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183027.jpg)
- 欧阳国庆等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出版社
- ISBN:7543812207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
一 邓小平理论的涵义1
二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8
三 邓小平理论的三大基石11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条件28
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2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34
三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36
四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40
五 邓小平的优秀品质4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49
一 邓小平理论的萌芽50
二 邓小平理论的产生52
三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54
四 邓小平理论的开始成熟55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57
一 实践性57
二 群众性62
三 时代性69
第五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74
一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74
二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理论基础78
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胜利的旗帜81
四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篇章86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溯源9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91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91
二 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科学态度97
第二节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98
一 过渡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98
二 列宁晚期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107
第三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117
一 斯大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117
二 斯大林在理论上的失误126
第四节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28
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129
二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思想145
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157
四 社会主义外交建设思想165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的萌芽(1956.9—1974.12)170
第一节 建设一个好的党170
一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必要性170
二 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173
三 不断地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177
四 共产党要接受监督181
五 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186
第二节 搞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191
一 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191
二 搞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191
三 社会主义有两条标准,一是要群众满意,二是要发展生产力194
四 搞建设不能光靠群众运动,主要靠经常细致的工作195
五 要重视人才197
六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199
第三节 正确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202
一 坚持毛泽东思想,反对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202
二 正确估价毛泽东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204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的产生(1975.1—1982.8)206
第一节 全面整顿的思想206
一 全面整顿的实际工作206
二 全面整顿的基本思想209
三 几个重要的战略性原则213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217
一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217
二历史性转折: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222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完备表述225
第三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232
一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32
二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36
三 实行对内搞活242
四 实行对外开放251
第四节 以干部队伍四化建设为中心的组织路线257
一 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57
二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260
三 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265
第五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68
一 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268
二 发展科技,不抓教育不行270
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73
第六节 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277
一 正确分析和把握全球战略的形势277
二 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280
三 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283
第七节 拨乱反正的完成,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恢复288
一《决议》起草的指导思想289
二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阐述291
三《决议》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最初概括296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82.9—1987.9)297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297
第二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形成299
一对传统经济体制的反思299
二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303
三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306
第三节“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310
一“一国两制”是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提出来的310
二“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12
三“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16
四“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318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322
一 民主与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23
二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思想328
三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思想334
第五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340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340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过程344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347
第六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356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探索和实践356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358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361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365
第七节 党的基本路线理论的形成369
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69
二 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74
三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380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384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1987.10—1992.10)389
第一节 党的基本路线理论的丰富和深化389
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389
二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395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40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408
一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408
二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成熟及其基本内容4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419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419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432
第四节 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439
一 稳定压倒一切439
二 维护安定团结必须有得力的措施442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理论448
一 建立经济特区主张的提出449
二特区理论的形成450
三 特区理论的成熟455
第六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59
一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459
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463
三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465
四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467
后记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