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法与书法摄影入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书法与书法摄影入门
  • 韩斌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4812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摄影艺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书法与书法摄影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书法史概述1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和构造1

一、汉字的起源1

二、汉字的构造规律4

第二节 中华遗产、奠定基础的先秦文字5

第三节 隶书大盛、书体皆备的汉代书法7

一、秦代小篆及隶书7

二、两汉篆书8

三、两汉隶书9

四、两汉草书11

第四节 名家辈出、碑帖繁盛的魏晋南北朝书法12

一、三国的刻石13

二、魏晋楼兰木简13

三、南北朝碑刻13

四、书法名家16

第五节 继往开来、书学鼎盛的唐代书法19

一、初唐书法19

二、盛唐书法20

第六节 帖学大行、翻刻成风的宋代书法24

一、宋代法帖24

二、宋代的金石学24

三、宋代书法名家24

第七节 温雅平正、复古求新的元代书法28

第八节 继承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30

一、明初书法30

二、明代中期书法30

三、明代后期32

第九节 帖碑更替、篆隶兴起的清代书法34

一、清代早期书法34

二、清代中期书法36

三、清代晚期书法37

第十节 色彩斑斓、蔚为大观的近现代书法38

一、近代书法家38

二、书法知名的学者42

三、画家身份的书法家43

四、擅书的政治家44

第二章 篆书46

第一节 篆书简介46

第二节 篆书技法入门46

一、小篆的特点47

二、小篆的结构分析47

三、小篆的笔法分析52

第三节 篆书临摹与创作58

一、用笔58

二、结字58

三、用墨59

四、章法59

第三章 隶书61

第一节 汉隶的风格特色63

一、汉隶特指刻石隶书文字63

二、汉隶的特色63

三、汉隶与篆书的关系64

四、汉隶与汉印的关系66

五、汉隶与楷书的关系68

第二节 汉隶的笔法特征70

一、什么是笔法70

二、汉隶的笔法规律71

第三节 汉隶的字形结构特征及其与书写创作的关系79

一、汉隶的字体结构特征79

二、汉隶字法与结构原理81

三、汉隶字法与结构及其对于隶书临创的意义82

第四节 隶书的章法特点82

一、章法特点82

二、风格83

第五节 隶书的临帖和创作要点83

一、隶书临帖指导要点83

二、隶书创作指导要点84

第四章 楷书85

第一节 楷书简介85

一、楷书的由来85

二、楷书的分类85

三、楷书的特点86

第二节 楷书技法入门88

一、楷书的书写姿势和执笔、运笔方法88

二、楷书的基本笔法89

三、楷书的结构与布势91

第三节 楷书碑帖临摹指导93

一、楷书临摹的基本方法93

二、楷书的入帖和出帖94

三、唐碑中楷的临摹95

第四节 楷书的临创转换98

一、学帖与创作98

二、楷书创作中常见的弊病99

第五章 行书102

第一节 行书简介102

第二节 行书技法入门108

一、行书的用笔特征分析108

二、行书的基本笔画分析108

三、行书结构分析113

第三节 行书临写指导115

一、临帖前的准备工作115

二、临摹方式和方法117

三、临创转换119

四、行书章法分析119

五、行书墨法分析120

第四节 行书创作120

一、创作准备120

二、创作123

三、落款、盖章124

第六章 草书125

第一节 草书概述125

一、章草126

二、今草126

第二节 草书技法入门127

第三节 草书临帖指导128

第四节 草书创作137

第七章 书法作品的创作形式及技巧140

第一节 书法创作的基础方法140

第二节 书法创作的幅式141

第三节 书法创作的要求146

一、基本要素146

二、其他要求147

第四节 书法创作注意的环节153

第八章 书法作品的鉴赏154

第一节 欣赏书法者应具备的条件154

一、要知晓古今之书法演变——书法史154

二、知晓古今之书法家背景——历史154

三、有文字学知识154

四、有鉴别碑帖之能力155

五、书写技巧,非有不可155

六、有艺术涵养155

第二节 明确审美标准155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155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157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158

第三节 书法欣赏的方法159

第四节 书法欣赏的特点160

一、书法欣赏的主观性160

二、书法欣赏的能动性160

三、书法欣赏的反复性160

四、书法欣赏的批判性161

第五节 书法欣赏的心理过程161

第九章 历代书法名作鉴赏与收藏164

第一节 先秦书法名作精选164

一、殷商《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164

二、西周《大盂鼎铭文》164

三、西周《毛公鼎铭文》164

四、西周《散氏盘铭文》166

五、东周《石鼓文》166

第二节 秦代书法名作精选168

第三节 汉代书法名作精选168

一、《石门颂》168

二、《乙瑛碑》169

三、《衡方碑》170

四、《曹全碑》170

五、《张迁碑》171

六、蔡邕《熹平石经》171

第四节 魏晋书法名作精选173

一、锺繇《贺捷表》173

二、王羲之《兰亭集序》173

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173

四、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175

五、王献之《中秋帖》176

六、王珣《伯远帖》176

第五节 南北朝魏碑书法名作精选177

一、魏碑《始平公造像》177

二、魏碑《张猛龙碑》177

三、魏碑《石门铭》179

第六节 唐代名作精选179

一、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179

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179

三、张旭《肚痛帖》181

四、颜真卿《颜勤礼碑》181

五、柳公权《神策军碑》181

六、怀素《自叙帖》183

七、孙过庭《书谱》183

第七节 宋代书法名作精选184

一、蔡襄《尺牍》184

二、蔡襄《郊燔帖》184

三、苏轼《黄州寒食诗帖》186

四、苏轼《赤壁赋》186

五、苏轼《丰乐亭记碑》187

六、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187

七、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187

八、米芾《蜀素帖》188

九、米芾《研山铭帖》189

第八节 元代书法名作精选190

一、赵孟頫《洛神赋》190

二、赵孟頫《福神观记》190

三、赵孟頫《兰亭帖十三跋》190

第九节 明代书法名作精选192

一、文徵明《赤壁赋》192

二、文徵明《大行书七言诗轴》192

三、祝允明《唐寅落花诗》192

四、祝允明《赤壁赋》193

五、徐渭《题画诗》195

六、董其昌《行书宋词卷》195

七、张瑞图《后赤壁赋》195

第十节 清代书法名作精选197

一、王铎《草书唐诗卷》197

二、傅山《行草读传灯七言诗轴》197

三、八大山人《行书唐诗一首》198

四、郑燮《难得糊涂》200

五、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200

六、吴昌硕《篆书五言联》200

七、康有为《行书五言联》201

第十一节 书法收藏203

一、书法收藏中的文物保护204

二、纸质书法收藏品的保养204

三、纸质书法收藏品修复翻新法204

第十章 摄影基础知识205

第一节 数码相机205

一、关于相机205

二、数码相机的基本结构205

三、影像传感器207

四、数码相机的附件及其作用208

五、数码相机的使用和维护209

第二节 数码相机的操作210

一、数码摄影常见术语210

二、数码相机的基本设定211

第三节 摄影的基本技术213

一、曝光213

二、景深216

三、手动对焦217

第四节 摄影用光218

一、认识光线218

二、影调的分类223

三、滤光镜及其作用223

第五节 摄影构图224

一、景别224

二、拍摄的角度226

三、构图的基本法则228

四、主体、陪体、环境229

第十一章 书法摄影230

第一节 书法摄影准备230

第二节 书法摄影用光232

一、光的方向232

二、拍摄场地233

第三节 书法摄影对焦技巧236

第四节 书法摄影常用参数的设置及后期处理238

参考文献241

后记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