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科临床辅助诊断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科临床辅助诊断手册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174483.jpg)
- 陶嘉咏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5107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85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科临床辅助诊断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消化系统的检查1
第一节 粪便检查1
正常粪便的组成1
粪便的理学检查1
粪便的显微镜检查1
沉淀法检查2
孵化法检查2
隐血试验2
粪胆素定性试验2
第二节 胃液分析检查2
第三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4
第四节 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7
Lundh试餐试验7
口服合成多肽N-苯甲酰-L-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Bz-Ty-PABA)试验法8
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9
粪中糜蛋白酶测定10
淀粉酶测定10
血清脂肪酶测定11
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率11
淀粉耐量试验12
新斯的明试验12
血清高铁血白蛋白定性测定13
第五节 肠道的功能检查13
卡红试验13
粪脂定量测定13
D-木糖吸收试验14
脂肪吸收试验14
131I-油酸三酯和131I-油酸吸收试验14
脂肪平衡试验15
胃肠道蛋白丢失测定15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17
14C-甘氨胆酸-呼气试验17
第六节 胃、十二指肠纤维内镜检查17
第七节 直肠、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的检查20
第八节 胃肠道X线检查21
一、腹部21
二、食管23
三、胃25
四、十二指肠33
五、小肠36
六、结肠39
第九节 消化系统的CT检查42
第十节 消化系统磁共振(MRI)检查45
第十一节 消化系统的超声波检查47
一、肝脏疾病的超声波检查47
二、脾脏的超声波检查51
三、胰腺的超声波检查52
四、胆囊的超声波检查52
五、腹部肿块的超声波检查54
第十二节 消化系统的放射性核素检查55
一、肝脏放射性核素扫描55
二、肝脏血池扫描58
三、胰腺放射性核素扫描59
第十三节 消化道激素的测定60
血清促胃液素测定60
血清促胰液素测定61
血清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CCK-PZ)测定61
血清肠血管活性肽(VIP)测定61
血清胰升糖素测定62
第十四节 肝功能检查62
一、有关糖代谢的检查62
半乳糖负荷试验63
血丙酮酸测定63
血乳酸测定64
血浆酮体测定64
葡萄糖耐量试验64
二、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检查64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65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65
血清蛋白电泳66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68
Ⅲ型前胶原(Pc Ⅲ)68
血清Ⅳ型胶原68
血清透明质酸(HA)68
血清层粘连蛋白(板层素LN)69
纤连蛋白(FNR)69
血运铁蛋白(Tf)测定69
血癌胚抗原(CEA)测定70
血甲胎蛋白(AFP)测定70
血氨测定71
血氨基酸测定72
血清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支/芳)比值测定72
三、有关脂类和胆酸代谢的检查73
血清总胆固醇和胆醇酯测定73
血清三酰甘油测定73
血清磷脂测定74
血清脂蛋白电泳74
血清脂蛋白-X测定75
血清胆酸测定75
四、胆红素代谢检查76
血清胆红素测定76
尿胆红素检查77
尿尿胆原检查77
五、染料排泄功能检查77
吲哚氰绿(ICG)试验77
六、酶类测定78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8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GGT)79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80
血清单胺氧化酶(MAO)80
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81
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81
血清碱性磷酸酶(AKP)82
血清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工酶(5′-NPDase)83
血清腺苷脱氢酶(ADA)83
α1-抗胰蛋白酶(α1-AT)84
血清5′-核苷酸酶(5′-NT)84
血清铜氧化酶(铜蓝蛋白)84
血清脯氨酰羟化酶(PH)85
血清脯氨酸肽酶(PLD)85
七、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86
甲型肝炎病毒(HAV)86
乙型肝炎病毒(HBV)86
丙型肝炎病毒(HCV)89
丁型肝炎病毒(HDV)90
戊型肝炎病毒(HEV)90
庚型肝炎病毒(HGV)91
八、其他91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91
血清铁测定91
血清铜测定92
第二章 呼吸系统的检查93
第一节 肺功能检查93
一、肺容量及其组成93
