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 李振宏,刘克辉著(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1836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53页
  • 主题词:史学理论 ;史学-方法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编 史学本体论11

第一章 历史是什么11

一 关于历史定义的讨论11

二 人类历史运动中的偶然与必然16

三 关于历史规律性的答辩25

第二章 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任务32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科学”的三种用法32

二 历史科学区别于哲学的特性35

三 历史科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特性39

第三章 历史科学内部的学科结构48

一 历史学系统的分类标准48

二 以客观历史为对象的诸学科50

三 以史学本身为对象的诸学科56

四 以历史资料为对象的诸学科60

五 历史科学内部诸学科间的相互关系65

第四章 历史科学与一般社会科学70

一 政治经济学70

二 文学77

三 考古学83

四 历史地理学88

五 目录学93

第五章 历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98

一 时代发展推动历史学的进步98

二 历史观变革推动史学的发展和繁荣106

三 个人修史创造传世名作116

第六章 历史科学的功能与作用123

一 历史科学是社会活动的向导124

二 历史研究是人类认识自身的根本途径128

三 历史知识是人们必需的文化素质132

四 增强现实性品格,实现社会功能134

中编 历史认识论145

第七章 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145

一 主体意识结构146

二 主体意识在历史认识中的渗透155

三 主体意识的社会性162

四 增强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意识169

第八章 历史认识中的客体范畴177

一 历史客体与历史存在177

二 历史认识客体的二重性184

三 历史客体属性及其对主体的影响188

四 史料客体及其对主体的局限195

第九章 史学研究中的历史事实202

一 两种意义上的历史事实203

二 从历史存在事实到历史认识事实208

三 历史认识事实的基本性质215

四 如何确立一个历史认识事实226

第十章 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232

一 考实性认识232

二 抽象性认识236

三 价值性认识240

四 各种认识形式间的相互作用246

第十一章 历史再认识及其推动因素249

一 历史再认识是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249

二 历史再认识的历史根据251

三 历史再认识的推动因素261

第十二章 历史认识的检验266

一 历史认识的可检验性266

二 历史认识检验的标准问题269

三 历史认识检验的基本形式273

下编 史学方法论283

第十三章 唯物史观与史学方法论建设283

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及其完善283

二 “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295

三 唯物主义历史观提供的方法论原则304

第十四章 史学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原则311

一 马克思以前的历史主义思想311

二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316

三 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理论特征320

四 历史主义原则对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330

第十五章 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347

一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347

二 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365

三 人物评价中提出的几个方法论问题373

第十六章 阶级分析方法384

一 阶级分析方法及其有效性384

二 阶级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391

三 遵循历史主义原则,具体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399

第十七章 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405

一 文化史研究兴起的原因405

二 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409

三 不同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判断413

四 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419

五 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424

第十八章 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432

一 社会史研究兴起的原因432

二 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441

三 社会史研究的基本方法445

四 社会史研究所带来的史学变革454

五 社会史研究存在的问题459

第十九章 史学评论的理论与方法466

一 史学评论的性质和作用466

二 史学评论的一般角度472

三 史学评论的价值标准478

四 史学评论对史学家素养的要求482

五 史学批评要成为真正的批评486

第二十章 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491

一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491

二 历史比较研究及其功能和作用494

三 历史比较研究的原则和方法501

四 历史比较方法的局限性507

第二十一章 计量史学的理论与方法511

一 计量史学的产生与发展511

二 计量史学的一般程序515

三 计量史学的基本方法520

四 计量史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534

第二十二章 心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541

一 心理史学的产生与发展541

二 心理史学的原则与方法545

三 心理史学的作用及局限555

第二十三章 历史假设研究的理论与方法563

一 对历史进行假设的本体论根据563

二 历史假设的方法论意义568

三 历史假设的类型与一般方法572

四 历史假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581

第二十四章 历史学的学术规范584

一 研究规范:史学研究的一般程序584

二 写作规范: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597

三 道德规范:历史学家的学术操守607

附录 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方法论研究613

一 20世纪80年代史学方法论研究热情的空前高涨613

二 90年代以来史学方法论研究的沉寂与转向622

三 改善史学方法论研究的几点思考629

初版后记636

修订版跋640

第三版的说明6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