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疑难合并证与麻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疑难合并证与麻醉](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181358.jpg)
- 叶铁虎,吴新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395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182MB
- 文件页数:694页
- 主题词:疑难病-麻醉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疑难合并证与麻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缺血性心脏疾病1
第一节 心绞痛1
一、诊断1
二、治疗3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5
一、病理生理5
二、诊断5
三、治疗6
四、AMI的并发症7
第三节 已知或可疑缺血性心脏疾病患者的术前评估9
一、病史10
二、体格检查11
三、术前特殊检查12
第四节 已知或可疑缺血性心脏疾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13
一、术前准备和药物治疗13
二、术中管理14
三、术后处理17
第五节 心脏移植18
一、麻醉管理18
二、术后并发症18
三、心脏移植受体麻醉的注意事项19
第二章 心脏瓣膜病21
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21
一、病理生理21
二、术前准备22
三、麻醉管理22
第二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23
一、病理生理23
二、麻醉管理24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25
一、病理生理25
二、麻醉管理25
第四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6
一、病理生理26
二、麻醉管理26
第三章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28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对心脏的影响28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28
二、先天性心脏病对心脏的影响28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30
一、麻醉前访视和病情评估30
二、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33
三、麻醉方法的选择和麻醉实施33
四、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用药选择35
五、麻醉期间的监测37
六、麻醉(期间的)管理38
七、先天性心脏病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的特点38
第四章 心脏传导异常和心律失常47
第一节 心源性心律失常的机制47
一、折返通道47
二、自主性48
三、心源性心律失常的诊断49
第二节 心源性心律失常的治疗49
一、电转复51
二、射频导管消融52
三、人工心脏起搏器52
四、无创经皮心脏起搏55
五、经静脉植入心脏电转复仪-除颤器55
六、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的手术55
第三节 心脏冲动传导紊乱57
一、Ⅰ度房室心脏阻滞57
二、Ⅱ度房室心脏阻滞58
三、分支心脏阻滞58
第四节 心脏节律紊乱59
一、窦性心动过速60
二、窦性心动过缓60
三、心房期前收缩和结性期前收缩62
四、室上性心动过速62
五、房扑63
六、房颤63
七、术后房性心动过速64
八、结性心律64
九、游走性心房起搏65
十、室性早搏65
十一、室性心动过速66
十二、室颤66
第五节 心室预激综合征66
一、临床表现67
二、心电图表现67
三、治疗67
四、麻醉管理68
第六节 先天性长QT综合征69
一、治疗70
二、麻醉管理70
第五章 高血压病71
第一节 概述71
一、病理生理72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72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76
四、高血压危象76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处理77
一、术前评估77
二、麻醉诱导79
三、麻醉维持80
四、术中监测80
五、术后处理81
第六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82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82
二、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84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84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麻醉85
五、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88
六、术中右室衰竭90
第七章 心肌病92
第一节 概述92
第二节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93
