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竹镇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竹镇镇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2005107.jpg)
- 竹镇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0280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274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乡镇-地方志-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竹镇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图照1
序1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章 建置区划人口31
第一节 建 置31
第二节 区 划32
第三节 村居简介36
【宝贡村】36
【丰乐村】37
【金磁村】37
【烟墩村】37
【八里村】38
【竹镇街道社区】38
【侯桥村】38
【泉林村】39
【石婆村】39
【大侯村】39
【乌山村】40
【乌石村】40
【仇庄村】40
【河桥村】41
【光华村】41
【三星村】41
【大泉村】42
【送驾村】42
第四节 人 口50
【人口变迁】50
【人口总量】51
【人口密度】52
【人口分布】52
【民族构成】52
【性别构成】52
【年龄构成】53
【文化构成】53
【家庭结构】54
【家庭规模】54
【计划生育】54
第二章 自然地理55
第一节 地 质55
【地质构造】55
【地震】55
第二节 地 貌56
【山脉】56
【岗地】57
【?地】58
【冲田】58
【圩田】58
第三节 水资源58
【水系】58
【分水岭】59
【河流】59
【地下水】60
第四节 气 候61
【日照】61
【气温与地温】61
【风】62
【降水与蒸发】62
【四季气候】62
第五节 土 壤63
【土壤类型及分布】63
【土壤肥力状况】64
【土壤质量等级与农业生产关系】65
第六节 矿 藏66
第七节 生物资源67
【动物资源】67
【植物资源】67
第八节 自然灾害69
第三章 千年古镇72
第一节 古街道73
【古代街道】73
【民国时期街道】73
第二节 古集市74
【逢集】74
【集市贸易】74
第三节 古建置、区划74
【古建置】74
【明清区划】75
第四节 古园林、古井75
【古园林】75
【古井】76
第五节 古遗址76
【士林古境】76
【汉墓遗址】76
【教场岗】76
【麝香山】76
【李妃墓】77
【薛妃墓】77
【瓦碴地】77
【焦山】77
【杨洪墓】77
【金女坟】78
【侍郎坟】78
【李敬墓】78
【古战场】79
第六节 古地名79
【三善堂】79
【小营盘】79
【大白果树】79
【高庙子】79
【驴市口】80
【宝应街】80
【七人巷】80
【凤凰地】80
【老十字街】80
【五岔路】80
【皂角树】80
【虾子地】80
【大泉水、小泉水】81
【响水桥】81
【三步两个桥】81
【红土地老爷】81
【念成桥】81
【荭草湾】82
【数字地名】82
第七节 古镇名寺82
【广佛寺】83
【盘石寺】83
【乌石寺】84
【灵居禅寺】85
第八节 古八景85
【盘山积雪】85
【双流汇珠】86
【西乡秧雨】86
【板桥春涨】86
【独山归帆】86
【桃花雾晴】86
【龙山晚霞】86
【士林古境】87
第九节 古树名木87
【送驾黄连树】87
【光华银杏树】87
【河桥黄连树】87
【大泉黄连树】87
【盘山银杏树】88
第十节 古镇兴衰史88
第四章 革命老区93
第一节 新四军进驻竹镇前竹镇概况94
【国民党六合县政府迁至竹镇】94
【国民党六合县地方武装】94
【日伪军进犯竹镇】95
第二节 新四军进驻竹镇96
【开辟革命根据地】96
【建立民族统一战线】96
【根据地党政建设】97
【根据地武装建设】99
【地下交通线】100
【抗日群众团体】102
【锄奸除特】106
【减租减息】107
【大生产运动】109
【日军代表到竹镇与新四军谈判】110
第三节 新四军北撤111
【北撤】111
【地方游击战争】111
【重返淮南解放竹镇】113
【还乡团暴行】114
第四节 老区人民革命斗争纪实115
【张有德救助新四军联络员】115
【刘杨氏装疯救蒋华】115
【朱二先生舍子救伤员】115
【用文艺形式鼓舞群众抗战】116
【杨子云面对屠刀无所惧】116
【高冠英带头捐棺木葬烈士】116
【杨志鑫反封锁不幸遇害】117
【张有德利用猪贩身份探敌情】117
【“英雄担架队长”仇德州】118
【侯国英徒手揍日本兵】118
【热心扫盲的“小先生”】118
【董玉兰为罗司令做军鞋】119
【王德高单枪护军粮】119
【孙文章为送军粮献身】120
【李秀龙义务为新四军运粮】120
【钱国成舍己救战友】120
【“飞毛腿”周长余】121
【虎胆所长郝云翔】121
【沈严氏掩护重伤员】121
【翁培有带头焚田契推动土改】122
【杨成英冒险藏枪支】122
【陈少琪献驴支援游击队】122
【侯李氏大义救伤员】122
【李金菜冒险保护侦察员】123
第五章 民族宗教124
第一节 民族构成及分布124
第二节 回族及伊斯兰教126
【竹镇回族聚居始源】126
【竹镇回民对地方发展的贡献】126
【竹镇清真寺】128
【阿訇】129
第三节 佛 教129
【竹镇佛教概况】129
【寺庙】130
第四节 基督教132
【基督教传入竹镇概况】132
【基督教堂】133
