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献身边疆教育的人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献身边疆教育的人们
  • 陆计明,任伊临主编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722811065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教育-教育史-史料-新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献身边疆教育的人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陆计明1

第一部分 峥嵘岁月1

序诗(两首)&凌临1

第一章 师大情结2

第一节 考入母校2

一、录取通知书中的纪念书签&王宗国2

二、班主任指导我报考北师大&陆计明2

三、北上进京&陆计明5

四、高分考人北师大&张惠民7

五、我坐“京三组”列车去北京学习&张建仁8

六、挥泪告别父亲,去北师大进修&赵瑞馨9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1

一、谆谆教导,殷切期望&何培新1

二、第一次口试&任伊临15

三、拜访名家&任伊临16

四、在小圆凳上睡着了&韩大沉18

五、一次难忘的生日&王宗国19

六、访北京猿人洞&任伊临2

七、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社会活动&侯国强 罗文彦22

八、生动活泼的地理实习&侯国强 罗文彦25

九、九件难忘的“第一次”&陆计明27

十、各族同学亲如姐妹&阿瓦汗·库尔班35

十一、社教纪事&陆计明37

十二、“文化大革命”纪事&陆计明39

十三、读书和喝酒&张惠民44

十四、毕业前夕参观中南海&张惠民46

十五、我保存的一张献血证&张惠民49

十六、欢乐的国庆三十五周年&张建仁51

十七、我提前考取博士研究生&张建仁52

十八、难忘今宵—在天安门广场喜迎香港回归&赵瑞馨53

十九、我唱着母校教的歌,加人中国共产党&卢永平55

第三节 火热朝天的劳动锻炼56

一、修建十三陵水库王宗国&任伊临56

二、生物园内的一块菜地&任伊临59

三、在密云水库劳动,我掉进了沼泽&徐霞6

四、延庆焦庄户和小鲁庄的劳动&任伊临62

第四节 最难忘的是师恩65

一、师恩似海&任伊临65

二、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张惠民67

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老师们&张建仁71

四、终生的导师&李维青72

五、相遇恩师&赵瑞馨74

第五节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75

一、陈垣老校长接见我们&任伊临75

二、听陈毅元帅的报告&任伊临76

三、报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任伊临79

四、到新疆去&徐泽富8

五、报名去新疆&吴舒望81

六、到边疆去,让那些唱高调的“革命者”看看&康世才82

七、一张自画的宣传画预示了我的未来&韩廷允83

八、“那是中国的地方,我是中国人,便去。”&徐福绵85

九、听周总理的报告,立志去新疆&侯国强87

十、我按周总理的要求来到了新疆&史扬9

十一、放弃留北京的机会,立志来新疆做一名西部的“瓦尔瓦拉”&临衡92

十二、三个志愿都填报了新疆&陆计明93

第二章 满怀豪情出阳关95

一、再见了,北京!&吴舒望95

二、笑语洒满进疆路&金芝尧96

三、一张黑白照片&王宗国97

四、旅途上&任伊临98

五、赴新疆趣事&韩大沉1

六、“三级跳”&梁日明12

七、在夜色中进乌鲁木齐&任伊临14

八、昂首挥袖进新疆&韩廷允16

九、再次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任伊临17

十、等待分配&医芝尧19

第二部分 献身边疆终无悔111

序诗(一首)&凌临111

(一)献身教育事业112

中等教育112

第一章 艰难的起步(1966年以前)112

一、我只身去哈密二中&张熙民112

二、兵团勒紧裤腰带支持地方&金芝尧113

三、“打鬼”校长&金芝尧116

四、秋日在西公园徘徊&任伊临119

五、初到新疆&雍绍宇123

六、主动请缨赴哈密,夫妻同心历艰难&侯国强125

七、夫妻双双做生活的强者&张富庆袁汝芬126

八、过好“两关”,扎根伊犁&宋玉梅118

