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05720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1
二、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4
上篇 总论9
第一章 国土和人民9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9
一、位置优越,幅员广大9
二、疆界漫长,邻国众多10
三、行政区域的划分10
第二节 人口和民族16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6
二、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4
第二章 地形与矿藏40
第一节 我国地形轮廓的基本特征40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40
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2
三、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43
第二节 主要地貌类型43
一、主要山地43
二、四大高原49
三、四大盆地51
四、三大平原53
五、主要丘陵54
六、特殊地貌类型55
第三节 影响我国地形的主要因素61
一、地质构造基础61
二、外营力对现代地貌形态发育的作用74
三、地表物质组成对地貌的影响75
第四节 矿藏76
一、成矿条件与矿产分布规律76
二、矿产资源的特点79
三、主要矿藏及分布80
第三章 中国近海90
第一节 概况90
一、五个海区的划分90
二、各海区的特征90
三、领海、内海、公海94
第二节 海岸、岛屿和大陆架96
一、海岸类型、特征及分布97
二、岛屿类型、特征及分布101
三、大陆架102
第三节 水文特征103
一、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103
二、海流和水团106
三、潮汐与波浪111
第四节 近海资源114
一、生物资源114
二、矿物资源116
三、动力资源117
四、近海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17
第四章 气候119
第一节 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119
一、季风气候显著119
二、大陆性气候强烈120
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121
第二节 我国气候的形成因素121
一、太阳辐射121
二、地理纬度123
三、海陆分布124
四、地面状况125
五、大气环流128
第三节 我国的季风128
一、我国季风的形成129
二、冬季风和夏季风131
三、季风进退和雨带移动139
四、季风区的划分141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天气过程142
一、寒潮142
二、梅雨145
三、台风146
第五节 气温148
一、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148
二、四季的划分154
三、农业界限温度155
四、温度带157
第六节 降水160
一、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160
二、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164
三、降水量年际间的不稳定性——降水变率166
四、干燥度和干湿地区167
第七节 水热资源与农业生产169
一、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169
二、夏季高温多雨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170
三、水热不同组合,气候复杂多样,对发展多种作物非常有利172
四、旱涝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很大172
第五章 陆地水175
第一节 我国地表径流的特征175
一、水系和流域175
二、地表径流分布180
三、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184
四、河流的泥沙和冰情186
第二节 主要河流188
一、长江188
二、黄河193
三、珠江197
四、黑龙江199
五、京杭运河200
第三节 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201
一、湖泊201
二、沼泽204
三、冰川205
四、地下水207
第四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08
一、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208
二、我国水力资源及其分布209
三、水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开发途径210
第六章 生物与土壤213
第一节 植被和土壤的基本特征213
一、植被的主要特征213
二、土壤的主要特征215
三、人类活动影响深刻216
第二节 植被与土壤的分布规律216
一、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217
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221
三、隐域性植被与土壤及其分布224
第三节 动物地理226
一、动物界的基本特征226
二、陆地生态地理动物群的分布与特点227
第四节 生物资源与自然保护区232
一、森林资源232
二、草场资源234
三、动物资源237
四、自然保护区239
第七章 农业地理244
第一节 概述244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44
二、新中国农业发展与布局的主要变化245
第二节 种植业的生产布局250
一、粮食作物的结构与布局250
二、经济作物的结构与布局260
第三节 林业270
一、我国林业的发展与林业生产原则271
二、我国主要林区273
第四节 畜牧业的发展与布局277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概况277
二、畜牧业的生产布局278
第五节 水产业的生产布局282
一、我国水产业的发展概况282
二、水产业的布局283
第八章 工业地理288
第一节 概述288
一、旧中国工业的基本特征288
二、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变化289
第二节 能源工业的生产布局293
一、能源资源的结构和分布特点293
二、主要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296
第三节 冶金工业的生产布局313
一、钢铁工业313
二、有色冶金工业319
第四节 机械工业的生产布局322
一、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323
二、机械工业的主要部门与布局324
第五节 化学工业的生产布局327
一、化学工业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概况328
二、主要化学工业部门与布局331
第六节 轻工业的生产布局335
一、我国发展轻工业的条件335
二、轻工业部门与生产布局337
第七节 乡镇工业346
一、乡镇工业的新崛起347
二、乡镇工业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348
第九章 交通运输地理352
第一节 概述352
一、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和作用352
二、交通运输业的现状特征353
第二节 陆路运输357
一、铁路运输357
二、公路运输363
第三节 水路运输366
一、我国发展水路运输的条件366
二、内河航运368
三、海上航运371
第四节 航空、管道运输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前景375
一、航空运输375
二、管道运输379
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前景380
第十章 中国地理区383
第一节 中国自然环境的演化及三大自然区383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演化383
二、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点388
第二节 我国经济区的演变及三个经济地带390
一、我国经济区的演变390
二、三个经济地带391
第三节 中国地理区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