潮气量93
补吸气量94
补呼气量94
深吸气量94
肺活量94
功能残气量和残气量95
肺总量95
二、通气功能测定96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96
肺泡通气量(VA)96
最大通气量(MBC)97
最大呼气流量(PEF)97
用力呼气肺活量(FEV)98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98
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和分级99
三、气道阻力100
四、小气道功能测定100
最大流量-容积曲线(MFVC)101
闭合气量(CV)和闭合容量(CC)102
五、吸入气分布及混合测定103
氮清洗法103
呼出气肺泡氮浓度斜率(Ⅲ相斜率)104
六、肺顺应性测定104
七、弥散功能测定106
八、肺泡氧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差测定107
九、动脉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测定108
血气和酸碱平衡的测定指标108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109
第二节 胸液检查111
第三节 痰液检查114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15
第五节 胸部X线检查116
第六节 胸部CT检查119
第七节 肺部放射性核素检查121
第八节 胸部超声波检查122
第九节 胸膜活检122
第十节 肺活检122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的检查124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124
一、导联124
二、电轴125
三、波形测量及心率计算125
四、正常心电图126
五、心电图的临床应用127
心房肥大127
左心室肥大127
右心室肥大128
双侧心室肥大129
窦性心律失常13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33
逸搏与逸搏心律133
过早搏动134
阵发性心动过速135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137
扑动与颤动137
心脏传导阻滞139
预激综合征143
S-T与T波改变144
心电图负荷试验146
心肌梗死149
第二节 动态心电图151
第三节 心电向量图153
正常心电向量图153
心室肥大154
束支传导阻滞155
预激综合征157
心肌损伤和缺血157
心肌梗死158
第四节 心音图159
第五节 心尖搏动图162
第六节 收缩时间间期测定165
第七节 颈动脉搏动图166
第八节 颈静脉搏动图168
第九节 房室束(His束)电图169
第十节 超声心动图171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171
二、M型超声心动图174
三、超声多普勒176
四、心脏超声造影178
第十一节 心血管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179
风湿性心脏病179
先天性心脏病180
心包积液180
第十二节 心血管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检查181
心放射图181
体循环时间181
肺循环时间和平均肺循环时间181
心排血量和心脏指数的测定182
冠状动脉血流量182
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定183
局部心室壁运动184
心肌“热区”显影184
心肌“冷区”显影185
第十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酶测定185
天冬氨酸转氨酶同工酶(AST同工酶)测定185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同工酶)测定186
肌酸激酶(CK)测定186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187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测定188
醛缩酶(ALD)测定188
丙酮酸激酶(PK)测定189
肌红蛋白测定189
心肌肌凝蛋白轻链测定190
肌钙蛋白测定191
第十四节 血液粘滞性检查192
旋转式粘度计检测全血粘度192
毛细管粘度计检测全血粘度193
全血还原粘度检测193
全血比粘度检测194
血浆和血清粘度检测194
粘度测量法194
第十五节 血液聚集性检查195
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195
血小板电泳时间测定195
第十六节 红细胞变形性检测196
旋转式粘度计检测法196
毛细管粘度计法196
全血过滤法197
红细胞悬浮液滤过法197
第十七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197
第十八节 右心导管检查术202
第四章 泌尿系统的检查208
第一节 尿液检查208
尿量208
尿色209
尿臭210
尿酸碱度210
尿相对密度210
尿渗透压211
尿混浊度211
尿蛋白212
尿本周蛋白213
尿糖214
尿乳糖、果糖和戊糖215
尿酮体215
尿胆红素、胆酸216
尿胆原、尿胆素216
血尿和血红蛋白尿217
脂肪尿和乳糜尿218
脓尿218
尿总氮量219
尿素219
尿尿素氮219
尿酸219
尿肌酐、肌酸220
尿香草扁桃酸220
尿5-羟吲哚醋酸220
尿黑素原221
尿卟啉221
尿沉渣检查222
尿爱迪(Addis)计数(12h尿沉渣计数)224
1h尿细胞排泄率225
尿微量蛋白测定225
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的尿液筛选检查226
尿电解质检查228
肾小球的蛋白尿选择性指数229
尿结石的检查230
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231
