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营改增手册 政策、实务、风险详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营改增手册 政策、实务、风险详解
  • 马泽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4084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增值税-税收管理-中国-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营改增手册 政策、实务、风险详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营改增简介1

1.1 增值税概述1

1.1.1 增值税的性质1

1.1.2 增值税的计税原理2

1.1.3 增值税的优点2

1.1.4 我国增值税的发展历程3

1.2 营业税概述4

1.2.1 营业税的特点4

1.2.2 我国营业税的发展历程5

1.3 营改增的意义和出发点6

1.3.1 营改增的意义6

1.3.2 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7

1.4 营改增的进程8

第2章 增值税相关知识9

2.1 概述9

2.2 征税范围9

2.2.1 一般规定9

2.2.2 具体规定10

2.3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13

2.3.1 纳税人13

2.3.2 扣缴义务人14

2.4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14

2.5 税率与征收率15

2.5.1 基本税率15

2.5.2 低税率15

2.5.3 零税率15

2.5.4 征收率15

2.6 应纳税额的计算15

2.6.1 一般计税方法16

2.6.2 应纳税额计算方法25

2.6.3 简易计税方法31

2.7 税收优惠34

2.7.1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34

2.7.2 其他免征税项目35

2.7.3 增值税起征点的规定36

2.8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36

2.8.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36

2.8.2 纳税地点37

2.8.3 纳税期限38

2.9 营改增后,原增值税纳税人有关政策39

2.9.1 进项税额39

2.9.2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41

2.9.3 混合销售41

第3章 增值税发票42

3.1 概述42

3.2 专用发票联次、开票限额、领购及缴销42

3.2.1 专用发票联次42

3.2.2 专用发票开票限额43

3.2.3 专用发票领购43

3.2.4 专用发票缴销44

3.3 专用发票开具45

3.3.1 专用发票开具要求45

3.3.2 专用发票开具范围45

3.3.3 专用发票作废处理46

3.4 专用发票不得抵扣的规定46

3.4.1 不得抵扣的情形46

3.4.2 暂不得抵扣的情形47

3.4.3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47

3.5 红字发票开具48

3.6 税务机关代开专用发票49

3.7 增值税发票升级版50

3.7.1 推行范围51

3.7.2 发票使用51

3.7.3 系统使用51

3.8 专用发票认证52

3.8.1 认证时限53

3.8.2 已认证未按期抵扣54

3.8.3 逾期未认证55

3.8.4 A级纳税人取消认证56

3.9 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发票相关规定56

3.9.1 发票使用57

3.9.2 发票开具58

3.9.3 扩大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的纳税人范围61

3.9.4 不得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形61

3.10 虚开专用发票63

3.10.1 概述63

3.10.2 虚开专用发票的判定63

3.10.3 虚开专用发票的处理65

3.10.4 善意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67

第4章 营改增试点实施办法70

4.1 概述70

4.2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70

4.2.1 纳税人70

4.2.2 扣缴义务人71

4.2.3 合并纳税72

4.3 一般纳税人72

4.3.1 一般纳税人标准73

4.3.2 一般纳税人登记73

4.3.3 可不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情况76

4.3.4 可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情况77

4.4 征税范围78

4.4.1 应税行为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78

4.4.2 应税行为是属于《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范围内的业务活动81

4.4.3 应税服务是为他人提供的82

4.4.4 例外情形84

4.5 税率和征收率86

4.5.1 增值税税率86

4.5.2 增值税征收率88

4.6 应纳税额的计算88

4.6.1 一般计税方法89

4.6.2 简易计税方法108

4.7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109

4.7.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09

4.7.2 纳税地点112

4.7.3 纳税期限112

4.8 税收减免的处理113

4.8.1 一般规定113

4.8.2 起征点115

4.9 征收管理118

4.9.1 征收机关118

4.9.2 零税率退(免)税118

4.10 试点前发生的业务119

4.11 营改增会计处理120

4.11.1 会计科目设置120

4.11.2 一般会计处理方法121

4.11.3 适用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方法130

4.12 其他133

4.12.1 扣缴手续费133

4.12.2 原征营业税的项目134

第5章 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涉税要点135

5.1 转让不动产135

5.1.1 概述135

5.1.2 纳税人136

