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艺术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艺术概论
  • 吴留英,张子臣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3978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艺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艺术的本质和特征1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是艺术理论研究的起点1

第一节 如何把握艺术的本质2

一、艺术本质的内涵2

二、对艺术本质的不同把握4

第二节 美学与艺术学中几种主要的艺术本质论8

一、理念论8

二、摹仿论11

三、表现论13

四、情感论14

五、形象论15

六、形式论16

七、反映论21

八、主客观统一论21

九、人的本质的确证论21

十、生产论21

十一、多层次论22

十二、审美论22

第三节 研究艺术本质的科学方法与正确途径23

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艺术研究的指针24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艺术观28

三、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探索认识艺术本质的方法途径32

第二章 艺术的审美本质37

第一节 艺术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37

一、“审美的”是艺术本质的特殊定性39

二、“社会的”是艺术本质的必然定性44

三、“意识形态”是艺术本质的根本定性48

第二节 审美特质规定着艺术的本质53

一、从艺术运动形式看艺术的审美本质53

二、审美特质决定着艺术的本质56

第三节 艺术审美本质内涵的丰富性65

一、艺术是丰富复杂的审美构成66

二、艺术是真、善、美的结晶70

三、艺术是多重矛盾辩证统一的审美活体75

第三章 艺术的主要特征81

第一节 审美特征与形象特征83

一、审美是艺术的品格定位83

二、形象是艺术的显现形式86

第二节 典型特征与超越特征99

一、典型是艺术的理想范型99

二、超越是艺术的最佳效能108

第三节 情感特征与交流特征115

一、情感是艺术的血液脉搏115

二、交流是艺术的生命价值119

第二编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作用123

第四章 艺术的起源123

第一节 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探索与解释123

一、摹仿说124

二、神授说126

三、游戏说127

四、魔法说129

五、心灵表现说129

六、潜意识说130

七、心物感应说13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艺术起源的考察134

一、人类的原始艺术是劳动的产物135

二、人类审美意识的萌发是艺术起源的主体条件140

第五章 艺术的发展145

第一节 艺术发展的社会原因145

一、经济基础制约着艺术发展148

二、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对艺术发展的直接影响154

第二节 艺术发展的内在机制158

一、继承和借鉴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158

二、革新和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165

第三节 艺术发展的标志和必要条件170

一、艺术的风格和流派是艺术发展成熟的标志170

二、艺术的民主和自由是艺术繁荣的必要条件179

第六章 艺术的地位和作用183

第一节 艺术的地位183

一、艺术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184

二、艺术是一种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186

第二节 艺术的作用194

一、艺术史上关于艺术作用的论述194

二、艺术社会作用的性质和特点199

三、艺术社会作用的主要向度和层次205

第三编 艺术的构成、创造与种类215

第七章 艺术的构成215

第一节 艺术构成的实质和原则216

一、艺术构成的实质就是创造艺术作品216

二、艺术构成的原则就是运用辩证法220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内容构成231

一、艺术作品内容构成的哲学思考231

二、艺术作品内容构成要素235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形式构成244

一、艺术作品形式构成的哲学思考244

二、艺术作品形式的构成要素248

第八章 艺术的创造252

第一节 艺术创造的概述253

一、艺术创造的性质和特点253

二、艺术创造的主体条件259

第二节 艺术创造的过程273

一、在生活中发现、酝酿275

二、在心灵中孕育、发展281

三、在笔锋下转型、诞生288

第九章 艺术的种类296

第一节 艺术种类界说296

一、历史上关于艺术种类的划分297

二、艺术种类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301

三、艺术种类发展的自律性304

第二节 造型艺术306

一、绘画308

二、雕塑310

三、工艺美术312

四、建筑艺术314

第三节 表演艺术318

一、音乐318

二、舞蹈321

三、曲艺323

第四节 语言艺术324

一、诗歌325

二、小说328

三、戏剧文学330

四、散文331

第五节 综合艺术333

一、戏剧334

二、电影336

第四编 艺术的欣赏和批评341

第十章 艺术欣赏341

第一节 艺术欣赏的特性及其规律341

一、艺术欣赏的特性341

二、艺术欣赏的规律347

第二节 艺术欣赏的过程354

一、艺术欣赏的初级阶段355

二、艺术欣赏的高级阶段359

三、艺术欣赏的极致阶段364

第三节 艺术欣赏的心理369

一、感觉和知觉370

二、联想和想象374

三、判断和理解379

第十一章 艺术批评385

第一节 艺术批评的性质和功能386

一、艺术批评的性质386

二、艺术批评的功能390

第二节 艺术批评的标准395

一、艺术批评史上诸种批评标准396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批评理论家的艺术批评标准402

三、我国新时期对艺术批评标准的讨论409

第三节 艺术批评的方法420

一、传统的批评方法420

二、西方艺术批评模式426

三、“三论”向艺术批评渗透437

四、艺术批评方法的运用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