肾血浆流量(RPF)(对氨马尿酸清除试验)231
肾小球滤过率(GFR)(硫代硫酸钠清除试验)232
肾小球滤过分数(GFF)233
尿素清除试验233
内生肌酐清除试验234
酚红排泌试验235
浓缩试验235
肾小管排泄极量236
肾小管吸收极量237
尿素氮(BUN)测定237
血清肌酐测定237
肾小管性蛋白尿测定239
第三节 静脉肾盂造影239
第四节 肾动脉造影239
第五节 肾脏B型超声波检查240
第六节 放射性肾图及肾血流量检查240
第七节 肾扫描检查242
第八节 肾活组织检查243
第五章 血液系统的检查245
第一节 一般血液检验245
红细胞计数(RBC)245
血红蛋白(Hb)定量测定245
白细胞计数(WBC)246
白细胞分类计数(DC)246
血容量248
血细胞比容(PCV)248
红细胞平均值249
网织红细胞(RC)249
红细胞沉降率(ESR)250
血沉方程K值计算251
放射性维生素B12吸收试验251
血清维生素B12放射性免疫测定252
放射性叶酸吸收试验252
血清叶酸放射性免疫测定252
第二节 铁动力学检验253
血清铁测定253
总铁结合力测定254
血清铁蛋白测定254
第三节 溶血性疾病检验254
尿血红蛋白测定254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255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255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256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256
51Cr红细胞寿命测定256
51Cr脾功能试验257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FT)257
红细胞渗透脆性孵育试验258
自体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258
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259
酸溶血试验259
糖水试验260
热溶血试验260
蛇毒因子溶血试验260
抗人球蛋白试验261
冷凝集试验262
冷热双相溶血试验262
第四节 血红蛋白分子病检验263
血红蛋白电泳263
胎儿血红蛋白(Hb-F)测定264
Hb-F酸洗脱法265
Hb-A2定量测定265
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266
快速微量DNA分子杂交试验266
Hb-H包涵体染色267
异丙醇沉淀试验267
热不稳定(热变性)试验267
红细胞镰变试验268
Hb-S胶溶试验268
Hb-C试验268
还原型血红蛋白溶解度测定268
血红蛋白吸收光谱测定269
第五节 红细胞酶异常检验269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69
氰化物-抗坏血酸盐试验270
变性珠蛋白小体染色270
变性珠蛋白(Heinz)小体生成试验271
硝基四氮唑蓝试验271
煌焦油蓝还原试验27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荧光筛选试验27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力测定272
谷胱甘肽稳定试验272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测定273
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荧光筛选试验273
丙酮酸激酶(PK)荧光筛选试验273
丙酮酸激酶活力测定274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荧光法筛选试验274
第六节 骨髓细胞学改变的临床意义274
有核细胞增生程度的改变274
粒红比例的改变275
粒细胞系的改变276
红细胞系的改变278
淋巴细胞系的改变279
单核细胞系的增多280
浆细胞系的增多281
巨核细胞系的改变281
组织细胞的增多282
特殊病理细胞282
原虫283
第七节 细胞化学染色283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283
苏丹黑脂酶(SB)染色283
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钙-钴法)284
酸性磷酸酶(ACP)染色285
糖原(PAS)染色286
核糖核酸(RNA)染色288
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289
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290
墨汁吞噬试验290
尿液水解试验291
热盐水溶解试验291
活体死前染色292
溶菌酶测定292
溶菌酶与过氧化物酶二重细胞化学染色293
吖啶橙荧光染色294
酸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294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加氟化钠抑制试验295
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加氟化钠抑制试验295
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加氟化钠抑制试验295
氯化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296
第八节 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297
一、细胞形态学分型297
二、免疫学分型299
三、细胞遗传学分型和分子生物学分型300
第九节 血栓与止血的检验302
出血时间测定302
阿司匹林耐量试验(ATT)303
6-酮-PGF1α测定303
血小板计数(PIT)303
血小板平均体积测定(MPV)304
血小板(半)生存时间测定305
血小板表面相关IgG、IgM、IgA和C3测定306
血浆血栓烷B2(TXB2)测定307
