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97121.jpg)
- 王雍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2494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公共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公共经济学基础3
第一章 经济中的公共部门3
第一节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3
一、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4
二、公共政策5
三、公共物品7
四、公共权力9
五、政府规模与作用的计量10
第二节 公共部门存在的经济学理由11
一、集体行动与合作收益11
二、源于交易的合作收益13
三、军事方法与零和博弈14
四、纠正市场失灵15
案例:外来生物入侵17
提要与复习18
第二章 公共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20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流派与发展脉络20
一、斯密的国家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20
二、功能财政和周期平衡理论21
三、公共选择理论23
四、公共经济学发展脉络23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的相关学科24
一、微观经济学与边际分析24
案例2-1:水资源定价24
案例2-2:估算自然资源的价值26
二、宏观经济学与总量分析27
三、总需求与总供给27
四、宏观经济学的应用:乘数原理28
案例2-3:启动内需29
五、产权与制度理论30
六、博弈论32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的公共经济学33
一、经济全球化34
二、重新审视公共部门的作用34
提要与复习36
第三章 公共经济学的假设与方法38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基础假设38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38
二、资源稀缺性假设41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范式44
一、研究方法44
二、配置范式45
三、交易范式46
第三节 供求分析在公共经济学中的应用46
一、供求曲线背后的经济学47
二、价格的机能49
案例:春运和票贩子问题49
提要与复习53
第二篇 国家与政府的经济理论第四章 国家的经济理论57
第一节 国家的特征与经济性质57
一、国家的含义与特征57
二、国家的经济性质58
三、课税权的正当性60
第二节 国家的起源与存在62
一、暴力论62
二、社会契约论62
三、国家的新古典理论63
第三节 国家存在的经济合理性63
一、全球视角中的国家存在64
二、国家视角的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67
第四节 国家的作用与变迁70
一、国家的作用与职责70
二、国家的贫富72
案例:日本、瑞士和美国为何富裕?72
三、国家变迁的理论73
四、产权制度的变迁75
提要与复习76
第五章 市场有效与市场失灵79
第一节 基本竞争模型与有效市场79
一、“看不见的手”与完全竞争市场79
二、定义市场失灵80
案例:囚徒困境81
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类别与范围82
一、公共物品82
二、外部性83
三、垄断与自然垄断85
四、信息不对称86
五、道德危机和逆向选择86
六、市场失灵的宏观方面88
第三节 市场失灵的本质与阶段性88
一、产权失灵、科斯定理与协调失灵88
二、市场失灵的阶段性90
提要与复习91
第六章 政府的经济职能93
第一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93
一、对市场失灵的反应93
二、其他方面的适当理由95
三、不当的经济干预97
案例6-1:出口配额97
案例6-2:法定长假98
第二节 政府职能的三分法99
一、配置职能:外部性的例子99
二、稳定职能101
三、分配职能102
四、贫困与不平等103
第三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原则104
一、谨慎原则(非充分原则)104
二、比较优势原则105
三、成本-效益分析原则106
四、支持市场机能原则107
提要与复习108
第七章 地方政府的经济作用110
第一节 地方政府存在的经济学理由110
一、国家治理的必要条件110
二、有效提供地方公共物品111
三、受益原则和规模经济111
四、竞争的理由112
五、经济干预的理由112
六、制度多样性和改革试验113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配置职能113
一、服务责任主要划归地方的理由114
案例:梅州公厕116
二、地方政府配置职能的限制因素117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稳定职能118
一、地方稳定职能的限制因素118
二、支持地方稳定职能的因素119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再分配职能121
一、地方政府再分配职能的限制因素121
二、支持地方政府再分配职能的因素123
第五节 地方政府的经济作用:财政方面124
一、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的关系124
二、经济全球化对地方财政的影响126
三、加强地方财政128
提要与复习128
第三篇 公共财政理论133
第八章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133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特征与重要性133
一、现代社会中的公共物品133
二、公共物品的特征:与私人物品比较135
案例:作为公共物品的义务教育138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均衡条件139
一、纵向加总的需求曲线140
二、林达尔均衡141
三、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边际转换率142
第三节 偏好难题与公共选择143
一、“搭便车”与偏好失真143
二、替代市场机制的政治程序144
三、偏好揭示与公共选择144
第四节 流动性背景下的公共选择145
一、“投票之谜”与阿罗不可能定理146
二、蒂伯特假说与“以足投票”147
三、蒂伯特假说的意义与局限性148
提要与复习149
第九章 税收原理152
第一节 政府征税的正当理由152
一、公共物品的成本分摊与“搭便车”152
二、公民社会的征税153
第二节 税收分类153
一、按经济性质的分类153
二、按课税对象的分类154
三、按计税依据的分类155
四、按课税权归属的分类156
第三节 税收原则156
一、公平原则157
二、效率原则158
案例:税收成本159
三、弹性原则160
四、法治原则160
第四节 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161
一、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161
二、税收与经济抉择162
三、税收的“超额负担”166
第五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166
一、重要而复杂的问题167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167