一、病因94
二、病理学变化94
三、病理生理学改变94
四、临床表现95
五、预后96
六、治疗96
七、麻醉处理97
第三节 肥厚型心肌病99
一、病因100
二、病理学变化100
三、病理生理学改变100
四、分型101
五、临床表现101
六、治疗103
七、预后104
八、麻醉处理104
第四节 限制型心肌病108
一、病因108
二、病理学变化108
三、病理生理学改变108
四、临床表现109
五、治疗109
六、麻醉处理110
第五节 围生期心肌病110
一、诊断110
二、治疗111
三、预后111
四、麻醉处理111
第八章 肺动脉高压112
一、体循环和肺循环112
二、肺动脉高压的定义和分类113
三、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113
四、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术前评估115
五、术前准备和治疗116
六、围术期麻醉管理要点118
第九章 心包病变120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120
一、诊断121
二、治疗121
第二节 心包积液和心包压塞121
一、症状和体征121
二、诊断122
三、治疗123
四、心包压塞的麻醉管理123
第三节 缩窄性心包炎124
一、临床表现124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125
三、治疗125
四、麻醉处理126
第十章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128
一、分类128
二、病因129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129
四、术前准备130
五、手术适应证131
六、主动脉阻断与再灌后的病理生理学132
七、主动脉重建的外科技术134
八、麻醉管理135
九、术后管理137
第十一章 周围血管病手术的麻醉139
第一节 周围血管病139
一、慢性阻塞性周围动脉疾病139
二、急性周围动脉阻塞疾病139
三、系统性动脉炎139
四、其他血管综合征140
第二节 周围血管手术术式的种类和特点141
一、周围血管手术术式141
二、周围血管手术患者的特点141
三、周围血管疾病麻醉前准备141
四、麻醉处理142
第三节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45
一、术前准备145
二、麻醉方式的选择145
三、麻醉管理要点146
四、术后管理146
第四节 周围动脉血管重建术147
一、周围动脉疾病的特点147
二、术前准备147
三、麻醉方法的选择147
四、术中麻醉管理要点148
五、术后管理148
第五节 急性动脉栓塞148
一、疾病特点148
二、诊断149
三、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149
四、术前准备149
五、麻醉方法及管理149
第六节 合并周围血管疾患行非血管手术的麻醉149
一、术前准备149
二、麻醉方法的选择150
三、围术期麻醉管理要点150
第十二章 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151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152
二、肺栓塞156
三、脂肪栓塞158
第十三章 慢性阻塞性肺病159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特点15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60
二、病理生理161
三、临床表现16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64
五、治疗164
六、并发症165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麻醉165
一、术前评估166
二、术前准备167
三、麻醉方式168
四、麻醉中管理170
五、术后管理171
第十四章 支气管哮喘174
一、发病机制174
二、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175
三、诊断176
四、哮喘的病原学分型176
五、药物治疗177
六、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179
七、麻醉管理179
第十五章 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183
一、病理生理183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184
三、围术期管理185
第十六章 急性呼吸衰竭187
第一节 概述187
一、呼吸衰竭的病因187
二、呼吸衰竭的分类188
三、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189
四、呼吸衰竭的诊断189
五、呼吸衰竭的治疗190
第二节 阻塞性肺部疾患与急性呼吸衰竭194
一、病因194
二、发病机制194
三、病理和病理生理194
四、诊断标准195
五、急性加重期的治疗195
附:内生性呼气末正压198
第三节 ARDS、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衰竭19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01
二、诊断201
三、治疗202
第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210
第一节 颅内肿瘤210
一、临床表现211
二、诊断211
三、治疗211
四、麻醉管理212
