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调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调查](https://www.shukui.net/cover/9/31937599.jpg)
- 吴理财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6034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篇 优化供给侧服务7
第一章 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7
一、问题与假设7
二、变量及分析10
三、结论与建议22
第二章 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区域、群体性差异研究24
一、调查的缘起及基本情况24
二、当前文化需求的基本状况26
三、地区间文化需求差异31
四、城乡间文化需求差异35
五、群体性文化需求差异42
六、结论与建议47
第三章 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及解决之道49
一、调查的缘起及基本情况49
二、民众公共文化需求弹性发展52
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刚性供给58
四、公共文化服务刚性供给与民众文化需求弹性发展的矛盾64
五、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刚性供给与民众文化需求弹性发展矛盾的对策68
第二篇 促进城市社区服务73
第四章 公共文化服务的社区化转向73
一、部门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主要困境73
二、社区化转向:后大街社区文化服务的探索创新75
三、从部门化到社区化:何以可能?77
第五章 社区品牌文化的成效与限度82
一、为什么研究社区的品牌文化82
二、后大街社区品牌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83
三、后大街社区品牌文化建设的成效86
四、后大街社区品牌文化建设存在的潜在问题88
五、基于后大街社区品牌文化建设的反思89
第六章 城市社区个体户文化参与的逻辑与启示93
一、个体户:社区文化参与的脱域群体?93
二、个体户文化参与的特征与影响95
三、个体户参与文化活动的逻辑:利益与交往98
四、结论与启示100
第七章 城市基层文化站职能的偏离与回归102
一、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理想组织模式102
二、基层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偏离105
三、基层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偏离的原因107
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理想模式的回归策略110
第八章 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支持115
一、将社会资本引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116
二、建设文化型社区的重心在于培育社会资本117
三、用社区社会资本激发公共文化建设活力121
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社会资本相互促进125
第三篇 加强农村基层服务131
第九章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微与重构131
一、问题的提出131
二、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微132
三、公共文化服务参与重构138
四、总结141
第十章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农家书屋的转型143
一、出发点:出版发行的载体?143
二、现状:摆设大于实用146
三、根源:旧体制与新形势150
四、出路:转型与“再定位”157
第十一章 农家书屋服务“可及性”评价研究159
一、评价框架的建构160
二、H省Y市农家书屋服务“可及性”评价163
三、提升农家书屋“可及性”的建议168
第四篇 改善特殊群体服务173
第十二章 “真空”群体:清除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盲点”173
一、公共文化服务“真空”群体174
二、“真空”群体公共文化服务现状175
三、公共文化服务“真空”群体何以出现179
四、将“真空”群体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183
第十三章 “第三空间”视域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188
一、身处“第三空间”的农民工189
二、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192
三、完善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197
第十四章 基于谋生伦理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203
一、谋生伦理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本要求205
二、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与效果分析208
三、当前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偏离210
四、建设以农民工谋生伦理为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211
第十五章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转型与重构214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214
二、“组织农民工”模式:成效与局限216
三、通过组织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一种内生动力型长效机制219
四、转型与重构:从“组织农民工”到“农民工组织”223
附录:调查问卷228
参考文献241
索引247
后记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