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通史 原始社会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业通史 原始社会卷
  • 杜青林,孙政才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527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农业史-中国-原始社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通史 原始社会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农业起源理论和中国农业起源的探索1

一、国外农业起源理论与方法1

二、国内关于中国农业起源的探讨8

第一章 中国原始农业时期的自然环境和原始居民的聚落组织20

第一节 中国原始农业时期的自然环境——气候与水文20

一、旧石器时代自然环境20

二、全新世气候的特点21

三、中国远古的湖泊及其变迁23

第二节 黄河流域远古的自然环境30

一、黄土的成因和分布30

二、黄土的特征30

三、黄土区域的古动物31

四、黄土区域的古植物31

第三节 东北和西北地区远古的自然环境32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32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32

第四节 长江流域远古的自然环境33

一、古代长江中游的自然环境(以仙人洞遗址为例)34

二、太湖地区的自然环境34

三、古代宁姚平原(河姆渡遗址)的自然环境36

第五节 华南地区远古的自然环境39

一、湘南(以玉蟾岩洞穴遗址为例)远古的自然环境39

二、古代两广地区的自然环境40

三、古代闽台地区的自然环境41

四、华南农业起源是否比华中、华北为迟42

第六节 原始农业时期居民的聚落组织43

一、原始农业时代居住条件的变化和原始聚落43

二、原始聚落的社会组织性质及其变化52

第二章 中国农业起源的神话和传说56

第一节 神农传说概述57

第二节 神农传说反映的农业起源和原始农业情况62

一、前农业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62

二、神农传说的农业起源63

三、神农传说的原始农业生产65

四、神农之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68

第三节 后稷的传说72

第四节 蚕神和嫘神及马头娘77

第五节 其他农业神话和传说86

第三章 考古发掘所见的中国原始农业89

第一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区域划分90

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90

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域划分92

第二节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93

一、黄河中游及附近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93

二、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文化103

三、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05

第三节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113

一、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13

二、长江下游及杭州湾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22

第四节 华南、东南沿海和西藏、云贵高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25

一、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26

二、东南沿海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33

三、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38

第五节 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43

一、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43

二、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52

第四章 中国原始农业的植物栽培与利用156

第一节 栽培作物的起源和驯化的学说156

第二节 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问题162

一、黄河流域粟和黍的出土情况163

二、黍粟的传播途径问题165

三、粟黍的起源和驯化169

四、中外黍粟的野生种问题173

第三节 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的原始稻作175

一、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稻作遗址的出土情况177

二、原始稻作的起源和驯化179

三、稻作传播与史前氏族及历史语言的关系184

四、籼与粳的分化问题191

五、糯稻问题198

第四节 原始农业的栽培技术200

一、旱作的技术200

二、水田的技术202

三、关于选种205

第五节 其他作物的驯化栽培209

一、根茎类209

二、纤维类211

三、瓜菜类214

四、豆类——大豆218

第六节 若干出土的作物遗存之辨析220

一、高粱问题220

二、蚕豆问题223

三、花生问题224

四、芝麻问题225

第五章 原始农业中的畜牧业227

第一节 畜牧业的起源227

一、有关家畜饲养的起源和驯化的学说227

二、畜牧业的起源230

第二节 考古出土的家畜遗存所见的畜牧业246

一、考古出土的家畜遗存综述246

二、考古出土的家畜遗存所见的畜牧业249

第三节 动物的驯化253

一、家畜的驯化253

二、家鸡的驯化263

三、家蚕的驯化264

第六章 原始农业的工具267

第一节 原始农具的概貌和特点267

一、制作工具的材料主要利用现成的天然物267

二、工具制作技术比旧石器时代有较大的提高269

三、工具种类增加,已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初步定型和规格化272

第二节 整地播种农具272

一、砍伐农具272

二、播种农具274

三、翻地农具275

四、关于碎土农具和除草农具280

第三节 收获、加工、储藏的农具与设施282

一、收割农具282

二、加工农具284

三、贮藏器具和设施286

第四节 水利工具与设施、纺织工具和渔猎工具288

一、水利农具288

二、纺织工具290

三、渔猎工具和设施291

第七章 采集和渔猎在原始农业时期的地位296

第一节 采集渔猎与原始农业的关系296

第二节 采集和渔猎的资源307

一、非洲、大洋洲和美洲残存的个别采集情况307

二、黄河流域的动植物采集狩猎资源312

三、长江流域动植物的采集狩猎资源323

四、华南两广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326

第三节 采集狩猎时期人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其对被采集狩猎动植物的影响337

一、采集狩猎、进食行为对人的消化系统的影响337

二、前农业采集时期人的植物知识342

第八章 原始农业与原始信仰344

第一节 自然信仰344

一、天体崇拜345

二、土地山林崇拜348

三、火、雷、水等自然力崇拜351

四、生物崇拜355

第二节 图腾信仰357

一、图腾信仰的特点357

二、中国图腾信仰的遗迹359

三、龙崇拜362

第三节 生殖信仰和祖先信仰364

一、生殖崇拜364

二、祖先崇拜与鬼魂观念370

第四节 巫术375

第九章 原始农业与科技、艺术的萌芽383

第一节 原始农业促进科技的萌芽383

一、物候观察和知识的积累383

二、天象的观察和知识积累387

三、生物的观察和知识积累390

第二节 原始农业导致艺术的发生395

一、农业劳动和舞蹈395

二、农业劳动和音乐399

三、农业与美术及文字405

第十章 原始农业对后世社会发展的影响424

第一节 原始农业与文明起源424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华古文明的物质基础424

二、原始农业对文明起源途径和模式的影响432

三、原始农业在中国古文明中的印记437

第二节 原始农业与分工和交换440

一、原始分工交换的发生和发展440

二、中国原始货币——贝币444

第三节 生活资源的依赖和改变446

一、营养和基因的回顾447

二、营养的古今改变448

三、维生素C与人类演化449

四、未来的食谱449

结语451

一、原始农业的成就和贡献451

二、从现代农业返观原始农业456

参考文献463

索引465

后记4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