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锁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锁阳](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930070.jpg)
- 陈贵林,刘广达,靳尚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7851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锁阳科-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锁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参考文献4
第1章 锁阳的生物学特征6
1.1 植物学特征6
1.1.1 根6
1.1.2 茎6
1.1.3 叶7
1.1.4 花8
1.1.5 果实和种子9
1.2 锁阳的生活史及繁殖特性11
1.3 锁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2
1.3.1 温度12
1.3.2 光照12
1.3.3 水分12
1.3.4 土壤营养13
参考文献13
第2章 锁阳属植物的分布与起源14
2.1 锁阳属植物的分类及系统地位14
2.2 锁阳属植物的分布及各国利用历史15
2.3 锁阳属植物的寄主分布16
2.4 锁阳属植物的起源分析17
2.5 小结18
参考文献18
第3章 锁阳种子萌发及调控21
3.1 温度和NaCl对锁阳种子萌发的调控22
3.1.1 NaCl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3
3.1.2 恢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3
3.1.3 种子萌发的最终耐盐性分析23
3.1.4 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效应分析24
3.1.5 温度和盐度与锁阳种子萌发的关系25
3.1.6 种子萌发的适应策略25
3.2 GA3、温度和NaCl对锁阳种子萌发的调控26
3.2.1 GA3和温度对盐环境下锁阳种子萌发的影响26
3.2.2 GA3和温度对盐环境下锁阳种子恢复萌发的影响26
3.2.3 GA3和温度对盐环境下锁阳种子最终萌发的影响28
3.2.4 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效应的分析28
3.3 外源GR24对盐环境下锁阳种子萌发的调控30
3.3.1 GR24对盐环境下锁阳种子萌发的影响30
3.3.2 GR24对种子恢复萌发的影响30
3.3.3 GR24对种子最终萌发的影响31
3.3.4 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效应的分析31
3.4 萌发刺激物和盐环境对锁阳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影响33
3.4.1 GA3、GR24和NaCl对锁阳种子萌发调控作用的蛋白质组分析33
3.4.2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质谱鉴定37
3.4.3 萌发刺激物和盐环境对锁阳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分析38
参考文献40
第4章 锁阳愈伤组织诱导及器官形成44
4.1 锁阳肉质茎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根分化体系的建立45
4.1.1 锁阳最适外植体的筛选45
4.1.2 锁阳愈伤组织最适培养条件的筛选47
4.1.3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最适培养条件筛选48
4.1.4 愈伤组织的不定根分化49
4.1.5 锁阳肉质茎愈伤诱导的外植体选择50
4.1.6 锁阳愈伤组织诱导体系51
4.1.7 外植体与愈伤组织共同继代培养的作用51
4.1.8 不定根的作用51
4.2 锁阳种子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及吸器研究52
4.2.1 锁阳种子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53
4.2.2 锁阳种胚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54
4.2.3 锁阳种子愈伤组织的形成55
4.2.4 不同激素配比对锁阳种子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55
4.2.5 锁阳种子愈伤组织分化为初生吸器56
4.2.6 预处理对锁阳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57
4.2.7 种胚在愈伤诱导培养过程中的发育58
4.2.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锁阳种子愈伤形成的影响58
4.2.9 锁阳种子愈伤组织分化为初生吸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58
参考文献60
第5章 锁阳肉质茎褐变机制及控制63
5.1 锁阳褐变类型及组织培养抗褐变方法的研究64
5.1.1 锁阳PPO与底物反应的进程曲线64
5.1.2 锁阳PPO最适pH和温度65
5.1.3 锁阳PPO热稳定性的研究66
5.1.4 锁阳酶促褐变在总褐变中的变化趋势66
5.1.5 锁阳乙酸乙酯萃取物的HPLC分析67
5.1.6 PPO对锁阳肉质茎褐变的影响及组培条件对褐变的控制67
5.2 脱落酸对锁阳茎切口愈合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68
5.2.1 脱落酸对锁阳茎切口愈合能力的影响69