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307
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309
血浆和血小板中5-羟色胺测定311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测定312
血小板第4因子(PF4)测定312
凝血酶致敏蛋白测定312
纤维结合蛋白测定313
血小板第3因子(PF3)有效性测定314
血块收缩时间测定314
vWF多聚体分析315
17-碳羟酸(HHT)与12-羟花生四烯酸(12-HETE)测定316
前列腺素E2(PGE2)测定316
血小板内cAMP和cGMP测定317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AGE)317
血小板膜糖蛋白(GP)定量检测317
血小板钙流检测318
去二甲基-TXB2(DM-TXB2)与11-去氢-TXB2(11-DH-TXB2)检测319
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检测319
药物相关自身抗体检测320
抗心磷脂自身抗体检测320
同种抗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鉴别320
全血凝固时间(CT)测定321
血浆凝固时间测定(复钙时间,RT)32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322
凝血酶原消耗试验(PCT)322
Bigg’s凝血活酶生成试验(B-TGT)323
血浆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测定(一期法)324
血浆因子Ⅷ∶C抗原(FⅧ∶CAg)测定324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测定325
血浆vWF∶RCof测定325
血浆因子Ⅸ促凝活性(FⅨ∶C)测定326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326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纠正试验327
肝促凝血酶原激酶试验(HPT)327
肝促凝血酶原激酶试验的纠正试验328
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测定328
蝰蛇毒复钙时间(RVVRT)测定329
血浆因子Ⅴ促凝活性(V∶C)测定329
血浆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测定329
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330
125I纤维蛋白原半衰期测定330
血浆因子?的筛选试验331
单碘(氯)醋酸耐量试验331
血浆因子ⅩⅢ亚单位测定332
优球蛋白溶解(ELT)时间测定332
血浆纤溶酶原测定333
凝血酶时间(TT)333
连续凝血酶时间(STT)测定334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334
酶联免疫吸附法FDP检测335
游离肝素时间测定335
蕲蛇酶时间(AT)测定336
抗凝血酶功能活性测定(AT∶A)336
抗凝血酶抗原含量测定(AT∶Ag)336
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测定337
血浆α2-巨球蛋白(α2-M)测定338
血浆α1-抗胰蛋白酶(α1-AT)测定338
复钙交叉(RCT)试验339
血浆因子Ⅷ∶C抗体测定340
凝血酶凝结时间(TCT)测定340
加钙凝血酶凝结时间(TCCT)测定340
发色底物测定341
微量肝素检测341
因子ⅩⅢ交叉试验341
爬虫酶时间(REPT)测定342
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活性(t-PA∶A)测定342
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抗原(t-PA∶Ag)测定343
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活性(PAI∶A)测定344
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抗原(PAI∶Ag)测定344
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A)测定345
α2-PI抗原(α2-PI∶Ag)测定345
内皮素-1(ET-1)的测定345
棒管状(Weibel-Palade)小体鉴定346
血栓调节蛋白抗原(TM∶Ag)测定346
血栓调节蛋白活性(TM∶A)测定347
血小板P-选择素(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测定347
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测定348
纤维蛋白肽A(FPA)测定348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测定349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测定349
蛋白C活化肽(PCP)测定350
D-二聚体的测定350
纤维蛋白肽Bβ1-42和β15-42的测定351
极附属物A片段测定351
血浆蛋白C抗原(PC∶Ag)及活性(PC∶A)测定352
血浆蛋白S抗原(PS∶Ag)测定352
第六章 免疫学实验室检查353
第一节 免疫活性细胞的实验室检查353
T淋巴细胞检测353
一、体外试验353
总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Et-RFc)353
活性玫瑰花环形成试验(Ea-RFc)353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53
OKT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法检测354
二、体内试验354
结核菌素(OT)皮肤试验354