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215
一、颅内动脉瘤215
二、颅内动静脉畸形218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219
四、高血压脑出血221
第三节 脑创伤221
一、硬膜外血肿222
二、硬膜下血肿222
三、围术期管理222
四、麻醉管理222
第四节 癫痫222
一、癫痫的发病机制222
二、疾病特点223
三、癫痫病人非癫痫手术的麻醉226
四、癫痫手术的麻醉228
第五节 瘫痪228
一、病因228
二、发病机制229
三、诊断依据229
四、治疗与处理231
五、麻醉管理特点231
第六节 吉兰-巴雷综合征232
一、主要临床表现232
二、急性期的呼吸治疗233
三、其他治疗234
四、麻醉特点234
第七节 重症肌无力234
一、疾病特点234
二、麻醉处理236
三、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处理238
第八节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38
一、导水管狭窄238
二、环枕畸形238
三、脊髓空洞症239
四、肌萎缩性硬化症239
五、结节性硬化症239
六、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239
七、震颤240
八、哈-斯二氏病241
九、葡聚糖体病242
十、亨廷顿舞蹈病242
十一、橄榄体脑桥小脑退化242
十二、施特吕姆佩耳病242
十三、痉挛性斜颈242
十四、施德腊哥综合征242
十五、直立不能综合征243
十六、先天性疼痛失敏感243
十七、渐进性失明243
十八、传染性海绵样脑病244
十九、脑白质肾上腺萎缩症244
二十、莱福综合征244
二十一、瑞特综合征244
二十二、门格综合征245
二十三、范希-林氏病245
二十四、多发硬化症245
二十五、脊髓灰质炎后遗症245
二十六、脑神经病变245
二十七、遗传性外周神经病246
二十八、外周神经病相关疾病246
二十九、头颈部球瘤246
第十八章 肝胆疾病247
第一节 肝脏系统疾病247
一、急性肝炎247
二、慢性肝炎251
三、肝硬化251
四、肝移植259
第二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261
一、临床表现和诊断261
二、治疗261
三、麻醉处理261
第三节 胆道系统疾病262
一、急性胆囊炎262
二、慢性胆囊炎264
三、胆管结石264
四、原发性高胆红素血症265
五、Gilbert综合征265
六、Crigler-Najjar综合征265
七、Dubin-Johnson综合征265
八、Alagille综合征266
九、良性术后胆汁淤积266
十、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266
第十九章 胃肠道系统疾病267
第一节 概述267
第二节 胃肠道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268
第三节 常见胃肠道手术的麻醉269
一、麻醉前准备269
二、麻醉处理269
三、麻醉后注意事项270
第四节 特殊病人的麻醉270
一、急腹症病人的麻醉270
二、炎性肠疾病272
三、类癌瘤和类癌综合征的麻醉273
第五节 小儿胃肠道手术的麻醉275
一、一般原则275
二、常见小儿胃肠道手术275
第二十章 肾脏疾病280
第一节 肾脏的功能280
一、肾脏的解剖和生理280
二、肾脏的功能280
三、肾功能检查281
四、术前肾功能评估283
第二节 围术期急性肾衰竭284
一、急性肾衰竭的病因284
二、围术期发生急性肾衰的危险因素285
三、围术期急性肾衰的预防286
四、急性肾衰竭的并发症288
五、急性肾衰竭的处理289
第三节 慢性肾衰竭290
一、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290
二、机体对慢性肾衰竭的适应291
三、麻醉药的肾脏作用291
四、肾衰竭时麻醉药的药理学292
五、慢性肾脏疾病病人的麻醉处理293
第四节 肾脏移植298
一、麻醉处理298
二、术后并发症299
三、肾移植术后病人的麻醉300
第五节 TURP综合征301
一、发生机制与病理生理302
二、临床表现303
三、诊断和治疗303
四、预防304
第二十一章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306
第一节 体液和电解质紊乱306
一、水和钠代谢异常306
二、钾代谢异常309
三、钙代谢异常313
四、镁代谢异常315
第二节 酸碱失衡316
一、酸碱平衡基本概念316
二、酸碱失衡的特点318
第二十二章 内分泌疾病322
第一节 垂体疾病322
一、腺垂体激素分泌不足324
二、腺垂体激素分泌过多324
三、神经垂体激素分泌异常326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327
一、甲状腺素的合成与分泌327
二、甲状腺功能测定330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34
四、甲状腺功能减低342
第三节 甲状旁腺疾病346
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47
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50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351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351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355
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357
四、醛固酮增多症359