5.2.2 锁阳茎切口愈合过程中内源ABA含量的变化70
5.2.3 ABA对锁阳茎PAL活性的影响70
5.2.4 ABA对锁阳茎抗氧化酶的影响70
5.2.5 讨论72
5.3 茉莉酸甲酯对锁阳茎切口愈合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73
5.3.1 MeJA对锁阳茎切口愈合能力的影响73
5.3.2 MeJA对锁阳茎多酚含量的影响74
5.3.3 MeJA对锁阳茎褐变度的影响74
5.3.4 MeJA对锁阳茎PAL活性的影响75
5.3.5 MeJA对锁阳茎抗氧化酶的影响75
5.3.6 讨论77
参考文献78
第6章 锁阳遗传多样性及化学成分多样性研究81
6.1 中国西北部不同居群锁阳的ISSR分子标记研究81
6.2 中国西北部不同居群锁阳的化学亲缘关系和多酚含量研究84
6.2.1 不同居群锁阳的化学亲缘关系研究85
6.2.2 不同居群锁阳的多酚含量研究85
6.2.3 锁阳与肉苁蓉和白刺指纹图谱对比87
6.3 锁阳的遗传多样性和化学亲缘关系多样性分析88
6.4 小结89
参考文献89
第7章 锁阳线粒体基因的水平基因转移现象研究92
7.1 基于核基因18S rDNA和26S rDNA分析锁阳的系统位置92
7.2 锁阳与寄主白刺线粒体水平基因转移研究97
7.2.1 锁阳属植物atpl、coxl和matR基因序列的水平基因转移分析98
7.2.2 锁阳atpl基因水平转移片段与白刺相应片段的对比101
7.2.3 锁阳属植物线粒体atpl基因序列与叶绿体atpA基因序列分析103
7.2.4 锁阳属与无患子目植物之间的水平基因转移现象与寄主更替的过程103
7.2.5 锁阳水平基因转移中的重组和嵌合现象104
7.2.6 锁阳水平基因转移涉及RNA的转移105
7.3 小结105
参考文献106
第8章 锁阳多酚类化合物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109
8.1 锁阳自由基清除活性及其物质基础研究110
8.1.1 锁阳多酚含量110
8.1.2 锁阳乙酸乙酯萃取物的HPLC-MS分析113
8.1.3 H SCCC分离115
8.1.4 自由基清除实验117
8.2 锁阳低聚原花青素的分离鉴定及抗MRSA活性119
8.2.1 锁阳原花青素的分离与鉴定119
8.2.2 锁阳提取物及化合物的抗菌作用127
8.3 锁阳多聚原花青素的结构鉴定128
8.3.1 间苯三酚存在条件下锁阳原花青素的酸催化降解128
8.3.2 CS-PP-A组成单元比例的确定130
8.3.3 CS-PP-A分子质量分布131
8.3.4 CS-PP-A降解产物的分离鉴定132
8.4 小结138
参考文献139
第9章 锁阳多糖的制备及抗衰老机制研究142
9.1 锁阳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研究142
9.1.1 锁阳不同溶液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143
9.1.2 锁阳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研究144
9.1.3 锁阳提取物的制备与有效成分含量测定146
9.1.4 D-半乳糖衰老模型的确立方法摸索146
9.1.5 D-半乳糖所致的亚急性衰老模型的造模效果147
9.1.6 衰老与自由基147
9.1.7 锁阳不同提取物的生物活性148
9.1.8 锁阳的活性、提取部位与化学成分关系149
9.2 锁阳多糖的制备工艺及提取部位研究149
9.2.1 超声提取法正交实验结果150
9.2.2 锁阳粗多糖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率及纯度151
9.2.3 锁阳肉质茎不同部位多糖含量的差异151
9.2.4 锁阳多糖的精制及鉴定151
9.2.5 讨论152
9.3 锁阳多糖抗小鼠衰老作用研究153
9.3.1 CSP对衰老小鼠体重及免疫器官脏器系数的影响154
9.3.2 CSP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154
9.3.3 CSP对衰老小鼠睾丸组织端粒酶的影响155
9.3.4 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与小鼠免疫功能156
9.3.5 CSP的调解免疫功能、抗衰老作用156
9.3.6 CSP对衰老小鼠端粒酶活性的影响157
9.4 锁阳多糖对衰老小鼠血细胞和脑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157
9.4.1 端粒基因和36B4基因标准曲线157
9.4.2 荧光定量分析结果159
9.4.3 讨论160
9.5 锁阳多糖对衰老小鼠TERT mRNA表达的影响161
9.5.1 TERT和GAPDH基因标准曲线162
9.5.2 基因测序结果163
9.5.3 荧光定量分析结果163
9.5.4 讨论164
参考文献166
第10章 锁阳寄主白刺幼苗组培快繁研究169
10.1 西伯利亚白刺茎段离体培养169
10.1.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白刺茎段启动培养的影响169
10.1.2 取材时间对培养效果的影响171
10.1.3 继代增殖培养171
10.1.4 生根培养172
10.1.5 炼苗移栽173
10.2 不同浓度2,4-D对西伯利亚白刺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173
10.3 不同浓度NaCl对西伯利亚白刺试管苗的影响174
10.3.1 不同浓度NaCl对西伯利亚白刺试管苗生根的影响174
10.3.2 不同浓度NaCl对西伯利亚白刺试管苗生长的影响174
10.3.3 不同浓度NaCl对西伯利亚白刺试管苗鲜重、干重和根冠比的影响174
10.4 外植体的最佳取材部位和最佳取材时间176
10.5 培养基与激素对西伯利亚白刺器官分化及发育的影响177
10.6 光照条件及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的影响178