九、煤油灯和小板凳&王宗国13

第二章 进入角色(1966年以前)131

第一节 站稳讲台131

一、学习老教师,千方百计讲好课&任伊临131

二、虚心请教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杨芳134

三、我晕倒在课堂上&杨芳137

四、苦练普通话,勇闯教学关&临衡138

五、下决心改掉“广东普通话”&袁汝芬139

六、自制教具,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张富庆14

七、带病耕耘&吴舒望14

八、珍贵的民族情谊叫我永生难忘&韩廷允141

九、电工老师&王宗国143

十、火山爆发&王宗国143

十一、夜探魔鬼城&王宗国144

十二、陈老师“实、活、情、新、美”的教学艺术&姚良柱145

第二节 春风化雨146

一、和学生一起摸、滚、跌、爬&任伊临146

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教书育人&侯国强149

三、一次成功的班会&崔秀枫15

四、家访&任伊临151

第三节 艰苦创业152

一、艰苦奋斗创建克拉玛依一中&王汉池152

二、国庆亮相&王汉池155

三、教学管理&王汉池155

四、改善办学条件&王汉池157

五、艰苦岁月闯难关&康世才158

第四节 其他工作159

一、在兵团和乌苏“学农”吴舒望159

二、在自然灾害面前&伊林杨芳16

三、建校劳动&伊林163

四、“社教”中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康世才165

第三章 曲折的十年(1966~1976年)167

一、“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学生贴我的大字报&徐泽富167

二、进疆第一乐章&柴剑虹168

三、动乱中到了阿克苏&陆计明172

四、烈火熔炼&梁日明174

五、不是医生的“医生”&吴舒望177

六、义务当理发师&吴舒望178

七、新的开始&雍绍宇178

八、俄语专业的命运&雍绍宇18

九、春风化雨润心田&赵得祥 王建民182

十、在哈拉塔公社&陆计明185

十一、送孩子进托儿所,我当了一回“反革命”&临衡187

十二、在毛泽东诞辰七十八周年的日子里&临衡193

十三、我和王霞老师排练《红色娘子军》&雍绍宇196

十四、羊粪喂土豆,吃了半头牛&临衡199

十五、到高崖子修建渠首&临衡23

十六、到西郊良种场办乌市第二中学分校&临衡25

十七、阿克苏“五七”中学的八年&陆计明27

十八、用心血和双手建起一座新学校&侯国强21

十九、“另类”人的调动&吴舒望213

第四章 硕果累累(1976年后)215

第一节 时刻不忘提高教学质量215

一、“祖国,快些渡过磨难,快些强大起来!”&徐福绵215

二、时刻不忘提高教学质量&《校友通讯》217

三、不断充实新知识&《校友通讯》218

四、在病床上给学生讲课&孙秀起218

五、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孙秀起219

六、合理取舍,翻译编印少数民族教材&孙秀起221

七、重视双语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孙秀起222

八、精雕细刻,把差下生变为尖子生&孙秀起223

九、民汉教师同备课,教学质量有保证&阿瓦汗·库尔班225

十、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们学地理的积极性&崔秀枫228

十一、重回阿克苏二中&陆计明23

十二、调到乌鲁木齐市一中,回归地理专业&陆计明231

十三、师生平等&张惠民232

十四、为了儿女的明天&张惠民234

第二节 还须从教育出发237

一、还需从教育出发&《校友通讯》237

二、“留孩子暂住我家”&《校友通讯》237

三、“赖子班”的转变&崔秀枫238

四、朱晓玲上大学&崔秀枫239

第三节 教学研究活动大有作为239

一、骑着自行车差点撞上汽车,被警察喊了下来&一麟239

二、在天池,我陪着从北京请来的陶祖慰老师吃了到新疆二十一年来没有吃过的羊肉串&一麟241

三、向母校交出一份答卷&王宗国244

四、为培养教师尽力&徐泽富245

五、“大家满意,孩子受益,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史扬246

六、教学研究活动大有作为&张惠民25

七、我自费参加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赵瑞馨252