五、嗜铬细胞瘤361
六、多发性内分泌肿瘤367
第五节 糖尿病367
一、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368
二、糖尿病的并发症369
三、麻醉管理370
四、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防治374
第二十三章 营养性疾病与先天代谢异常376
第一节 肥胖376
一、肥胖的原因377
二、肥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78
三、肥胖的治疗379
四、肥胖对生理功能的影响379
五、肥胖患者的药代动力学383
六、肥胖患者的麻醉管理383
第二节 进食异常384
一、神经性厌食384
二、神经性贪食385
三、病态无节制饮食385
第三节 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386
一、营养不良386
二、维生素缺乏387
第四节 先天代谢异常388
一、卟啉病388
二、痛风392
三、Lesch-Nyhan综合征392
四、肉毒碱缺乏393
五、Tangier病393
六、高脂蛋白血症393
七、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394
八、神经节苷脂病396
九、Fabry病397
十、氨基酸代谢异常397
第二十四章 血红蛋白异常399
第一节 贫血399
一、缺铁性贫血400
二、慢性疾病性贫血402
三、地中海贫血402
四、急性失血402
五、再生障碍性贫血403
六、巨幼细胞贫血404
七、溶血性贫血405
八、一过性形成异常血红蛋白引起的贫血410
九、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11
第二节 红细胞增多症411
一、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411
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411
三、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411
第三节 白细胞疾病412
一、中性粒细胞412
二、淋巴细胞413
三、嗜酸性粒细胞413
四、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413
五、单核细胞413
第二十五章 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414
第一节 止血、抗凝机制概述及麻醉管理基本原则414
一、正常的止血机制414
二、正常的抗凝血机制415
三、常用出凝血功能检测试验416
四、麻醉管理基本原则417
第二节 血管异常所致凝血功能障碍418
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418
二、获得性血管异常所致凝血功能障碍419
第三节 血小板异常所致凝血功能障碍419
一、血小板减少症419
二、血小板功能异常422
三、血小板增多症422
第四节 凝血异常所致凝血功能障碍423
一、遗传性凝血异常423
二、获得性凝血异常426
第五节 抗凝物质增多及纤溶亢进所致凝血功能障碍431
一、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431
二、纤溶亢进所致出血432
第六节 药物所致凝血功能障碍433
一、抗凝药物与围术期应对策略434
二、抗血小板药物与围术期应对策略438
第七节 围术期高凝状态439
一、遗传性高凝状态440
二、获得性高凝状态441
第二十六章 皮肤、骨骼肌及关节疾病444
第一节 皮肤病444
一、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44
二、天疱疮445
三、硬皮病446
四、弹性假黄瘤447
五、皮肌炎447
六、系统性红斑狼疮448
七、类脂蛋白沉积症448
八、肥大细胞增生症448
九、埃-达二氏综合征449
十、皮肤病相关综合征449
第二节 骨骼肌疾病449
一、重症肌无力449
二、恶性高热452
三、肌营养不良症456
四、肌强直性肌病457
五、钾紊乱性家族性周期性麻痹458
第三节 关节疾病458
一、类风湿关节炎458
二、强直性脊柱炎459
三、脊柱后侧凸460
四、软骨发育不全461
五、马方综合征461
六、其他肌肉骨骼综合征462
第二十七章 感染性疾病463
第一节 概述463
第二节 革兰阳性细菌感染464
一、肺炎球菌464
二、链球菌465
三、葡萄球菌466
第三节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467
一、埃希菌属大肠杆菌性腹泻467
二、沙门菌病467
三、志贺菌病468
四、霍乱468
第四节 芽胞型厌氧菌感染468
一、气性坏疸468
二、破伤风469
三、肉毒中毒470
第五节 螺旋杆菌感染471
一、梅毒471
二、莱姆病471
第六节 分枝杆菌感染472
一、肺结核病472
二、麻风病474
第七节 全身真菌感染475
一、酵母病(芽生菌病)475
二、球孢子菌病475
三、组织胞浆菌病475
第八节 支原体感染476
第九节 立克次体感染476
一、落基山斑疹热476
二、Q热476
第十节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476
一、流感病毒476
二、鼻病毒477
三、腺病毒477
四、呼吸道合胞病毒477
五、副流感病毒477
六、人乳头状瘤病毒478
七、麻醉处理478
第十一节 疱疹病毒感染478
一、单纯疱疹病毒479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479
三、巨细胞病毒480
四、EB病毒480
第十二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481
一、传播481