链激酶-链道酶(SK-SD)皮肤试验354
植物凝集素(PHA)皮肤试验354
二硝基氯苯(DNCB)皮肤试验354
B淋巴细胞检测355
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法355
免疫微球法355
天然杀伤(NK)细胞检测355
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法检测355
51Cr释放法和LDH释放法检测355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实验室检查356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356
血清IgG检测356
血清IgA检测356
血清IgM检测356
血清IgE检测357
血清IgD测定357
二、尿免疫球蛋白的检测357
尿IgG检测357
尿IgA检测358
尿IgM检测358
三、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检测358
免疫电泳358
免疫固定电泳358
第三节 补体的实验室检查359
一、总补体的检测359
50%溶血试验(CH50)359
二、单个补体组分的检测359
C1q、C3、C4、B因子和C1酯酶抑制剂的检测359
三、补体裂解产物的检测359
C3裂解产物检测359
C3d检测360
第四节 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360
一、中性白细胞功能的检测360
白细胞趋化性检测360
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试验360
白细胞杀菌功能检测360
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361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361
第五节 免疫复合物的检测361
一、组织中免疫复合物的检测361
免疫复合物的检测361
二、体液中免疫复合物的检测361
冷球蛋白测定361
聚乙二醇(PEG)沉淀法361
C1q固相放射免疫试验362
Raji细胞放射免疫试验362
胶固素试验362
第六节 自身抗体的检测362
一、抗核抗体(ANA)检测362
抗核抗体检测362
抗单链DNA抗体的检测363
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363
抗ENA(可抽提的核抗原)抗体(主要是SM及RNP抗体)的检测363
ENA抗体谱免疫印迹技术(IBT)363
类风湿因子(RF)检测364
抗平滑肌抗体(SMA)检测364
抗线粒体抗体(AMA)检测364
抗胃壁细胞抗体检测364
二、抗甲状腺抗体(ATA)检测365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365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检测365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的检查366
第一节 下丘脑激素测定及下丘脑-垂体功能试验366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测定366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测定366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367
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368
氯米芬试验369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释放试验369
脑脊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测定37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兴奋试验370
第二节 垂体前叶激素测定及功能试验371
生长激素(GH)测定371
生长激素兴奋试验372
生长激素抑制试验373
催乳素(PRL)测定373
催乳素激发试验374
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374
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375
N-POMC测定375
血、尿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测定376
第三节 垂体后叶激素测定及功能试验378
抗利尿激素(ADH)测定378
血浆渗透压测定379
血渗差测定379
尿渗透压测定380
自由水清除率(CH2O)380
高渗盐水试验381
禁饮试验382
禁水-加压素试验382
第四节 甲状腺激素测定及功能试验383
血清总甲状腺(TT4)放射免疫测定383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测定384
血清3,3′,5′-三碘甲腺原氨酸(rT3)放射免疫法测定384
血清游离T3、T4(FT3、FT4)测定386
游离T4指数(FT4I)386
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测定387
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388
甲状腺激素抑制甲状腺131I试验389
过氯酸钾排泌试验390
抗甲状腺抗体测定391
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hTpo)抗体的测定391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392
甲状腺扫描392
甲状腺超声检查393
第五节 甲状旁腺功能及钙磷代谢激素测定394
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TH)测定394
血降钙素(CT)测定395
血清1、25(OH)2D3测定395
