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 范式嵌入、理念转型与福利提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和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960051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老年人-护理-医疗保险-保险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 范式嵌入、理念转型与福利提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1
一、高龄化、失能化催生了长期照护需求1
二、家庭功能式微,社会安全网络亟需重整2
三、碎片化的照护供给现状,需整合资源建立社会照护制度3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4
一、国外研究4
二、国内研究7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0
一、研究思路10
二、研究方法11
第四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12
一、长期照护、医学护理和养老服务的异同12
二、照护需求性与照护需要风险14
三、长期照护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关系及分工16
第二章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改革:福利多元主义的范式嵌入18
第一节 福利多元主义与长期照护保险契合18
一、福利多元主义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18
二、福利多元主义理念符合长期照护制度建立与运行23
第二节 德国社会长期照护制度的建立:福利多元主义内嵌于新公共管理26
一、德国社会长期照护制度建立背景26
二、宏观制度架构:新公共管理要素的内嵌于福利多元组合30
三、微观供给主体:重构福利多元组合33
第三节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建立:福利多元主义和地方分权改革的融合37
一、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37
二、地域共同体与福利责任的下移39
三、介护保险的市场化服务传递理念41
四、社会动员策略43
第四节 韩国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福利多元主义与央地竞争47
一、韩国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47
二、保险人的选择:国民健康保险公团与地方政府的竞争48
三、产业制度化的服务供给者49
第三章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理念转型与框架设计50
第一节 德国制度模式:兼顾普遍主义和成本控制50
一、普遍主义与成本控制的学理冲突50
二、依据被保险人收入和职业的差别覆盖52
三、筹资上强调个人保险责任和保险精算平衡53
四、给付形式与内容55
五、给付覆盖范围58
第二节 日本制度模式:持续的成本控制措施及调整59
一、日本介护制度初始:慷慨的普享设计59
二、日本介护政策的调整:持续的成本控制62
三、施政效果评估66
第三节 韩国制度模式:多样化的制度类型与筹资渠道68
一、多样化的照护制度类型68
二、多样化的筹资来源保障了财务盈余69
三、给付等级与给付类型73
四、服务提供机构79
第四章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的管理体制:福利提供(上)82
第一节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的“照护管理”特征82
一、个案管理的内涵与特征82
二、长期照护保险中“照护管理”的内涵与特征84
第二节 德国管理机制:“联邦体制+多元保险人竞争”85
一、保险人86
二、健康保险医事服务中心91
第三节 日本:“市町村保险人”93
一、中央政府:厚生劳动省94
二、都道府县:保险人援助机关95
三、市町村:保险人95
四、国民健康保险团体联合会:审查给付机关96
第四节 韩国管理体制:“国民健康保险公团统一管理与地方配合”97
一、保健福利部:监管主体98
二、市郡区地方政府:支援功能99
三、国民健康保险公团:保险人99
第五节 各种管理体制的优劣比较与评价101
一、各种管理体制的优劣比较101
二、管理体制设置的考量:纵向权责明晰与横向协调103
第五章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的照护管理流程与人力配置:福利提供(下)105
第一节 德国照护管理流程105
一、从提出申请到失能等级核定105
二、从核定等级到保险给付使用110
第二节 日本照护管理流程113
一、从提出申请到失能等级核定114
二、从核定等级到保险给付使用128
第三节 韩国的照护管理流程131
一、从提出申请到失能等级核定131
二、从核定失能等级到保险给付使用134
第四节 各国照护管理流程的比较与评价136
一、各照护流程的优劣比较136
二、照护流程设置的原则:平等与效率138
第五节 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的人力资源配置139
一、德国139
二、日本143
三、韩国146
四、德国、日本、韩国照护管理人力配置的特征比较151
第六章 我国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必然性选择:社会保险模式153
第一节 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历程153
一、萌芽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153
二、持续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154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阶段(本世纪初至今)154
第二节 我国长期照护制度模式的选择:以社会保险为主157
一、各种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模式的学理比较157
二、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只能处于补充地位——美国的经验162
三、社会保险模式是我国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164
四、社会保险模式的再分配效应和逆再分配效应167
第七章 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与构建169
第一节 长春、南通和青岛的社会护理保险的制度框架比较169
一、保障范围169
二、基金筹集170
三、给付内容与待遇标准171
四、定点机构准入174
第二节 青岛市护理保险的管理体制、流程与人员配置分析175
一、管理体制175
二、管理流程177
三、人员配置179
第三节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框架设计:普遍主义与财务平衡180
一、立法明确福利多元主体的权责180
二、建立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181
三、建立科学的失能等级认定体系182
四、建立合理的给付类型及给付水平182
第四节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管理体系建构:183
一、管理体制:纵向权责明晰与横向协调183
二、流程管理: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185
三、人力资源配置:建构国家认证机制和赋予其应有社会地位186
附录1 德国社会法法典第十一篇188
附录2 韩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法224
参考文献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