第四节 校长的酸甜苦辣253

一、我被推上了教育领导岗位&张熙民253

二、执行党的政策,带领乌市二中不断前进&临衡253

三、校长的酸甜苦辣&杨芳255

四、乌市三十八中和乌市十二中共同牵手,结成友谊学校&阿瓦汗·库尔班258

五、“修人先于修设备”&康世才26

六、在改革中发展提高&康世才264

七、将克拉玛依市一中建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王汉池265

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好校长&罗善词 侯国强修改268

九、鸡窝里飞出金凤凰&梁日明271

十、成才教育试验班&梁日明273

十一、到乌鲁木齐市八中打“翻身仗”&陆计明275

十二、“我只有服从组织安排的义务”&傅华国277

第五节 北师大人是好样的278

一、中文系五七届进疆十八学子,个个是好样的&郭婷278

二、三次难忘的接见&曹声鹤281

三、活跃在石河子教育战线上的四名骨干粟克冰&刘洁红 蒋新林 刘冰新283

高等教育287

第一章 教育学院287

第一节 课堂教学287

一、一二一团学校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姚良柱287

二、誉满新疆中学语文界的“教星”&姚良柱288

第二节 丰硕的科研成果29

一、丰硕的科研成果&姚良柱29

二、知难而上挑重担,刻苦钻研编教材&赵得祥 王建民291

三、满腔热情抓教改,呕心沥血育人才&赵得祥 王建民293

四、摸清乌鲁木齐地区教育资源的一次大调查&一麟296

第三节 当好“后勤部长”298

一、无意当领导,却当了领导&一麟298

二、不花一分钱,搬了一座学校&一麟3

三、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一麟33

四、请北师大何兹全老师来学院讲学&一麟35

五、创建阿克苏教育学院&陆计明37

六、克己奉公办教育,捐资助学励后人&赵得祥 王建民39

第二章 普通高校和党校311

第一节 普通高校311

一、“历史的误会”&丁子人311

二、在和田农村参加“社教”&丁子人314

三、班主任的忠告&徐霞316

四、我在《新疆大学学报》的编辑生涯&徐霞317

五、我在森林公园的帐篷里当“门卫”&张明319

六、乌鲁木齐职大岁月&陆计明322

七、关注幼儿和家庭教育&孙钮华325

第二节 党校326

一、外事干部俄语专业班&雍绍宇326

二、出访塔什干&雍绍宇329

三、在阿拉木图语言实习的几件小事&雍绍宇331

四、一次高规格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一麟336

五、我没有辜负党对我的培养&加木沙甫·巴孜克白338

(二)献身其他行业34

一、当好人民的公仆&临衡34

二、尽力将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临衡347

三、承前启后创新业,为国育才兴改革&侯国强359

四、为侨胞服务&梁日明365

五、民主党派的优秀代表&曹笑颜369

六、耕耘“格田”三十载&韩廷允37

七、先后走上地、市教育局领导岗位&陆计明371

八、我在信息工作中闯出了一个天地&卢永平375

(三)“余生常恐终虚度”378

第一节 伏杨老骥378

一、关心下一代战线上一棵苍劲的胡杨&自治区关工委378

二、退而不休,情钟“崇正”&姚良柱381

三、生命倒计时的时候,奋力“笔耕”的两件小事&临衡386

四、不拜名师搞书艺&韩廷允39

五、“余生常恐终虚度”&徐福绵392

六、人老心不老,余热放光辉&赵得祥 王建民393

七、暮年壮志犹未尽,纵情挥笔颂神州&侯国强394

八、19加16等于35?&雍绍宇395

九、献了青春献终身&史扬397

十、献了终身献子孙&傅华国397

第二节 献身新疆终无悔398

一、八十抒怀&张润之398

二、母校百年校庆聚会&胡纯耕399

三、献身新疆无悔的选择—七旬生辰抒怀&胡纯耕4

四、我是一个兵&张江北41

五、苗木成林意未休&徐泽富42

六、平凡业绩亦风流&凌临42

(四)青山埋忠魂43

一、体育之子张润之&高亚新王挨文43

二、一颗过早陨落的星&郭婷徐霞48

三、献身火海的李岳汉&郭婷41

四、一位真诚的奉献者&康世才411

附录415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师范大学校友特级教师名单415

二、边疆校友和母校心相连—北京师范大学新疆校友会成立十五年工作情况416

后记4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