10.7 小结179
参考文献179
第11章 锁阳寄主白刺耐盐机制及调控181
11.1 NaCl胁迫对白刺试管苗渗透调节物质及离子含量的影响182
11.1.1 NaCl胁迫对白刺试管苗生长的影响182
11.1.2 NaCl胁迫对白刺试管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183
11.1.3 NaCl胁迫对白刺试管苗地上部、根系离子含量及比值的影响184
11.1.4 白刺试管苗的耐盐性185
11.1.5 有机渗透调节物质与白刺试管苗的耐盐性关系186
11.1.6 白刺试管苗地上部和根系离子含量与耐盐性的关系186
11.1.7 小结187
11.2 NaCl胁迫对白刺幼苗体内游离态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影响187
11.2.1 NaCl胁迫对白刺试管苗生长的影响188
11.2.2 NaCl胁迫下白刺试管苗叶片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188
11.2.3 NaCl胁迫下白刺试管苗不同器官中多胺含量变化188
11.2.4 环己胺(CHA)对盐胁迫下白刺试管苗叶片多胺含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190
11.2.5 腐胺在不同植物中含量的差别及与抗盐性的关系191
11.2.6 白刺试管苗叶片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与抗盐性的关系191
11.2.7 白刺试管苗不同器官中多胺含量变化与抗盐性的关系192
11.2.8 外源环己胺对盐胁迫下白刺试管苗叶片多胺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193
11.3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白刺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193
11.3.1 外源Spd对盐胁迫下白刺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的影响194
11.3.2 外源Spd对盐胁迫下白刺幼苗叶片内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194
11.3.3 外源Spd对盐胁迫下白刺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195
11.3.4 锁阳寄主白刺耐盐机制及调控分析195
参考文献196
第12章 锁阳寄主白刺果实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201
12.1 唐古特白刺果实提取物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201
12.1.1 唐古特白刺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203
12.1.2 唐古特白刺果实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209
12.1.3 唐古特白刺果实抗氧化活性的检测212
12.1.4 唐古特白刺果实的抗菌和抗氧化成分分析216
12.1.5 不同萃取部分对菌种的抑菌活性影响217
12.1.6 二次分离对唐古特白刺果实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218
12.2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提取物抗食源性致病菌活性研究219
12.2.1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提取物各萃取部分对细菌的抑菌效果219
12.2.2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提取物对真菌的抑菌效果220
12.2.3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萃取物对供试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确定221
12.3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抗MRSA与抗氧化活性研究221
12.4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226
12.4.1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中β-carboline生物碱的鉴定226
12.4.2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中化合物3~11的鉴定230
参考文献236
第13章 锁阳的野生抚育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241
13.1 寄主植物白刺的人工栽培241
13.1.1 白刺的育苗技术241
13.1.2 定植移栽244
13.1.3 田间管理244
13.2 锁阳的人工栽培技术244
13.2.1 锁阳种子精选244
13.2.2 锁阳人工抚育栽培技术245
13.2.3 锁阳接种于人工种植的白刺的方法245
13.3 锁阳和寄主白刺的病虫害防治245
13.3.1 白刺病害的防治245
13.3.2 白刺地上虫害的危害及防治247
13.3.3 白刺地下害虫的危害及防治249
13.3.4 预防鸟、兽、鼠害250
13.4 锁阳的采收与加工251
13.4.1 锁阳肉质茎的采收与加工251
13.4.2 锁阳种子的采收与加工252
参考文献253
附录 本书相关论文、专利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