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迈向均衡型社会 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迈向均衡型社会 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958496.jpg)
- 李晓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050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社会结构-社会预测-研究-北京市-202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迈向均衡型社会 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口结构变迁与趋势1
第一节 人口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1
一 人口结构界定及构成2
二 人口结构:“人口均衡型社会”研究重要议题2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变迁3
一 1949—1960年:人口增长快速阶段4
二 1961—1976年:人口增长波动阶段8
三 1977—1994年:人口增长平稳阶段14
四 1995—2000年:人口增长震荡阶段16
五 2001—2012年:人口增长膨胀阶段18
第三节 人口结构阶段性特征19
一 人口规模结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增长势头有所减缓19
二 人口空间结构:人口向分散化发展,聚集势头较为突出21
三 人口素质结构: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人才资源仍较匮乏24
四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红利处于高峰期,少子老龄日益凸显26
五 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出生性别失调,性别不平等问题突出28
第四节 人口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30
一 “普适型”人口政策向“内生型”人口政策转变31
二 人口规模聚集向人口均衡发展转变31
三 人口总量阶段向人才时代转变32
四 人口负债向人口生机转变33
五 人口性别失衡向人口性别均衡转变33
第二章 家庭结构变迁与趋势34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34
一 家庭结构界定及构成34
二 家庭功能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性标志35
第二节 家庭结构的变迁37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家庭结构变迁37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结构变迁39
第三节 家庭结构阶段性特征40
一 家庭规模小型化41
二 家庭类型多样化42
三 家庭关系复杂化46
四 家庭功能外部化48
第四节 家庭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50
一 明确家庭政策地位50
二 明确家庭福利主体性51
三 以发展家庭能力为目的52
第三章 就业结构变迁与趋势54
第一节 就业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54
一 就业结构界定及构成55
二 优化就业结构: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55
第二节 就业结构的变迁57
一 计划体制时期的就业结构变迁57
二 市场体制时期的就业结构变迁63
第三节 就业结构阶段性特征68
一 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协调性68
二 就业的结构性压力和矛盾更加突出70
三 就业结构的体制性固化问题难解71
四 就业质量或体面就业方面痼疾重重72
五 就业“职一住”空间结构呈高度分离状态74
第四节 就业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75
一 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的关键在于推动三产就业高端化76
二 就业难的结构性压力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并逐步得到缓释77
三 就业体制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和社会化救济相结合的原则79
四 提高就业质量、促进体面就业,将是就业结构内涵调整新方向80
第四章 收入分配结构变迁与趋势82
第一节 收入分配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82
一 收入分配结构界定及构成83
二 收入分配结构均衡: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83
第二节 收入分配结构的变迁85
一 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分配结构变迁85
二 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变迁87
三 区域收入分配结构变迁88
四 行业收入分配结构变迁90
第三节 收入分配结构阶段性特征92
一 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失之偏颇92
二 收入分配的构成不合理94
三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97
第四节 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99
一 改革的目标是缩小差距、共同富裕99
二 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100
三 改革的条件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100
四 改革的突破途径是加强民生建设101
第五章 消费结构变迁与趋势103
第一节 消费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103
一 消费结构界定及构成103
二 消费结构优化:走向消费型社会的必由之路104
第二节 消费结构的变迁105
一 消费水平的变迁106
二 消费层次的变迁113
三 消费模式的变迁118
第三节 消费结构阶段性特征119
一 经济运转下行,消费形势严峻119
二 收入差距较大,消费层次较低120
三 高房价高物价,消费质量不高120
四 社保建设滞后,消费后劲不足121
五 政府消费趋于规范,公共消费下降121
第四节 消费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122
一 缩小收入差距,消费结构优化基础122
二 完善社会保障,减少消费顾虑123
三 控房价稳物价,提振即期消费123
四 转变政府职能,购买社会服务123
第六章 城乡结构变迁与趋势125
第一节 城乡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125
一 城乡结构界定及构成125
二 城乡结构均衡一体:城乡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126
第二节 城乡结构的变迁127
一 1949—1960年:城乡结构建构阶段127
二 1961—1976年:城乡结构固化阶段132
三 1977—2001年:城乡结构松动阶段133
四 2002—2012年:城乡结构复杂阶段139
第三节 城乡结构阶段性特征140
一 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加剧140
二 城市发展的异质性强化143
三 城市社会运行风险凸显148
第四节 城乡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150
一 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151
二 实现城市内部一体发展153
三 实现城市生态安全发展155
第七章 区域结构变迁与趋势157
第一节 区域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157
一 区域结构界定及构成157
二 区域结构均衡:驱动城市战略定位转移158
第二节 区域结构的变迁159
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区域结构变迁159
二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区域结构变迁162
三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的北京区域结构变迁163
四 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北京区域结构变迁164
第三节 区域结构阶段性特征166
一 区域结构的经济特征:区域经济建设差距不断拉大167
二 区域结构的民生特征:区域民生建设缺口不断扩大172
三 区域结构的社会结构特征:区域社会结构子结构差距显著177
第四节 区域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180
一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180
二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181
三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182
四 确立正确的城市定位183
第八章 社会组织变迁与趋势185
第一节 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关系186
一 社会组织结构界定及构成186
二 社会组织:多元治理王体之一188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变迁189
一 社会组织发展初始化时期(1950—1980年)190
二 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时期(1981—1997年)190
三 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时期(1998—2013年)191
第三节 社会组织阶段性特征195
一 社会组织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196
二 总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196
三 政社不分,官办多、民办少197
四 “双重管理”体制与社会组织运行服务管理不到位198
五 社会组织内生发展存在困境198
第四节 社会组织优化对策及趋势200
一 加强社会组织理念建设200
二 加强社会组织制度建设201
三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加快推进“政社分开”202
四 破解“双重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组织运行服务管理体系202
五 加强和完善社会组织内生型发展203
第九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趋势204
第一节 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205
一 社会阶层结构界定及构成205
二 社会阶层结构均衡:意味着“橄榄型”中产社会的生成206
第二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207
一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社会阶层结构208
二 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阶层结构213
三 1957—1977年:“大跃进”、调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阶层结构216
四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阶层结构222
第三节 社会阶层结构阶段性特征226
一 “橄榄型”却不是中产社会227
二 城乡分割的阶层体系229
三 阶层结构的四个世界230
四 阶层结构的断裂倾向233
第四节 社会阶层结构优化及趋势233
一 中产社会培育与生成233
二 提高中间阶层的质量239
三 创置下层向上流动机制242
四 弥合社会阶层结构裂痕246
参考文献251
后记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