706

一六八 安庆克复城敌诛戮殆尽706

一六九 此刻只争盛家桥与无为二地707

一七零 已饬解米粮子药至罗昌河707

一七一 攻无为不能从裕溪口进708

一七二 进兵宜稳不宜过急709

一七三 告江南江北敌情710

一七四 函告皇太后垂帘听政711

一七五 上海必须设法保全711

一七六 用兵以审势为第一要义712

一七七 招抚之策望酌度办理713

一七八 宜将防守事宜布置妥善714

一七九 断不可在四华山扎营714

一八零 再嘱由太平关南渡715

一八一 皖南金柱关克复715

一八二 告知攻克太平府716

一八三 进兵金陵之部署716

一八四 认沅弟进兵太速717

一八五 令盛四送洋枪百杆717

一八六 于极冲次冲处择人守之717

一八七 金陵援敌尚无动作718

一八八 宜了解地势处处严防718

一八九 处绝地只有死中求生719

一九零 须力求自保勿指望多军720

一九一 料弟九月必有战事721

一九二 御敌应求自保不可依赖援兵721

一九三 解运开花炮至金陵722

一九四 援军将到望苦守两月722

一九五 已令王程等营救援金陵723

一九六 用兵最重气势二字723

一九七 援兵将至唯望苦守724

一九八 缩营蓄锐之策极佳724

一九九 与巨寇战总须避锐击惰725

二零零 长濠内须号令归一726

二零一 不能将劲旅常扎雨花台727

二零二 再嘱危急时莫靠他人728

二零三 谈兵器之购用728

二零四 是否株守金陵再行筹议729

二零五 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729

二零六 望能趁早退守芜湖金柱730

二零七 用兵之道全军为上731

二零八 退兵与否仍听自行作主731

卷九 为政之道734

一 升授内阁学士734

二 寄回圣赐袍褂734

三 得派武会试正总裁等735

四 禀升授礼部侍郎736

五 说明京察三项之内容737

六 以未得江西试差为憾738

七 皇太后丧已入内供办事739

八 敬体父训应公而忘私739

九 已兼署刑部右侍郎741

一零 堂上诰封已领到743

一一 禀募勇御寇事744

一二 广东水师已到营745

一三 袁漱六放苏州府知府746

一四 江西办水师一切顺平746

一五 皖南设粥厅救济饥民747

一六 谈选将及盐务利弊748

一七 以四方兵端日增为忧749

一八 凡邻盐入我淮引地面当取重税750

一九 弟于盐务写来专信随到随办751

二零 饷盐招商刊刻新章不可不慎752

二一 论盐务及米粮运解752

二二 拟派员赴里下河等地办捐753

二三 函知天使致祭礼仪754

二四 徽州被围攻但保守无恙755

二五 不可轻易出头露面干预公事755

二六 当于极盛时预作衰时设想756

二七 少泉于初十日抵苏州757

二八 奉旨赴山东进剿月底起行758

二九 画配引地以销食盐始能便民758

三零 奉谕旨弟调湖北巡抚759

三一 沅弟到任须首重治兵自强760

三二 询顺斋一案是否中辍761

三三 虑严谴顺斋讼胜则后患方深762

三四 定十三日奏请开缺762

三五 此间亢旱如故麦秋全坏763

三六 右眼失明身体衰弱7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