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
  • 张小波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2588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60页
  • 主题词: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对比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 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和地位1

1.2 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国际比较的实际意义与理论价值2

1.2.1 国有股流通问题制约股市发展2

1.2.2 证券市场制度性缺陷严重3

1.2.3 股市成为各类机构圈钱的工具3

1.2.4 上市公司信用缺失严重3

2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在其证券监管体制中的定位与作用的比较分析5

2.1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监管体制演化的基本模式与现状5

2.1.1 美国证券监管体制演化的基本模式与现状5

2.1.2 英国证券监管体制演化的基本模式与现状6

2.1.3 日本证券监管体制演化的基本模式与现状8

2.1.4 德国证券监管体制演化的基本模式与现状9

2.1.5 中国香港地区证券监管体制演化的基本模式与现状9

2.2 证券交易所的主要功能、组织模式及特点10

2.3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交易所在其监管体制中的定位与作用12

2.3.1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12

2.3.2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13

2.3.3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15

2.3.4 德国证券交易所16

2.3.5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联交所18

2.4 全球证券交易所监管证券市场的理念与发展趋势的比较与分析19

3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机制的比较分析21

3.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意义及其法律制度体系的形成21

3.2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机制及比较分析23

3.2.1 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静态监管机制的比较分析24

3.2.2 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动态监管机制的比较分析29

3.3 小结41

4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的监管比较42

4.1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的监管对证券市场市场的意义42

4.2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的监管比较分析42

4.2.1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监管规定42

4.2.2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监管规定44

4.2.3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联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监管规定44

4.2.4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监管规定45

4.3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监管的评述45

5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监管比较48

5.1 加强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监管对证券市场市场的意义48

5.2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监管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的比较48

5.2.1 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德国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内幕交易体系的功能比较49

5.2.2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人界定的比较51

5.2.3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界定的比较52

5.2.4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的处罚措施的比较54

5.2.5 美国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机制58

5.3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监管评述60

6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比较61

6.1 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意义61

6.2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监管体系比较分析61

6.2.1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监管体系61

6.2.2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监管体系65

6.2.3 德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监管体系66

6.2.4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监管体系66

6.3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要约收购的信息披露的监管机制比较66

6.3.1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监管比较66

6.3.2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要约收购的监管机制的评述71

6.4 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的比较72

6.4.1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法规72

6.4.2 美国纽约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法规75

6.4.3 对英美两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监管的评价78

7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退市的监管制度比较80

7.1 主板市场的强制退市监管比较81

7.1.1 强制退市标准的比较81

7.1.2 强制退市程序的比较82

7.2 主动退市84

7.2.1 德国主动退市的法律框架84

7.2.2 德国主动退市的形态85

7.2.3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规章中有关主动退市的具体规定85

8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87

8.1 证券交易所监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87

8.1.1 构建证券交易所监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87

8.1.2 证券交易所监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88

8.1.3 证券交易所监管质量水平(指数)评估方法98

8.2 构建证券市场监管模式、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对证券交易所监管质量的影响的计量模型100

8.3 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质量水平的评价分析101

8.3.1 样本选取及其相关指标的说明101

8.3.2 样本指标的因子分析及结果102

8.3.3 影响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质量的因素分析108

8.4 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对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质量水平的影响的实证分析109

8.4.1 样本指标的有关说明109

8.4.2 以36家证券交易所为样本的实证分析111

8.4.3 以33家会员制证券交易所为样本的实证分析113

8.5 小结115

9中国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116

9.1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发展与演变116

9.2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在证券监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19

9.3 中国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现状及其评价121

9.3.1 中国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现状121

9.3.2 中国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评价124

9.4 小结133

10健全中国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机制的对策分析134

10.1 基于证券监管分工模式层面的对策建议134

10.2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对策建议136

10.3 基于证券市场退市机制的对策建议137

10.4 基于证券中介机构监管的对策建议138

10.5 小结140

参考文献1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