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湘潭大学研究生教材资助项目 民事证据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湘潭大学研究生教材资助项目 民事证据法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918650.jpg)
- 王国征著 著
- 出版社: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8913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证据-法的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湘潭大学研究生教材资助项目 民事证据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历史1
一、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之前1
二、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至1991年《民事诉讼法》2
三、1991年《民事诉讼法》至今2
第一章 民事证据法概述4
第一节 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4
一、证据材料的概念4
二、民事证据的概念5
三、民事证据的特征7
第二节 证据能力和证明力9
一、证据能力9
二、证明力10
第三节 民事证据的分类11
一、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11
二、本证和反证11
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12
四、间接反证和间接本证13
五、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14
六、“新的证据”14
第四节 证据制度的发展历史19
一、神示证据制度19
二、法定证据制度21
三、自由心证证据制度23
四、我国民事证据证明模式的选择25
第五节 民事证据法的主要原则27
一、证据裁判原则27
二、程序法定原则30
三、直接言词原则31
四、诚实信用原则37
第六节 主要的证据规则40
一、关联性证据规则40
二、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40
三、传闻证据排除规则45
四、意见证据排除规则50
五、品格证据规则52
六、最佳证据规则与原始证据优先规则56
七、补强证据规则与主要证据59
第二章 民事证据的种类69
第一节 民事证据种类概述69
一、证据种类的概念69
二、我国民事证据种类的发展过程69
三、对现行民事证据种类制度的评析70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73
一、当事人陈述的概念73
二、当事人陈述的有关规定74
第三节 书证74
一、书证的概念和特征74
二、关于书证的规定74
三、书证的效力76
第四节 物证76
一、物证的概念和特征76
二、有关物证的规定76
第五节 视听资料78
一、视听资料的概念和特征78
二、有关视听资料的规定79
三、视听资料的效力80
四、视听资料的审查与认定80
第六节 电子数据80
一、电子数据的概念80
二、有关电子数据的规定80
第七节 证人证言81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81
二、关于证人的规定81
三、证人出庭82
四、证人的义务权利83
五、证人特权规则83
第八节 鉴定意见84
一、我国司法鉴定体制84
二、鉴定意见的历史沿革88
三、鉴定意见的概念与种类93
四、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和鉴定人的确定方式96
五、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97
第九节 勘验笔录99
一、勘验笔录的概念99
二、有关勘验笔录的规定99
第三章 待证事实101
第一节 案件事实、证明与待证事实的范围101
一、案件事实101
二、证明101
三、待证事实的范围108
第二节 自认109
一、自认的概念109
二、我国对自认的规定110
三、自认的分类111
四、自认的构成要件111
五、自认的效力111
六、自认的撤销与追复112
第三节 司法认知112
一、司法认知概念112
二、司法认知范围的争议113
三、众所周知的事实115
第四节 推定117
一、推定的概念和分类117
二、法律推定117
三、事实推定119
四、推定的效力119
第四章 证明责任120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概念120
一、证明责任所要解决问题——上海“水晶球案”120
二、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之间的关系121
三、证明责任的定义123
四、证明责任的性质与所属法域124
第二节 关于证明责任的学说125
一、罗马法上的证明责任原则及其评价125
二、待证事实分类说及其评价126
三、法规分类说及其评价127
四、法律要件分类说及其评价128
五、证明责任新学说及其评价131
六、罗森贝克规范说及其评价133
七、我国大陆学者对证明责任问题的研究及其评价139
八、从证明责任规范的变化看证明责任规则的本质141
第三节 我国关于民事案件中证明责任的规定143
一、关于行为意义上证明责任的规定143
二、关于结果意义上证明责任的规定143
三、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145
第四节 一般合同纠纷中的证明责任分配152
一、合同成立、合同有效和合同生效的证明责任分配152
二、不作为合同义务履行的证明责任分配158
三、合同附随义务履行的证明责任分配159
第五节 侵权纠纷中的证明责任分配161
一、证明责任倒置——证明责任的二次分配161
二、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171
三、《侵权责任法》视野下证明责任倒置的适用177
第五章 证据的提供和收集187
第一节 举证期限187
一、举证期限的概念与价值取向187
二、我国举证期限制度的发展历程188
三、《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期限规定193
四、完善我国举证期限制度的几点建议197
第二节 民事证据交换198
一、民事证据交换的概念与功能198
二、民事证据交换制度的内容200
三、我国民事证据交换制度的完善202
第三节 法院调查取证203
一、法院调查取证的概念203
二、我国关于法院调查取证规定的发展203
三、法院调查取证制度的完善205
第四节 民事证据保全206
一、民事证据保全的概念206
二、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立法进程207
三、《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保全的规定211
四、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完善213
第五节 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219
一、专家辅助人的概念219
二、我国对专家辅助人的规定219
三、我国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完善222
第六节 证明妨碍225
一、证明妨碍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功能228
二、我国关于证明妨碍的有关规定229
三、关于我国证明妨碍制度完善230
第六章 证据的审核认定231
第一节 质证231
一、民事诉讼质证的概念与功能231
二、质证的保障性规则232
三、我国民事诉讼质证制度的发展233
四、民事诉讼质证的构成要素和质证的顺序235
五、我国民事诉讼质证制度的完善236
第二节 证明标准238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和意义238
二、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240
第三节 证据的认定、采信241
一、法官依法独立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241
二、对单一证据、数个证据和全部证据的审核认定241
三、采信242
后记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