三、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168
提要与复习170
第十章 公共收费172
第一节 公共收费的意义与理论基础172
一、公共收费的理论基础172
二、有效调节高峰期需求173
三、促进收入稳定性175
四、矫正自然垄断的低效率175
五、作为偏好显示机制175
六、利用公共收费为地方财政融资175
第二节 公共收费与服务成本的分配176
一、公共服务的成本结构176
二、一般受益与直接受益177
三、在竞争性需求之间有效配置稀缺资源178
四、分时收费180
第三节 以成本和需求为基础的公共收费180
一、以成本为基础的收费181
二、以需求为基础的收费182
第四节 公共收费的可行性与局限性183
一、可排他性公共服务183
二、竞争性公共服务184
三、服务的非权利性质184
四、公共收费的局限性185
案例:智能交通系统186
提要与复习187
第十一章 公共支出189
第一节 公共支出增长的解释189
一、瓦格纳定律189
二、从“公民高于国家”到“国家统治公民”190
三、官僚行为拉动支出增长191
第二节 公共支出对经济的影响192
一、支出分析与功能财政的兴起192
二、公共支出的稳定功能193
三、公共支出的配置功能194
四、公共支出的再分配功能196
第三节 成本-效益分析196
一、广义和狭义的成本-效益分析196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程序197
三、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198
四、成本-效益的鉴别与计量198
五、考虑再分配199
六、非市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200
案例:计量生命的价值201
七、针对机构与工作的成本-效益分析201
八、成本-效益分析的意义和局限性202
提要与复习203
第十二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205
第一节 政府结构与财政联邦制205
一、单一制与联邦制205
二、财政联邦制206
三、奥茨分权定理207
第二节 政府间纵向财政关系208
一、支出划分208
二、税收划分209
三、转移支付211
四、地方债务214
案例: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214
第三节 政府间横向财政关系215
一、辖区间外溢215
二、税负输出216
三、税收竞争216
四、辖区间财政协调216
第四节 财政分权与财政集权217
一、支持集权的理由217
二、集权的缺点218
三、分权的优点218
四、分权的风险与成本219
五、寻求集权与分权的最佳结合220
提要与复习220
第四篇 经济政策与管制225
第十三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225
第一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及其均衡225
一、总需求226
二、总供给与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226
三、考虑货币市场时的有效需求227
第二节 IS-LM模型与需求分析227
一、IS-LM模型228
二、IS-LM曲线228
三、总需求曲线229
四、有效需求理论的发展229
五、开放经济中的IS-LM-BP模型230
第三节 供给分析与需求管理政策的有效性231
一、古典供给曲线231
二、凯恩斯供给曲线232
三、有效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233
四、需求管理政策的有效性234
五、蒙代尔-弗雷明模型235
六、需求与供给理论的应用235
案例:油价上涨与供给冲击236
第四节 新的挑战:预期的力量237
一、理性预期237
二、将预期概念融入政策运作238
三、避免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239
提要与复习240
第十四章 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243
第一节 财政政策乘数243
一、总量效应与财政乘数244
二、财政购买乘数244
三、财政转移乘数245
四、税收乘数245
五、财政平衡乘数246
六、综合财政乘数247
第二节 挤出效应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247
一、挤出效应248
二、财富效应与资产组合平衡249
三、李嘉图等价定理250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与协调250
一、政策工具与利率效应251
二、“流动性陷阱”与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252
三、内外均衡与指派法则253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与协调253
第四节 开放经济中的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255
一、国际资本流动与汇率255
二、完全资本流动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56
三、汇率选择对财政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256
四、财政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搭配258
案例: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政策难题259
提要与复习260
第十五章 政府管制263
第一节 管制的分类与经济学基础263
一、管制的分类263
二、环境管制与产业管制的经济学基础264
案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265
第二节 管制、寻租与寻租成本267
一、寻租理论267
二、寻租成本的计量268
三、源于政府征税的寻租成本269
第三节 政府间管制与公平补偿269
一、政府间管制的法律基础和经济学基础269
二、政府间管制的成本270
三、政府间公平补偿问题271
提要与复习272
第十六章 经济发展与平等274
第一节 福利、平等与效率274
一、经济政策的一般目标274
二、平等与效率的冲突和权衡277
三、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希克斯补偿标准277
四、发展改进公共选择的更好规则278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279
一、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279
二、边际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280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282
四、对“坏东西”征税282
案例:水资源不当定价283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与经济政策284
一、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284
二、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285
三、应对知识经济发展的政策要点285
提要与复习286
参考书目289
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292
书评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