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系列丛书 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 经验与借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系列丛书 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 经验与借鉴](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953643.jpg)
- 干勇,钟志华主编;李新男,刘东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4606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发达国家-产业-技术革新-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系列丛书 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 经验与借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欧洲篇3
第一章 欧盟国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3
(一)欧洲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背景3
(二)欧洲技术创新战略、计划与创新平台4
(三)欧盟各国创新能力评价6
(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6
第二章 德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8
(一)主要影响因素和基本特征8
(二)德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的成功做法与经验9
第三章 法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19
(一)法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架构19
(二)法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21
(三)法国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27
第四章 瑞典产业技术创新研究30
(一)瑞典创新体系的成果及背景30
(二)瑞典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架构31
(三)瑞典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驱动体系33
(四)瑞典产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34
第二篇 美洲篇45
第一章 美国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法律法规制度45
(一)美国科技法律法规制度的特点45
(二)美国科技投入政策法规46
(三)美国产业技术创新专利制度48
第二章 美国支持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53
(一)对研究开发支出的税收优惠53
(二)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优惠53
(三)对产学研合作的税收优惠54
(四)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54
第三章 美国产业技术创新的集群发展战略56
(一)美国产业集群的特点分析56
(二)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58
第四章 美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战略60
(一)美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模式60
(二)美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特点61
(三)美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驱动机制63
第五章 美国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在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65
(一)美国国家实验室在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65
(二)美国大学研究在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71
第六章 美国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科技中介组织与风险投资75
(一)美国科技中介组织发展概况75
(二)美国科技中介组织的特性76
(三)美国科技风险投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教训78
第七章 美国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81
(一)外部环境及其作用机制81
(二)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88
(三)小企业的内部运作机制91
第八章 美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96
(一)美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内涵96
(二)美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参与主体98
(三)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参与主体间的相关关系98
(四)美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特点100
第三篇 亚洲篇105
第一章 日本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105
(一)日本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105
(二)日本产业技术创新的运作模式111
(三)日本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机制112
(四)日本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113
(五)日本产业技术创新效果分析123
(六)日本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评价126
第二章 韩国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130
(一)韩国创新体系的形成及发展趋势研究130
(二)韩国创新体系的成功做法与经验148
第三章 日、韩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与时代局限156
(一)日、韩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156
(二)日韩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时代局限162
第四篇 政策法规篇167
第一章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67
(一)宪法为科技创新立法提供法律依据167
(二)拥有完备的科技创新投资财税法律体系167
(三)特定情况下对产业技术实施强制转移许可168
第二章 加拿大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69
(一)确定产业技术创新的总体规划169
(二)保证产业技术的创新资金169
(三)促进成果转化170
(四)推行创新研发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170
(五)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170
第三章 巴西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72
(一)产业技术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较完备172
(二)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具有期间性173
(三)产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现对产业链及其组合发展的支持173
第四章 英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75
(一)鼓励企业增加R&D投入175
(二)建立产业协作网175
(三)加强对公众的科技教育176
第五章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77
(一)保护产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177
(二)对产业技术创新进行战略性规划与专项计划指导178
(三)对产业技术创新进行财政补助与贷款179
(四)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179
(五)加强技术基础教育和人才引进180
(六)同欧盟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相协调180
第六章 法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82
(一)确定对产业技术创新的优先领域与集群创新模式182
(二)促进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合作183
(三)实行直接财政资助、招标资助与税收优惠183
(四)发展风险投资机制183
(五)鼓励大学进行产业技术创新184
第七章 瑞典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85
(一)重视产业技术创新专利的国际保护185
(二)强化重点领域以及功能区的产业技术创新186
(三)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与风险保障186
(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86
(五)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评估机制187
(六)建立产业技术创新纠纷处理机制187
第八章 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88
(一)保护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并鼓励技术转移188
(二)创新资助促进产学研相结合189
(三)建设创新风险投资机制189
(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国际化189
(五)产业技术创新多元化发展并培育替代产业190
第九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91
(一)扶持技术研究组合191
(二)开放公立研究设施,资助建设共享研究平台191
(三)推行产业技术标准化战略192
(四)产学官合作创新模式192
第十章 韩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93
(一)发挥企业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主体地位193
(二)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93
(三)加强产业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保护194
第十一章 新加坡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95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195
(二)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195
(三)培养和引进高技能劳动力196
(四)打造适宜的研发环境196
第十二章 印度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197
(一)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197
(二)建立科技产业园区197
(三)重视知识产权保护198
第十三章 各国产业技术创新法律政策对比及对中国的启示199
(一)国外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的总体状况199
(二)技术人员创新潜能的释放与激励措施200
(三)技术创新主体结构均衡性的促进措施202
(四)技术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的保障措施204
(五)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的特点与不足206
(六)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法律与政策的完善路径208
第五篇 启示借鉴篇219
第一章 确立创新立国的基本国策,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219
(一)明确创新立国的基本国策219
(二)制定国家产业创新战略,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引领219
(三)确立科学的创新模式,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路径220
(四)制定《产业技术创新法》,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法制保障221
(五)制定《中华民族复兴创新计划》221
(六)加大创新投入,有效激励创新222
第二章 强化产业创新管理,拓展创新服务范围223
(一)整合创新资源,理顺管理体制223
(二)成立国家产业创新统一管理机构223
第三章 改革教育体制,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基础224
(一)改革高考制度,强化产业实践224
(二)开展上岗培训,强化职业教育225
(三)强化产业实践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26
第四章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227
(一)构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227
(二)重新思考和设计工程师制度228
(三)加强技术创新激励,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28
(四)吸引和优化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产业创新人才合理流动229
(五)改革科技经费管理模式,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潜能229
第五章 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230
(一)强化产学研联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30
(二)改革科技计划管理,支持产业技术创新230
(三)重视共性技术的研究,为产业高端化提供引擎231
(四)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试专项计划,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231
(五)制定产业技术创新鼓励政策,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232
(六)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大胆创新233
(七)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联合233
(八)强化孵化器和科学园的培植和辅导功能234
第六章 完善创新环境,发展中介服务235
(一)强化创新公共平台技术,保障技术供给235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制保障235
(三)着力培育中介服务,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黏合剂236
(四)促进创新活动的各类政策,形成同向合力236
(五)建立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融资体系237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237
结束语238
参考文献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