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学通史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美学通史 第3卷
  • 祁志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559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美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美学通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编 明清:中国美学的综合期总论2

第一章 诗文美学4

概述4

一、宋濂:“以道为文”、“气充文昌”6

二、王守仁:“志道游艺”、美向心求11

三、李梦阳及前七子:“以我之情,尺寸古法”14

四、谢榛及后七子:“情景”论和“格调”说20

五、唐顺之及唐宋派:“法度”、“神明”与“六艺之旨”28

六、徐渭:诗尚“自得”之“真情”32

七、李贽:“以自然之为美”34

八、焦竑:“脱弃陈骸,自标灵采”38

九、屠隆:“诗之万品,要之乎适”40

十、袁宏道及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43

十一、竟陵派:唯情论与“活物”说50

十二、黄宗羲:“情至”为“至文”56

十三、顾炎武:“读经”、“明道”、“知音”61

十四、王夫之:“现量”美和“情景”论66

十五、叶燮:论美及“物我相合而为诗”78

十六、刘大櫆:“文气”说与“文法”论86

十七、姚鼐:论文章之“美”的构成要素与风格类别90

十八、袁枚:尚“情”著“我”、尊“才”崇“识”,不主一格93

十九、翁方纲:熔铸“神韵”与“格调”的“肌理”说102

二十、章学诚:亦“史”亦“文”,“悦目娱心”110

二十一、龚自珍:以自然、个性为美119

二十二、刘熙载: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125

第二章 小说美学135

概述135

一、蒋大器、张尚德的《三国演义》评论136

二、李贽、叶昼的《水浒传》评点139

三、谢肇淛、李日华、袁于令的“真幻”关系论146

四、冯梦龙、凌濛初:“三言”、“二拍”评论149

五、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153

六、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166

七、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173

八、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177

第三章 词论美学184

概述184

一、“小道”说及其批判185

二、“诗余”说及其更正188

三、云间派:“小道”与“大雅”的变奏191

四、西泠派、广陵派:走向尊体193

五、阳羡派:“词非小道”195

六、浙西派:“词以雅为尚”199

七、常州派:“风雅寄托”204

第四章 戏曲美学216

概述216

一、朱权:奠定古代曲论体系的雏形217

二、本色派:崇尚词之易晓与音之合律220

三、情趣派:“以意趣神色为主”233

四、折中派:“可演之台上,亦可置之案头”242

五、王骥德:“大雅与当行参间”249

六、李渔:古代曲学的集大成者254

七、金圣叹:古代戏曲文学批评的最高峰262

第五章 音乐美学274

概述274

一、李贽:“琴者,所以吟其心也”274

二、黄龙山:“琴音本吾心”275

三、杨抡:韵外之致276

四、杨表正:“体态尊重,神与道融”277

五、徐上瀛:古代音乐美学的集大成者278

六、王善论琴学总义八则282

七、汪烜:和顺情声、精通律吕283

八、祝凤喈:“神化”之境,在于“养心”284

第六章 绘画美学286

概述286

一、王履:形神合一、心目合一288

二、董其昌:文人山水画的理论总结289

三、唐志契:“山水原是风流潇洒之事”293

四、笪重光:“神韵”、“位置”、“笔墨”295

五、恽格:“神明”“用心”,“在无笔墨处”297

六、石涛:“一画之法,乃自我立”298

七、王昱:气韵、位置、笔墨301

八、张庚:取资自然、发于无意302

九、邹一桂:“画以象形,取之造物”304

十、布颜图:“意为笔之体,笔为意之用”305

十一、盛大士:“妙不必工”与“江山之助”310

十二、沈宗骞:“质者,美之中藏者也”311

十三、郑绩:“从心所欲不逾矩”317

第七章 书法美学323

概述323

一、解缙:论书象和书史324

二、项穆:“心手交畅,美善兼通”326

三、赵宦光:“取法乎上”、“情游物外”331

四、费瀛:论“大书之法”333

五、汤临初:“修短合度,意态完足”334

六、董其昌:“以风流胜”而“不为无法”335

七、笪重光:书法形式美学的深化338

八、宋曹:“形质不健,神采何来”339

九、阮元:标举北碑,扭转书风340

十、包世臣:论“秦篆汉隶”与“九宫八法”344

十一、刘熙载: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的总结347

第八章 园林美学351

概述351

一、文征明:“寄栖逸之志”,“享闲居之乐”352

二、顾大典:“心与景会”、“自适其适”355

三、潘允端:“适观便体”、乐寿延年356

四、王世贞:园艺之美与园艺鉴赏357

五、计成:中国园林美学的系统总结359

六、文震亨:“幽人之致”、“旷士之怀”365

七、祁彪佳:亭阁之胜,以合诸景366

八、李渔:“因地制宜”、“借景造景”368

九、沈复:论瓶花艺术与造园法则374

第九章 佛教美学378

概述378

一、《灯录》传承的美学意蕴379

二、梵琦:“美味悉从中出”381

三、临济宗:“文字禅”的否定之否定385

四、曹洞宗:“言可以障道,亦可以载道”391

五、袾宏:“念佛参禅”、“往生极乐”397

六、真可:“心美”说与“言道”说401

七、德清:“善用其心”,则得“极乐真境”406

八、智旭:“极乐即唯心”411

九、袁宏道:《西方合论》416

十、王夫之:《相宗络索》420

第十章 道教美学426

概述426

一、正一道:由外至内、从命到性427

二、全真道:“炼神还虚”、“金丹妙宝”432

第五编 近代至“五四”:中国美学的借鉴期总论442

一、康有为:因性顺情,求乐去苦444

二、梁启超:审美至上的“趣味主义”454

三、现代小说美学的开拓465

四、王国维:现代美学体系的奠基人472

五、章炳麟:传统文学观念的总结与坚守484

六、蔡元培: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诞生489

七、鲁迅:中国现代美学的助产士495

八、胡适、陈独秀:“文学改良”与“文学革命”498

后记5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