二、自然病程482
三、诊断482
四、治疗482
第十三节 心肌炎484
第十四节 院内感染484
一、麻醉设备485
二、革兰阴性菌血症485
三、区域阻滞和菌血症485
第十五节 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485
一、发病机制485
二、器官衰竭486
三、肺功能不全486
四、心血管功能不全486
五、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全487
六、肾功能不全487
七、胃肠功能不全487
八、凝血功能障碍487
九、治疗488
十、抗生素治疗488
十一、支持治疗488
十二、麻醉管理488
第十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488
一、易感因素489
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89
三、症状和体征489
第十七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90
一、脑膜炎490
二、脑脓肿490
三、硬膜外脓肿490
第十八节 上呼吸道感染491
一、急性鼻窦炎491
二、慢性鼻窦炎491
三、急性中耳炎491
四、咽炎492
五、扁桃体周脓肿492
六、咽后壁感染492
七、Ludwig咽峡炎493
八、急性会厌炎493
第十九节 肺实质性炎症493
一、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493
二、急性支气管炎与肺炎494
三、军团菌病494
四、吸入性肺炎494
五、肺脓肿494
第二十节 腹腔内感染495
一、腹膜炎495
二、膈下脓肿495
第二十一节 泌尿系感染495
第二十二节 骨髓炎495
第二十三节 不明原因的发热496
第二十四节 免疫抑制患者的感染496
第二十八章 恶性肿瘤患者的麻醉498
第一节 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498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99
二、高钙血症499
三、恶性心包积液和心包填塞499
四、类癌综合征500
第二节 手术前放疗、化疗对机体的影响500
一、放疗的影响500
二、化疗的影响501
三、糖皮质激素的影响502
第三节 各部位恶性肿瘤手术的麻醉503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的麻醉503
二、胸部恶性肿瘤手术的麻醉505
三、乳腺癌和腹部恶性肿瘤手术的麻醉508
四、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麻醉510
五、骨与软骨组织恶性肿瘤手术的麻醉511
第二十九章 免疫系统疾病514
第一节 过敏和类过敏反应514
一、过敏反应515
二、药物过敏517
三、乳胶制品相关的过敏反应519
四、过敏性疾病519
第二节 麻醉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520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与麻醉521
一、遗传性血管神经病性水肿521
二、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陷522
三、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血症522
四、冷球蛋白血症522
五、冷血凝素病522
六、淀粉样变523
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与麻醉523
第三十章 精神疾病、药物滥用与麻醉525
第一节 精神抑郁症526
一、精神抑郁症的诊断526
二、精神抑郁症的治疗526
三、电惊厥治疗的麻醉处理527
第二节 躁狂症528
一、治疗528
二、麻醉处理528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529
第四节 焦虑症529
第五节 药物滥用和吸毒530
一、酗酒530
二、可卡因532
三、阿片533
四、巴比妥类药物534
五、苯二氮类药物535
六、安非他明(苯丙胺)535
七、致幻药536
八、大麻536
九、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537
十、水杨酸类药物过量537
十一、醋氨酚过量538
十二、甲醇中毒538
十三、有机磷中毒539
第三十一章 妊娠期常见疾病541
第一节 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541
一、心血管系统541
二、呼吸系统542
三、胃肠道系统542
四、神经系统542
五、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542
六、肝肾功能的变化543
七、血液系统的变化543
第二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43
一、病理生理543
二、临床表现544
三、妊高征的并发症544
四、妊高征的治疗545
五、妊高征的麻醉管理545
第三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546
一、二尖瓣狭窄547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547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47
四、主动脉瓣狭窄547
五、先天性心脏病547
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548
七、围生期心肌病548