5.1.3 计税方法(除其他个人)136

5.1.4 其他个人146

5.1.5 差额凭证149

5.1.6 发票开具150

5.1.7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50

5.1.8 纳税地点150

5.1.9 税收优惠151

5.2 不动产经营租赁151

5.2.1 概述151

5.2.2 纳税人152

5.2.3 计税方法153

5.2.4 发票开具159

5.2.5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59

5.2.6 纳税地点160

5.2.7 税收优惠161

5.2.8 其他161

5.3 不动产分期抵扣162

5.3.1 概述162

5.3.2 可抵扣不动产范围162

5.3.3 分期抵扣方法165

5.3.4 管理要求176

5.4 销售无形资产176

5.4.1 概述176

5.4.2 纳税人176

5.4.3 计税方法177

5.4.4 税收优惠178

第6章 老营改增行业要点180

6.1 交通运输服务180

6.1.1 概述180

6.1.2 纳税人180

6.1.3 计税方法182

6.1.4 税收优惠183

6.1.5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84

6.1.6 纳税地点184

6.2 邮政服务185

6.2.1 概述185

6.2.2 纳税人185

6.2.3 计税方法186

6.2.4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86

6.2.5 纳税地点186

6.3 电信服务187

6.3.1 概述187

6.3.2 纳税人187

6.3.3 计税方法188

6.3.4 税收优惠190

6.3.5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90

6.3.6 纳税地点190

6.4 现代服务191

6.4.1 概述191

6.4.2 纳税人192

6.4.3 计税方法199

6.4.3 税收优惠205

6.4.4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06

6.4.5 纳税地点206

第7章 建筑业营改增要点209

7.1 概述209

7.2 纳税人210

7.2.1 建筑服务210

7.2.2 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211

7.2.3 其他212

7.3 计税方法213

7.3.1 销售额213

7.3.2 建筑工程老项目214

7.3.3 一般纳税人216

7.3.4 小规模纳税人219

7.3.5 会计处理219

7.3.6 扣除凭证221

7.3.7 预缴管理222

7.3.8 罚则222

7.3.9 其他223

7.4 清包工与甲供材225

7.4.1 清包工225

7.4.2 甲供材226

7.5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29

7.6 纳税地点230

7.7 发票开具230

7.8 税收优惠230

7.9 其他230

第8章 房地产业营改增要点232

8.1 概述232

8.2 纳税人233

8.3 一般纳税人征收管理234

8.3.1 销售额234

8.3.2 计税方法237

8.3.3 会计处理241

8.3.4 进项税额244

8.3.5 发票开具245

8.4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管理246

8.4.1 销售额246

8.4.2 发票开具247

8.5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47

8.6 纳税地点248

8.7 其他248

第9章 金融服务营改增要点249

9.1 概述249

9.2 纳税人250

9.2.1 贷款服务250

9.2.2 直接收费金融服务251

9.2.3 保险服务251

9.2.4 金融商品转让251

9.3 计税方法252

9.3.1 贷款服务252

9.3.2 直接收费金融服务255

9.3.3 保险服务256

9.3.4 金融商品转让257

9.3.5 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258

9.3.6 简易办法计税261

9.3.7 其他262

9.4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63

9.5 纳税地点263

9.6 纳税期限263

9.7 税收优惠264

9.7.1 免征增值税的项目264

9.7.2 营业税制度下免征、不征但增值税不免征的项目270

第10章 生活服务营改增要点271

10.1 概述271

10.2 纳税人272

10.2.1 文化体育服务272

10.2.2 教育医疗服务272

10.2.3 旅游娱乐服务273

10.2.4 餐饮住宿服务273

10.2.5 居民日常服务274

10.2.6 其他生活服务274

10.3 计税方法275

10.3.1 文化体育服务275

10.3.2 教育医疗服务276

10.3.3 旅游娱乐服务276

10.3.4 餐饮住宿服务280

10.3.5 居民日常服务284

10.3.6 其他生活服务284

10.4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84

10.5 纳税地点285

10.6 税收优惠285

第11章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292

11.1 营改增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292

11.1.1 加强企业全方位改造292

11.1.2 加强财务管理292

11.1.3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293

11.1.4 注重专用发票的取得293

11.1.5 注意合同的修改293

11.1.6 做好企业架构的调整293

11.1.7 做好税收筹划293

11.2 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294

11.2.1 分析294

11.2.2 应避免的误区294

11.3 营改增对企业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295

11.3.1 营改增对企业利润的影响295

11.3.2 营改增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297

附录A增值税纳税申报表301

附录B营改增后可以差额纳税、简易计税方法等汇总312

营改增政策目录319

参考文献321

后记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