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检验培训教学大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检验培训教学大纲](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795528.jpg)
- 王陇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9183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医学检验-教学大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检验培训教学大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细菌学检验7
第一章 细菌学检验技术总论7
第一节 细菌分类与命名7
第二节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7
第三节 细菌生化鉴定9
第四节 细菌血清学及细菌毒素检测10
第五节 细菌药物敏感实验11
第六节 细菌学其他检验技术12
第七节 消毒与灭菌技术13
第八节 细菌染色体DNA分析14
第九节 细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5
第十节 细菌质粒DNA分析16
第十一节 细菌核酸体外扩增技术17
第十二节 基因芯片技术18
第二章 经呼吸道传播的细菌20
第一节 脑膜炎奈瑟菌20
第二节 百日咳杆菌21
第三节 白喉棒状杆菌22
第四节 分支杆菌23
第五节 军团菌25
第六节 流感嗜血杆菌26
第七节 肺炎链球菌28
第八节 肺炎克雷伯菌29
第九节 溶血性链球菌30
第三章 经消化道传播的细菌32
第一节 致泻性大肠杆菌32
第二节 志贺菌属33
第三节 沙门菌属34
第四节 霍乱弧菌35
第五节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7
第六节 空肠弯曲菌38
第七节 幽门螺杆菌39
第八节 气单胞菌属40
第九节 邻单胞菌属41
第四章 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菌43
第一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43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44
第三节 蜡样芽胞杆菌45
第四节 变形杆菌46
第五节 椰毒伯克霍尔德菌(椰毒假单胞菌)47
第六节 李斯特菌48
第七节 肉毒梭菌49
第八节 产气荚膜梭菌50
第五章 经其他途径传播的细菌52
第一节 布鲁菌52
第二节 炭疽芽胞杆菌53
第三节 破伤风杆菌54
第四节 假单胞菌属55
第五节 麻风分支杆菌57
第六节 淋病奈瑟菌57
第七节 鼠疫耶尔森菌58
第八节 肠球菌60
第九节 产碱杆菌属61
第十节 不动杆菌属62
第六章 卫生微生物64
第一节 菌落总数测定64
第二节 大肠菌群测定65
第三节 真菌和酵母计数66
第四节 乳酸菌66
第五节 双歧杆菌67
第六节 常见产毒真菌鉴定68
第七节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检验69
第八节 毒蕈鉴定70
第二篇 病毒学检验部分73
第一章 病毒学检验技术总论73
第一节 概述73
第二节 组织培养技术74
第三节 鸡胚接种技术74
第四节 动物实验技术75
第五节 病毒分离与鉴定75
第六节 病毒感染血清学诊断76
第七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76
第八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77
第九节 病毒感染早期诊断79
第十节 电子显微镜技术79
第二章 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81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81
第二节 麻疹病毒82
第三节 风疹病毒84
第四节 腮腺炎病毒85
第五节 SARS冠状病毒86
第三章 经消化道传播的病毒89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89
第二节 其他肠道病毒91
第三节 轮状病毒92
第四节 诺瓦克病毒93
第五节 口蹄疫病毒94
第四章 肝炎病毒96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96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97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98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99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100
第六节 庚型肝炎病毒101
第五章 虫媒病毒103
第一节 乙型脑炎病毒103
第二节 登革病毒104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105
第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107
第六章 艾滋病病毒109
第七章 其他病毒111
第一节 狂犬病毒111
第二节 EB病毒112
第三篇 其他微生物检验部分第一章 衣原体117
第一节 沙眼衣原体117
第二节 肺炎衣原体118
第二章 肺炎支原体120
第三章 立克次体122
第一节 普氏立克次体122
第二节 莫氏立克次体123
第四章 螺旋体125
第一节 梅毒螺旋体125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126
第三节 伯氏疏螺旋体127
