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刑法的体系构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刑法的体系构建](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1918249.jpg)
- 于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7600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犯罪-刑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刑法的体系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价值6
三、我国网络犯罪及其立法的现状审视与解读7
四、域外网络犯罪及其应对机制的研究现状与评析12
第一章 “双层社会”视野下网络犯罪的刑法解构16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与网络安全问题的回溯性探究17
一、信息网络的发展轨迹与网络空间的形成17
二、网络社会的产生与“双层社会”的时代架构22
三、“双层社会”背景下的网络安全与公共安全25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基本范畴与刑法关切27
一、网络危害行为的内涵化明确28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化探究31
三、网络犯罪的概念厘清37
第三节 网络犯罪刑法回应的实践与理论探索44
一、背景性铺垫:技术进步与法律变革之间的关系解读45
二、时代命题:网络技术与网络风险对传统刑法的挑战47
三、法律与技术的鸿沟:网络犯罪回应模式的对策之争50
四、“马法非法”之辩:网络犯罪刑法应对的时代必然55
第二章 网络犯罪的可罚性边界与犯罪圈的扩张根据61
第一节 网络犯罪刑法应对的基本理念62
一、网络自由与网络秩序的立法体认62
二、网络犯罪刑法回应的价值平衡68
第二节 网络越轨行为犯罪化的刑事政策75
一、网络越轨行为犯罪化刑事政策的一般性考察75
二、网络越轨行为犯罪化刑事政策的评估标准80
第三节 刑法谦抑与网络犯罪刑罚圈的扩张83
一、刑法谦抑性的时代新辩:审视刑法的犯罪化历程83
二、刑法谦抑与犯罪化的把控:犯罪范围的扩张限度89
三、网络犯罪刑罚圈的边界:网络中立行为的可罚性探究97
第三章 网络犯罪刑法应对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方向100
第一节 网络犯罪刑法应对的模式考察101
一、网络犯罪刑法应对模式的类型化审视101
二、我国网络犯罪刑法回应模式的探索与评价105
第二节 网络犯罪规制体系建构的整体把握107
一、网络犯罪规制体系建构的关键:避免陷入为现象立法的窠臼107
二、网络犯罪规制体系建构的线索:把握网络犯罪的三种基本类型108
三、网络犯罪规制体系建构的“捷径”:明确刑法解释的价值112
第三节 网络犯罪刑法应对的方向与内容架构119
一、网络犯罪共犯行为的正犯化120
二、网络犯罪预备行为的实行化126
三、罪名增设的空间意识和平台责任的确立127
四、网络数据安全的刑法保护131
第四章 网络犯罪共犯行为正犯化的探索模式与反思135
第一节 网络犯罪共犯行为的现状与危害性解读136
一、网络犯罪共犯行为的一般性概览136
二、网络犯罪共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139
三、网络犯罪共犯行为的现有制裁模式与缺憾141
第二节 网络犯罪共犯行为正犯化的路径梳理144
一、网络犯罪共犯行为正犯化的司法探索144
二、网络犯罪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审视149
第三节 网络犯罪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理论纷争与反思151
一、关于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理论质疑151
二、网络犯罪共犯行为正犯化的正当性解读153
第四节 网络犯罪共犯行为刑法制裁体系的合理构建156
一、传统刑法中关于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经验157
二、网络犯罪共犯行为正犯化的完善思路159
第五章 网络空间视阙下的有组织犯罪及其制裁思路163
第一节 “网络黑社会”的崛起与刑法回应163
一、“网络黑社会”的现状审视164
二、现有刑法体系下“网络黑社会”的评价思路166
第二节 “网络水军”的刑法解读与评价思路172
一、“网络水军”的现状解读:以网络诽谤为视角172
二、“网络水军”刑法评价的现状与困境174
三、“网络水军”刑法评价思路的梳理与完善178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帮派”犯罪的现状检视及其对策思考179
一、青少年“网络帮派”的规模与类型特征180
二、青少年“网络帮派”的现实危害性186
三、青少年“网络帮派”犯罪治理的体系化思考187
第六章 网络数据安全与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191
第一节 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的宏观审视192
一、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数据的法益增生193
二、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现状解读195
第二节 我国网络数据安全的刑法罪名投放与现实桎梏201
一、罪名体系的首次扩充:《刑法修正案(七)》的罪名解读201
二、个人信息安全的强化保护:《刑法修正案(九)》的罪名解读203
三、整体性反思:我国数据安全保护体系的现实缺憾204
第三节 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进路211
一、短期模式:个人信息的扩大解释与立法保护211
二、长远模式:网络数据的体系化保护212
第七章 知识产权犯罪的网络异化与制裁体系完善220
第一节 知识产权犯罪网络异化的现状审视221
一、知识产权犯罪网络异化的背景剖析221
二、知识产权犯罪网络异化的具体展现226
第二节 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制裁体系及其滞后性234
一、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当前制裁体系235
二、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的现实困境236
第三节 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的完善思路244
一、宏观进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政策重构244
二、具体进路: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双重路径245
第八章 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发展轨迹与刑法完善256
第一节 我国网络犯罪罪名的立法投放与严密化历程257
一、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原始布局259
二、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精细化与严密化262
三、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发展趋势与防范重点264
第二节 我国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整体性缺憾与反思266
一、我国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整体特点266
二、我国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缺憾与反思269
第三节 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调整与完善思路278
一、刑法分则罪名体系的内容性调整278
二、刑法分则罪名体系的结构性调整283
三、网络犯罪刑罚配置中从重处罚情节的确立285
第九章 网络犯罪司法解释的现状考察与未来路径288
第一节 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的司法解释现状289
一、网络犯罪相关司法解释的整体概览289
二、网络犯罪司法解释的罪名分布特征293
三、网络犯罪司法解释的聚焦方向与内容特征294
第二节 司法解释关于网络犯罪定性问题的回应思路296
一、宏观解释模式:传统罪名犯罪构成的时代新解296
二、微观解释模式:传统刑法条文罪状的语义更新303
第三节 司法解释关于网络犯罪定量问题的回应思路315
一、网络犯罪“定量标准滞后”问题的回顾性梳理316
二、网络犯罪“定量标准滞后”的解释思路与经验总结320
第四节 网络犯罪司法解释的投放方向与路径选择323
一、定性问题的回应:刑法传统罪名体系的解释机制与延伸适用324
二、定量问题的回应:网络犯罪定量标准体系的解释与完善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