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破冰之旅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破冰之旅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45777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资源共享-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破冰之旅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阻碍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坚冰1

第一节 金融危机下企业创新之艰2

一、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存在重重障碍2

二、首都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面临层层坚冰6

第二节 科技资源难以共享之冰12

一、体制之冰12

二、机制之冰14

三、观念之冰16

第二章 开放共享的创新设计——破冰之道19

第一节 顶层设计:搭建资源整合共享平台20

一、资源整合共享平台的实质与作用20

二、从点开放到面开放:不仅仅是量变而是质变21

三、资源整合平台的整体设计:搭建框架22

四、资源整合平台的运行机制:整合机制24

第二节 引入专业服务机构:让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26

一、专业服务机构的产生26

二、专业服务机构的条件28

三、专业服务机构的外部关系29

第三节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找准各方利益结合点30

一、关于利益共享的理论31

二、科技资源利益共享的基础32

三、科技资源利益共享各方的诉求33

四、科技资源利益共享的机制34

第四节 创新政府投入方式:小投入撬动大资源36

一、政府投入支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必要性36

二、以“效果”为导向的政府投入机制创新38

第三章 实践创新思路——破冰之行41

第一节 起步探路 梳理资源42

第二节 专业服务 创新模式46

一、建设领域平台46

二、联合共建研发实验服务基地49

三、探索运营模式54

第三节 探寻新的利益分配机制57

一、建立科学长效工作机制,明确利益方57

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58

第四节 搭建创新 服务网络60

一、建立供需对接信息网络62

二、建立三层联动工作网络67

第五节 提升与拓展平台服务功能70

一、进一步开放科技资源70

二、用科技金融手段支撑资源共享73

三、促进科技人才与技术成果开放74

第四章 创新设计的实践效果——破冰之效77

第一节 总体效果78

一、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资源量稳步增长78

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的科技资源种类丰富80

三、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总体服务情况趋势良好81

第二节 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83

一、立足首都重点产业,各领域平台积极为企业创新服务83

二、多种服务模式,多角度助力企业创新86

第三节 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96

第四节 拓展科技服务业新领域100

一、培育一批专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00

二、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新业态100

三、为科技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102

第五节 实现多方共赢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北京模式”103

一、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模式”是一种不断创新发展的实践模式105

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模式”是一种高效开放的系统模式109

三、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模式”是一种协同创新的工作模式112

第五章“北京模式”的未来思考115

第一节“北京模式”的长效机制116

一、化“外部压力”为“内生动力”116

二、增值服务的创新延伸119

三、借“资源托管”达“利益共赢”122

第二节“北京模式”的发展124

一、“北京模式”的自我完善125

二、“北京模式”的横向辐射127

三、“北京模式”的纵向整合131

第六章“北京模式”的实践案例133

第一节 机制建设篇134

一、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案例134

案例1:中国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力拓科技资源开放的制度坚冰134

案例2:北京大学以管理服务提升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142

案例3:清华大学以名校效应搭建高端技术品牌基地148

案例4:北京师范大学以特色优势推动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发展154

案例5:北京邮电大学以多种手段力促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发展161

案例6:北京科技大学以制度建设为基地发展保驾护航165

案例7:军队资源开创产学研创新模式167

案例8:中国医学科学院以体制建设激发基地发展的内在动力172

案例9: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大打巧打市场宣传牌175

案例10:中国建材总院迈入市场一小步 机制创新一大步179

案例11:北方工业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打造电子信息行业优质服务品牌186

案例12: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为北京移动业务增长锦上添花188

案例13:北京工业大学增强基地服务水平 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191

案例14: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打造综合服务基地193

二、领域平台案例195

案例1:生物医药领域平台——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195

案例2:新材料领域平台——建立紧密组织 深化对外服务199

案例3:电子信息领域平台——优化制度建设 领跑首都信息化202

案例4:能源环保领域平台——机制创新为平台发展打通经脉205

案例5:技术转移领域平台——搭建供需渠道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210

案例6:装备制造领域平台——做强高端产业 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214

案例7:工业设计领域平台——构筑设计资源领域 驱动设计产业发展217

第二节 服务实施篇221

一、测试检测服务221

案例1: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为企业解决测试技术障碍221

案例2:材料测试服务助力企业发展221

案例3:高纯度四氯化钛纯度分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222

案例4:隐形眼镜护理液的金属元素测定为企业产品进军市场提供依据224

案例5:提供第三方检测 支持企业出口创汇225

案例6:材料性能检测评估 服务新兴企业226

案例7:检测服务实现实验室与企业双赢228

案例8:专业机构延伸服务 多项检测一揽子到位230

案例9:皮革“美容”告别白霜231

案例10:科技为防火阻燃支新招232

二、技术转移服务234

案例1:工程微藻异养发酵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助力企业发展234

案例2:贝氏体钢技术转移提高企业竞争力235

案例3:泡沫玻璃生产成套技术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36

三、深度研发服务237

案例1:新型加工工艺为航空仪表企业攻克技术难题237

案例2:煤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助力企业创新238

案例3: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与百度公司合作研究页面样式眼动实验项目240

案例4:北京邮电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为国家电网信息通信网发展提供新方案242

案例5:合作研发 共同推进测氢技术标准化242

案例6 : rHSA的二硫键结构分析提高研究效率 降低研究成本244

案例7:凤参素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推进新药研发进度246

案例8:光敏剂合成工艺研究 为国外医药市场服务247

案例9: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为灵芝孢子粉化学成分测定建立新方法248

案例10:中药方剂组分配伍添加剂研究 助力增香减害卷烟开发249

案例11:突破玻璃加工关键技术 小马拉大车助力企业自主创新250

案例12:开发照明灯光电源产品加快企业研发进度252

案例13: 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开发项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53

四、支撑重大专项254

案例1:策划龙芯自主知识产权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北京254

案例2:低活化钢性能检测 深度研发支撑专项256

案例3:铝电解节能减排技术助力国家“863”项目257

五、其他服务257

案例1:水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开发保障民生257

案例2:北京邮电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为北京交管局搭建智能交通网络新环境258

案例3:提升企业实验室技术水平 支撑企业技术创新260

案例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为企业搭建业务新平台261

案例5:大坦沙污水系统水力模型研究助力广州亚运会262

附录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大事记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