八、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48
九、心肌病548
第四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549
一、妊娠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549
二、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549
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麻醉管理550
第五节 重症肌无力550
第六节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550
一、PAA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550
二、PAAA的诊断551
三、PAAA对母婴的影响551
四、PAAA的治疗和麻醉管理551
第七节 妊娠合并外科疾病552
一、保障孕妇的安全552
二、保障胎儿的安全552
三、避免应用致畸药物553
四、避免引发早产553
五、麻醉管理554
第八节 高危妊娠产科麻醉556
一、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麻醉556
二、羊水栓塞557
第三十二章 和儿童有关的疾病560
第一节 儿科病人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560
一、气道解剖560
二、儿童生理560
三、药理学562
四、药代动力学563
五、监测563
第二节 新生儿疾病563
一、呼吸窘迫综合征564
二、支气管肺发育异常564
三、颅内出血565
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565
五、呼吸暂停566
六、婴儿猝死综合征566
七、核黄疸566
八、低糖血症567
九、低钙血症567
十、脓毒症567
第三节 新生儿外科疾病568
一、先天性膈疝568
二、食管闭锁569
三、腹壁发育缺陷570
四、先天性巨结肠571
五、无肛571
六、幽门狭窄571
七、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72
八、先天性胰岛素分泌过多症572
九、先天性肺气肿573
第四节 宫内胎儿手术573
第五节 微创外科573
第六节 外伤574
第七节 神经系统疾病574
一、脑瘫574
二、脑水肿575
三、脊髓脊膜膨出576
四、狭颅症577
五、癫痫577
六、唐氏综合征577
七、神经纤维瘤578
第八节 颌面畸形579
一、唇裂和腭裂579
二、下颌发育不良580
三、眼眶距过宽581
第九节 上呼吸道疾病582
一、急性会厌炎582
二、喉气管支气管炎583
三、气管插管后喉头水肿584
四、气管异物584
五、喉乳头状瘤585
六、肺脓肿585
七、Jeune综合征586
第十节 恶性高热586
一、症状与体征586
二、治疗588
三、识别易感患者588
四、麻醉管理589
第十一节 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590
一、症状和体征590
二、麻醉管理591
三、术后管理591
第十二节 实体肿瘤591
一、神经母细胞瘤591
二、肾母细胞瘤592
第十三节 急性肿瘤593
一、上纵隔综合征593
二、脊髓压迫症594
三、肿瘤消散综合征594
第十四节 烧伤594
一、病理生理学594
二、麻醉管理598
第十五节 电击伤599
一、症状和体征599
二、闪电电击伤600
第十六节 联体婴儿的分离600
第三十三章 与衰老有关的疾病601
第一节 与衰老有关的生理变化601
一、器官系统功能602
二、麻醉管理603
第二节 老年综合征606
一、认知功能障碍606
二、步态失调610
三、大小便失禁610
四、长时间卧床610
五、压疮611
六、营养不良611
七、脱水611
八、感觉障碍612
九、医源性疾病616
十、早衰617
第三节 可能伴随衰老的骨骼变化617
一、骨关节炎617
二、颈椎病619
三、骨质疏松620
第三十四章 困难气道的管理621
第一节 困难气道的定义和发生率621
一、面罩通气困难621
二、喉镜暴露困难622
三、气管插管困难622
四、气道困难的程度622
五、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622
第二节 困难气管插管的原因623
第三节 困难气管插管的预测624
一、一般情况624
二、张口度624
三、下颌间隙的评估624
四、舌咽解剖结构624
五、寰枕关节伸展度625
六、多种方法联合应用625
七、其他检查方法626
第四节 困难气管插管的准备626
一、患者的准备626
二、器械和物品的准备627
第五节 困难气管插管的麻醉处理627
一、局部或阻滞麻醉627
二、清醒插管627
三、神经安定镇痛慢诱导插管628
四、全麻诱导插管628
第六节 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常用方法629
一、经鼻盲探气管插管629
二、直接喉镜下经口盲探插管技术630
三、弹性探条引导插管法631
四、喉罩通气道引导插管法631
五、光索633
六、逆行性引导气管插管法633
七、纤维光导气管插管技术635
八、视频插管技术638
第七节 困难插管患者的通气管理技术638
一、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638
二、面罩给氧法638
三、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法639
四、喉罩气道639
五、喉周通气道639
六、食管-气道联合管640
七、经气管喷射通气640
八、气管切开术640
第八节 困难气道患者的气管拔管原则640
参考文献642
索引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