第五节 会道门134
【安清帮】134
【理门】134
【一贯道】134
【先天道】134
【同善社】134
第六章 镇村建设135
第一节 镇村基础设施建设135
【管理机构】135
【集镇建设】135
【乡村建设】136
第二节 公共事业140
【电力建设】140
【路灯】141
【供水】141
【燃气】142
第三节 市容环卫142
【市容卫生】142
【公共卫生设施】143
【消防设施】143
第四节 地籍调查143
第五节 建设用地与管理144
第七章 农业水利146
第一节 农 业146
【管理机构】146
【农业生产关系】148
【耕作制度】149
【肥料】150
【农技农艺】152
【植物保护】156
【种植业】158
【科普协会、合作社】159
【农机具及农副产品加工】161
第二节 水 利162
【管理机构】162
【援外水利建设】163
【镇域水利建设】163
【配套工程】168
【抗旱、防汛】170
第八章 畜牧水产173
第一节 畜禽防治173
【兽医站】173
【疾病防治】173
第二节 养殖业174
【牲畜养殖】174
【禽类养殖】176
【水产养殖】177
【协会】177
第九章 林 业179
第一节 林业资源180
【林地面积】180
【树木种类】180
第二节 国营场圃181
【竹镇林场】181
【盘山林场】182
第三节 社(队)办林场183
【泉水林场】183
【朝阳河林场】183
【乌山林场】183
【季山林场】183
【队办林业队】184
第四节 镇村绿化184
【特色绿化】184
【农田绿化】185
【纪念林】185
【道路绿化】186
【校园绿化】186
【企业绿化】186
【家庭绿化】187
【山地绿化】187
第五节 竹 类187
【淡竹】187
【钢竹】187
【早园竹(笋用竹)】188
【名贵竹】188
【毛竹】188
第十章 商 业19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竹镇商业190
【商业概况】190
【商品流通】192
【商贸活动】19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竹镇商业196
【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6
【合作商业改制】199
【供销合作社】200
【竹镇商业总店】202
【粮油管理所】202
【食品站】204
第三节 土特产及风味小吃205
【土特产】205
【风味小吃】205
第十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及社会劳动保障207
第一节 竹镇工商行政管理所207
【沿革及职责】207
【所址变迁】208
【主要业绩】208
第二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所208
【竹镇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209
【乌石劳动服务公司】210
【泉水劳动服务公司】210
第十二章 工 业2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12
第二节 社办(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212
【竹镇建筑站】212
【竹镇农具厂】212
【竹镇缝纫社】213
【竹镇搬运站】213
【南京民族工业集中区】213
【南京华峰油泵有限公司】214
【南京晨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14
【南京伟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15
【南京民族塑胶厂(集团)】215
【南京泉水帆布织造有限公司】216
【南京永顺输送带有限公司】216
【南京福兴羽绒制品厂】216
【南京盘鑫矿业有限公司】217
【南京盘晶矿业有限公司】217
【竹镇云辉采石厂】217
【南京龙歌服装厂】217
【竹镇民爆站】217
【乌石黄沙矿】218
【乌石志宝白土厂】218
【南京中外合资凯特建材有限公司】218
【竹镇新谊塑料制品厂】218
【南京市六合区业兴水泥制品厂】219
【南京六合大陆玩具厂】219
【竹镇轮窑厂】219
【乌石第一砖瓦厂】220
【乌石第二砖瓦厂】220
【泉水建筑材料厂】220
第三节 村(队)办企业222
【侯桥村砖瓦厂】222
【烟墩村吊窑厂】222
【竹镇街道印刷厂】223
第四节 校办企业224
【泉水中学校办厂】224
【竹镇中学校办厂】224
第十三章 财税金融225
第一节 财 政225
【机构沿革】225
【财政收入】226
【财政支出】231
第二节 税 收237
【机构沿革】237
【税种】238
【税收】239
第三节 金 融242
【机构】242
【货币】244
【结算】244
【储蓄】245
【信贷】245
第十四章 党政群团249
第一节 党 派249
【中国共产党】249
【中国国民党】264
第二节 政 权264
【人民政府】264
【国民政府】273
第三节 群众团体274
【工会】274
【共产主义青年团】274
【妇女联合会】275
【贫下中农协会】276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76
【六合区工商联合会竹镇商会】277
第十五章 军 事278
第一节 驻 军278
【古代驻军】278
【近代驻军】279
【现代驻军】279
第二节 兵 役280
【古代兵役】280
【民国时期兵役】281
