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冲击地压启动理论与成套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潘俊锋,毛德兵等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63045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矿山压力-冲击地压-地压控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冲击地压启动理论与成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 论3
第一章 冲击地压概述3
1.1 冲击地压的基本术语3
1.2 冲击地压发生的特点3
1.3 冲击地压的传统分类5
1.4 冲击地压防治基本程序6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8
2.1 冲击地压发生物理过程与机理研究8
2.2 冲击地压危险性预评价技术10
2.3 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11
2.4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13
2.5 冲击地压机理向防治延伸的要求15
第二篇 冲击地压物理演化过程剖析19
第三章 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因素19
3.1 冲击地压发生的宏观条件19
3.2 地质赋存因素19
3.3 开采技术因素27
第四章 冲击地压“三阶段”物理演化过程33
4.1 冲击地压的黑箱研究方法33
4.2 冲击地压显现34
4.3 冲击启动34
4.4 冲击能量传递35
4.5 冲击地压黑箱的演化过程36
4.6 相关术语重新界定38
第三篇 冲击地压的冲击启动理论41
第五章 冲击启动的材料-结构动力失稳机理41
5.1 工程结构体冲击启动区41
5.2 一维承载煤样材料失稳声发射试验54
5.3 考虑动载荷的一维承载煤样材料失稳过程特性58
5.4 工程结构体的变载荷类建筑结构模型64
5.5 类建筑结构主承载体极限平衡方程66
5.6 类建筑结构主承载体地基极限平衡方程69
5.7 弹脆性材料失稳催生结构失稳诱发冲击启动机理71
第六章 冲击启动的类型与能量判据73
6.1 冲击地压的冲击启动类型73
6.2 两类冲击启动力学模型及判据74
6.3 两类冲击地压启动工程案例揭示76
6.4 防止巷道冲击启动的模型与原理81
6.5 冲击地压的冲击启动理论提出88
第四篇 冲击地压的冲击危险性预评价技术93
第七章 冲击危险性的宏观评判93
7.1 经验类比法93
7.2 综合指数法93
7.3 动态权重法97
第八章 冲击危险区域与危险时段计算机动态仿真106
8.1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预评价107
8.2 冲击地压危险时段预评价109
第九章 基于集中静载荷探测的地震CT原位评价技术112
9.1 地震初至波走时CT获取围岩波速结构112
9.2 受载煤样纵波波速与应力关系的试验研究128
9.3 围岩波速结构评价冲击危险性方法130
9.4 应用案例134
第五篇 冲击启动载荷源分源实时监测预警技术141
第十章 监测预警冲击地压的理论基础141
10.1 冲击危险源层次化辨识方法141
10.2 诱发冲击启动载荷源分源监测预警基本原理143
第十一章 大范围集中动载荷微震监测技术144
11.1 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与布置144
11.2 微震监测系统布置方案优化151
11.3 开采活动与微震事件161
11.4 微震评价指标的确定168
11.5 评价指标计算169
第十二章 局部区域集中动载荷地音监测技术179
12.1 地音、微震、冲击地压三者的关系179
12.2 地音评价冲击危险性的理论基础179
12.3 ARES-5/E地音监测系统及布置180
12.4 冲击地压前兆地音信息识别184
12.5 地音评价方法和指标186
第十三章 集中静载荷在线监测技术190
13.1 煤岩体集中静载荷监测方法190
13.2 煤岩体应力监测方法190
13.3 KJ21冲击地压应力在线监测系统193
第十四章 冲击地压分源权重综合监测预警系统196
14.1 冲击地压分源综合预警指标体系及分级196
14.2 冲击地压分源权重综合预警模型198
14.3 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及预警系统202
14.4 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及预警系统应用206
第六篇 诱发冲击启动载荷源综合治理技术211
第十五章 区域防范冲击地压的理论与技术211
15.1 区域大范围防范冲击地压的理论基础211
15.2 集中静载荷(高集中应力)可干扰性及影响规律213
15.3 基于集中静载荷疏导的冲击地压区域防范技术体系218
第十六章 局部防治的采动围岩近场集中静载荷卸压219
16.1 煤层爆破疏压技术219
16.2 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226
16.3 煤层注水疏压技术232
第十七章 局部防治的采动围岩远场集中动载荷源消源240
17.1 煤层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技术240
17.2 煤层致密顶板水力定向压裂技术244
第十八章 局部防治的采掘空间强力支护防冲降灾方法250
18.1 冲击地压巷道围岩锚杆支护250
18.2 防冲吸能巷道液压支架支护251
第七篇 基于冲击启动理论的冲击地压防治实践255
第十九章 局部防治冲击地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255
第二十章 集中静载荷型冲击地压防治实践257
20.1 工程背景257
20.2 岩浆岩下伏短壁综放面冲击启动原理258
20.3 冲击载荷源分源监测与防治261
20.4 冲击地压防治应用效果分析265
第二十一章 集中动载荷型冲击地压防治实践267
21.1 工程背景267
21.2 冲击地压的冲击启动原理268
21.3 冲击启动载荷源分源监测273
21.4 基于冲击启动载荷源分源防治278
21.5 基于冲击启动载荷源分源防治效果283
第八篇 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成套技术体系建立287
第二十二章 冲击地压科学防治理论与技术体系287
22.1 科学防冲理念287
22.2 科学防冲的理论与成套技术体系288
第二十三章 冲击地压研究展望290
参考文献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