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冲突管理 基于网络动员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冲突管理 基于网络动员的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1921768.jpg)
- 徐祖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5605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网络营销-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冲突管理 基于网络动员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研究的意义5
第二节 文献及理论综述6
一 三种基本的研究视角7
二 网络动员的结构、策略、条件和作用20
三 对既有研究的评价33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36
一 基本概念阐述36
二 相关理论支撑43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49
一 研究思路49
二 研究方法51
第二章 网络动员的基础、载体和特征53
第一节 网络动员的基础53
一 技术基础:互联网革命54
二 人力基础:从精英到平民60
第二节 网络动员的载体70
一 QQ群:温情脉脉的咖啡馆71
二 网络论坛:自由的时代广场78
三 博客(微博):私人的会客厅85
第三节 网络动员的基本特征89
一 动员成本的低廉89
二 动员主体的身份隐蔽92
三 动员参与者之间的高水平互动94
四 动员形式的多元选择96
五 动员信息的快速传播98
第三章 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建构100
第一节 网络动员的杠杆作用100
一 “少数人的大努力”101
二 “多数人的小努力”113
第二节 网络动员的影响因素118
一 吸引网民参与的主观因素119
二 影响网民参与的客观因素130
三 影响网民参与的调节因素135
第三节 网络动员的意义建构143
一 网络动员的意义框架建构功能143
二 意义框架对集体行动的动员作用149
第四章 网络动员对社会冲突的影响172
第一节 网络动员对冲突双方博弈格局的影响172
一 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冲突172
二 冲突博弈中强弱双方不同的行动逻辑175
三 网络动员成为弱势方改变冲突格局的最佳选择178
四 网络动员对冲突双方的总体性影响185
第二节 网络动员对冲突双方的影响189
一 网络信息传播对冲突双方认知的影响190
二 网络判断形成对冲突双方评价标准的影响197
三 网络情绪感染对冲突双方情绪的影响204
四 网络的行动口号对冲突双方意志的影响212
第五章 网络动员的社会作用及其对冲突管理的挑战217
第一节 网络动员的积极作用217
一 保护弱者权利217
二 推动更广泛的民主参与和监督221
三 释放社会的深层压力223
四 为改革提供动力和契机227
第二节 网络动员的消极作用229
一 冲击社会秩序229
二 “人肉搜索”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232
三 网络暴力引发了民众的不安全感233
四 “媒体审判”对公正审判的干扰235
第三节 网络动员对冲突管理的挑战237
一 网络动员对信息管理的挑战237
二 网络动员对情绪管理的挑战244
三 网络动员对评价管理的挑战248
四 网络动员对行为管理的挑战253
第六章 国内外网络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61
第一节 中国互联网管理的现状261
一 互联网管理的内容261
二 互联网管理的方式263
第二节 中国网络管理存在的问题269
一 网络立法层级不高,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269
二 “多头管理”带来了“对接”和协调的困难271
三 立足于控制,对“自律”重视不够272
四 信息封锁引发民众猜疑272
五 拖延战术错失解决良机274
六 无原则妥协形成示范效应276
第三节 国外的网络管理及其启示277
一 国外网络管理的主要方式277
二 国外网络管理的经验286
第七章 网络管理的相应建议291
第一节 对网络表达权的尊重、保障与限制291
一 尊重网络表达权利291
二 保障网络表达权296
三 网络表达权的合理限制298
第二节 建立网络的自我约束机制302
一 网络交流平台建设302
二 网络交流规范建设306
三 网络交流道德建设309
第三节 合理发挥政府在网络冲突管理中的作用314
一 及时进行信息的发布和回应314
二 有效疏导负面情绪320
三 树立政府诚信形象326
四 抑制破坏性的行动意志330
结论336
参考文献340
附录359
案例1:厦门PX事件359
案例2:宜黄拆迁事件364
案例3:石首群体性事件368
案例4:“淘宝伤城”事件371
案例5:抵制家乐福事件375
案例6:云南“躲猫猫”事件378
案例7:2012年的“抵制日货”运动380
案例8:山西黑砖窑事件382
案例9:浙江“钱云会事件”385
案例10:南京天价烟事件389
案例11:互联网助推官民“争水风波”的解决391
案例12:深圳市民抗议垃圾焚烧厂事件394
后记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