【新中国成立后兵役】282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竹镇地区人民武装282
【机构设置】282
【工作职责】284
第四节 民 兵285
【民兵组织】285
【民兵训练】285
第五节 战 事287
【古代战事】287
【近代战事】288
【现代战事】289
第十六章 民政司法治安299
第一节 民 政300
【帮扶助困】300
【社会福利】307
【拥军优属】309
【老龄工作】310
【残疾人事业】311
【婚姻登记】311
【殡葬管理】312
第二节 司 法313
【人民调解】313
【法制宣传】313
【法律服务】313
【安置帮教】314
【竹镇法庭】314
第三节 治 安315
【机构沿革】315
【派出所】315
【户籍管理】317
【清匪镇反、打击刑事犯罪】317
【禁赌、禁毒、禁娼】318
第十七章 教育科技319
第一节 私 塾320
【教学形式】320
【教学内容】320
【教学方法】320
【教育管理】320
【私塾改良】321
第二节 教育行政管理322
【管理机构】322
【成人教育中心】324
第三节 教师队伍324
【教师来源】325
【培训和进修】325
【职称评定】326
【教师待遇】326
第四节 幼儿教育330
【概况】330
【学制课程】330
【重点幼儿园】331
第五节 小学教育332
【概况】332
【学制】334
【课程设置】334
【小学简介】337
第六节 中学教育346
【沿革】346
【学制】346
【课程设置】346
【重点初中】348
第七节 成人教育350
【扫除文盲】350
【成人教育中心校】350
第八节 科 技351
【科技组织与领导】351
【科普宣传与科技培训】352
【科技基地】352
【技术推广与应用】352
第十八章 地方文化353
第一节 文化设施及文化团体353
【文化设施】353
【文化团体】356
第二节 戏剧曲艺357
【洪山戏】357
【白局】359
【说书】359
第三节 舞 蹈360
【彩灯类舞蹈】360
【祭祀性舞蹈】361
【新编舞蹈】361
【武术类舞蹈】362
第四节 民歌民乐362
【山歌】362
【车水歌】363
【打牛喽喽】363
【打硪号子】363
【民乐】363
第五节 电影广播电视364
【电影】364
【广播】364
【电视】365
第六节 文化创作及收藏365
【书画创作】365
【文学创作】367
【收藏】368
第十九章 医疗卫生体育369
第一节 医 疗369
【医疗机构】369
【医疗队伍】371
【医疗设备】372
【药政管理】372
【中医、中药】373
【医疗制度】374
【妇幼保健】375
第二节 卫 生375
【卫生设施】375
【防疫】376
【食品卫生监督】377
【学校卫生】378
第三节 体 育379
【体育设施与训练】379
【学校体育】380
【农民体育】380
【职工体育】381
【老年健身】381
【体育竞赛】381
第二十章 交通运输384
第一节 交通管理384
【机构设置】384
【运政管理】384
【路(航)政管理】385
【车船监理】385
第二节 道 路385
【古道】385
【公路】385
【道路配套设施】386
【道路养护】387
第三节 运 输388
【陆路运输】388
【水路运输】389
第二十一章 邮政电信390
第一节 机构设置390
【竹镇邮政、电信局】390
【乌石邮政、电信局】391
【泉水邮政、电信局】391
第二节 邮 政391
【邮政网络】391
【邮政业务】391
第三节 电 信393
【电报】393
【电话】393
第二十二章 旅游休闲396
第一节 纪念地396
【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396
【李元龙同志陈列馆】397
【李元龙纪念林】397
【赵家岗烈士陵园】397
第二节 灵山秀水398
【止马岭】398
【广佛寺大山】399
【焦山】399
【龟头山】399
【乌龙港风景区】400
【水上森林公园】400
【止马岭小九寨沟】401
【大泉湖风景区】401
第三节 观光农业402
【周家洼冬枣园】402
【桃花岛】402
【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竹镇蔬菜基地】403
【竹镇万亩花卉彩叶苗木基地】40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404
【金色瀛洲葡萄园】404
第二十三章 社会生活406
第一节 镇村居民生活406
【家庭收入】407
【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408
【创建精神文明】409
第二节 民间习俗411
【传统节日习俗】411
【新时俗】414
【婚丧喜庆】415
【宴席礼节】420
第三节 方 言421
【亲属称谓用语】422
【一般称谓用语】422
【鱼类、粮食俗名】423
【牲畜、昆虫类、蛇、鸟类俗名】423
【一般用语】424
第四节 谚 语430
【农谚】430
【气象谚】431
【其他谚语】433
第五节 歇后语437
第六节 民间传说440
【侍郎与巡按】440
【飞来砚】441
【回龙庵】441
【观音跳】441
【斩龙岗、斩龙桥】442
【芝麻岭】442
【美人店】442
【打虎洼】444
【七人巷】444
【凤凰地】445
【雲光祖师】445
【仙人洞】446
【金钟】446
第二十四章 人 物447
第一节 人物传略447
第二节 人物简介457
第三节 烈 士461
第二十五章 附录470
古诗470
古文475
抗日诗歌478
碑刻481
文件辑录485
索引490
编后语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