血清25(OH)D3测定396
骨钙素测定396
血钙离子测定397
尿钙离子测定398
唾液钙离子测定399
血磷离子测定399
尿磷离子测定399
肾小管对磷重吸收试验(TRP)399
磷廓清试验400
钙耐量试验401
尿羟脯氨酸测定401
尿环磷酸腺苷(cAMP)测定402
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试验402
噻嗪类利尿剂兴奋试验403
第六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及功能试验403
尿17-酮类固醇(17=O)测定403
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测定404
尿17-生酮(KgS)测定404
尿游离皮质醇(尿F)测定404
血浆皮质醇(血F)测定405
尿醛固酮测定406
血醛固酮测定406
血11-去氧皮质醇(S)测定407
血浆皮质酮(B)测定407
血17-羟孕酮(17-OHP)测定407
血、尿去氢异雄酮(DHA)测定407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试验408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409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409
甲吡酮试验(Su-4885试验)410
第七节 肾上腺髓质激素测定及功能试验410
尿儿茶酚胺测定410
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测定411
尿甲氧基肾上腺素(MN)及尿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测定411
尿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测定411
血浆儿茶酚胺测定412
冷压试验413
组胺试验413
胰高糖素试验414
酚妥拉明试验414
第八节 胰腺内分泌功能试验415
血糖测定415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415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416
甲苯磺酰丁脲(D860)试验417
可的松耐量试验417
血浆胰岛素测定417
血C肽测定418
尿C肽测定419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测定420
胰岛细胞抗体(ICA)的测定420
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测定421
第九节 性激素测定及功能试验422
血浆睾酮(T)测定422
血浆游离睾酮(FT)测定423
血浆双氢睾酮经纸层析放射免疫测定423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兴奋试验423
血浆雌激素测定424
尿雌激素测定425
第十节 其他内分泌激素测定425
血浆肾素活性(PRA)测定425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直接测定427
心钠素放射免疫测定427
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测定428
第八章 神经系统的检查430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430
一、指征430
二、压力430
三、动力学检查430
四、实验室检查431
常规检查431
生化检查432
第二节 脑电图检查435
第三节 脑电阻图438
第四节 肌电图439
第五节 头颅平片441
第六节 气脑和脑室造影443
第七节 脑血管造影444
第八节 脊髓造影445
第九节 颅脑CT检查446
第十节 颅脑超声波检查449
第十一节 神经系统放射性核素检查450
一、脑扫描450
二、放射性核素脑池和脑室造影451
第九章 其他452
第一节 血清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的检查452
血清钾测定452
血清钠测定453
血清氯化物测定453
血清镁测定454
血清锌测定454
全血硒的测定455
第二节 血清维生素含量的检查455
维生素A的测定455
维生素B6的测定456
维生素C的测定456
维生素D的测定456
第三节 肿瘤标志物及反应性蛋白质的检查457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57
血清α2GP试验457
CA15-3抗原458
CA19-9抗原458
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459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的检测459
α1-酸性糖蛋白(AAG)460
CT灭活物抗原(CT-INH∶Ag)及活性(CT-INH∶a)测定460
第四节 脂质代谢物质的检验460
载脂蛋白A-1(apoA-1)460
载脂蛋白B100(apoB100)461
载脂蛋白E(apoE)461
脂蛋白a[LP(a)]46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62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62
过氧化脂质(LPO)463
第五节 病原体因子物质的检验463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原体463
第六节 血浆容量与血液容量测定464
第七节 腹水检验465
第八节 精液常规检验466
第九节 前列腺湿片检验466
第十节 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467
第十一节 脱落细胞学检查469
第十二节 遗传学试验472
染色体的检验472
性染色体检查477
附录:常用人体检验数值新旧单位换算表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