第四篇 消毒、杀虫、灭鼠131
第一章 消毒剂实验室鉴定技术131
第一节 实验微生物选择及器材的准备131
第二节 活菌培养计数技术131
第三节 残余消毒剂去除方法131
第四节 中和剂鉴定实验132
第五节 定量杀灭微生物实验132
第六节 定性杀菌实验134
第七节 能量实验134
第八节 抗(抑)菌实验135
第九节 各种因素对消毒剂杀灭微生物作用影响的测定135
第十节 化学消毒剂理化鉴定技术136
第十一节 消毒剂表面消毒效果鉴定实验技术137
第十二节 空气消毒效果鉴定实验137
第十三节 消毒与灭菌器械杀微生物效果鉴定实验138
第十四节 医疗用品微生物污染鉴定实验138
第十五节 卫生用品微生物污染鉴定技术139
第十六节 灭菌和消毒指示器材检测和评价方法140
第十七节 无菌检验140
第二章 卫生用杀虫剂、灭鼠剂检测技术141
第一节 卫生用杀虫剂、灭鼠剂检测技术概论141
第二节 喷射剂141
第三节 气雾剂142
第四节 小型烟雾剂143
第五节 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液体蚊香143
第六节 蜚蠊毒(胶)饵144
第七节 蚂蚁毒饵145
第八节 苍蝇毒饵146
第九节 毒粉、毒笔146
第十节 驱避剂147
第十一节 粘捕器械148
第十二节 电子灭蚊蝇器149
第十三节 卫生用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149
第十四节 鼠毒饵150
第五篇 寄生虫学检验155
第一章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总论155
第一节 概述155
第二节 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155
第三节 寄生虫病原学检验技术156
第四节 寄生虫血清学检验技术158
第五节 寄生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158
第六节 寄生虫体外培养技术159
第七节 寄生虫保种转种技术159
第二章 污物源寄生虫160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160
第二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161
第三节 带绦虫与猪囊尾蚴162
第四节 棘球蚴163
第五节 蛔虫165
第六节 钩虫165
第七节 鞭虫166
第八节 蛲虫167
第三章 食源性寄生虫169
第一节 弓形虫169
第二节 并殖吸虫(肺吸虫)170
第三节 华支睾吸虫171
第四节 姜片虫172
第五节 广州管圆线虫173
第六节 旋毛虫174
第四章 重要媒介传播寄生虫176
第一节 日本血吸虫176
第二节 疟原虫177
第三节 利什曼原虫178
第四节 丝虫179
第五章 其他接触感染寄生虫181
第一节 阴道毛滴虫181
第二节 疥螨182
第三节 其他螨类182
第六篇 重点传染病微生物检验课件一、生物安全总论187
1.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187
2.实验室感染189
3.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191
4.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类、分级和技术指标195
5.生物安全实验室及个人防护设备196
6.技术保障——安全实验室操作程序197
7.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202
8.实验动物传染源控制与防护205
二、脑膜炎奈瑟菌206
1.概述206
2.生物学性状208
3.检验技术209
三、军团菌223
1.概述223
2.流行特征223
3.病原与发病机制225
4.病理227
5.临床表现与防治228
6.病原体特异性检测229
四、大肠杆菌231
1.概述231
2.流行病学与防治原则231
3.生物学性状233
4.生态特征234
5.致病性与免疫性234
6.微生物学检验237
五、霍乱弧菌242
1.概述242
2.生物学特性247
3.实验室检测249
4.外环境标本霍乱弧菌分离255
六、葡萄球菌257
1.概述257
2.流行病学与防治原则257
3.生态与分类258
4.生物学性状258
5.致病性与免疫性259
6.微生物学检验261
七、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264
1.概述264
2.生物学特性266
3.实验室检测267
八、炭疽芽胞杆菌272
1.概述272
2.生物学特性274
3.实验室检测方法275
九、鼠疫耶尔森菌280
1.概述280
2.生物学特性283
3.实验室检测284
十、流行性感冒病毒291
1.概述291
2.动物流行性感冒295
3.实验室方法295
4.分子生物学技术302
5.金标法或酶标法快速检测303
十一、SARS冠状病毒303
1.概述303
2.生物学特征304
3.致病性305
4.实验室检测305
5.检测结果309
十二、麻疹病毒309
1.概述309
2.生物学性状313
3.检验技术315
4.麻疹实验室管理322
十三、其他肠道病毒323
1.概述323
2.流行病学323
3.临床症状324
4.生物学性状325
5.检验技术326
6.结果评价332
十四、轮状病毒333
1.概述333
2.生物学特性334
3.实验室检测335
十五、乙型脑炎病毒344
1.概述344
2.生物学特性347
3.实验室检测348
十六、登革病毒350
1.概述350
2.生物学特性352
3.实验室检测355
十七、流行性出血热病毒360
1.流行性出血热360
2.病毒特征361
3.实验室检测方法362
十八、日本血吸虫检测技术369
1.概述369
2.生物学特性372
3.实验室检测方法373
十九、疟原虫检测技术380
1.概述380
2.生物学特性381
3.实验室检测382
总参考文献390
国内外传染病相关网站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