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林科技成果选编 农业部分 1973-197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林科技成果选编 农业部分 1973-1975](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2170850.jpg)
-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林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林科技成果选编 农业部分 1973-197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土壤肥料3
土壤肥料3
大寨田4
昔阳县农田基本建设6
土壤普查诊断技术7
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9
种稻改碱12
红壤的改良利用15
鄂南丘陵地区水稻坐蔸原因及其防治措施16
绿萍18
紫云英高产留种栽培技术19
紫云英向北移研究21
水稻球肥深施及球肥造粒机、深层施肥机22
氮肥深施技术及增产效果23
水稻叶面追肥24
新围海涂施用磷肥的肥效26
油菜磷肥增产技术的研究27
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改善瓜果品质28
适施钾肥具有显著抗病与增产效果29
稀土微量元素肥料促进农作物增产30
南丰蜜桔缺素症的防治研究31
乙烯利促进早稻成熟32
三碘苯甲酸促进大豆早熟33
棉花化学催熟33
紫云英根瘤菌——“川紫4号、14号34
夏播留种田菁——“德农9号”35
绿肥品种——“早丰毛苕”36
农田水利39
农田水利39
大农业的经验40
烟台地区综合治理山区和平原办社会主义40
定向爆破搬山造田治山治水42
治水改土和科学用水的经验43
改造旧灌区建设新农田的经验45
温县地下渠道46
暗洞、暗沟排水对冬作物的增产效果48
喷灌技术49
五种喷灌机50
山区软管喷灌51
滴灌蔬菜52
移动式滴灌54
塑料薄膜防渗经验55
耕作改制和高产栽培技术59
耕作制度改革59
三熟夺高产 亩产超三千60
三季稻四熟制62
苏州地区大力发展三熟制的经验64
大苗移栽法和一年多熟制66
粮粮间作 三种三收67
田多劳力少地区的一种好耕作制69
河西地区一熟变两熟70
畦田小麦套玉米70
北方春油菜大面积发展71
以小麦、油菜为前茬的耕作改制73
粮油三套 增产显著74
水田三熟秋大豆75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两熟夺高产76
小麦玉米间套作增产技术78
豆麦间作79
麦烟套种栽培技术80
两粮两肥 地肥粮高80
烟麦间作81
小沟麦套种花生82
地瓜间黄烟 粮烟双高产83
间作套种柽麻绿肥为发展多熟制开辟新肥源84
三季连作稻中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89
栽培管理、加工贮藏89
宁夏引黄灌区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90
水稻旱种技术91
水稻两段育秧92
聚氯乙烯有色薄膜在水稻育秧上的应用93
再生稻94
湖北省试验推广温室无土育秧96
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综合研究97
小麦亩产800—1,000斤的高产途径与技术措施99
冬小麦登上了世界屋脊101
青海春小麦夺高产102
春麦百亩超千斤103
千斤小麦丰产栽培技术106
延安地区小麦下川107
小麦下滩108
三熟制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09
晚麦高产栽培技术110
夏玉米超千斤111
掌握玉米生长规律 抓好高产技术关键113
高纬度地区玉米高产经验115
万亩玉米夺高产116
新修梯田坑种玉米亩产过“黄河”117
玉米催大芽移栽118
旱塬地区杂交高粱抓全苗和“四早”管理技术措施119
夏播沟谷丰产显著120
谷子大面积增产经验121
红薯高产栽培经验122
马铃薯育苗移栽123
甘薯育苗新炕——回流炕124
棉花“三矮”高密度栽培125
关中灌区早熟万株棉应用研究126
棉花化学药剂杀雄的研究和利用127
十三万亩大豆亩产超三百128
芝麻大面积高产经验129
单粒播种高产高倍繁育花生良种131
南方冬种甜菜试验成功132
甜菜育苗移栽133
二茬烟大面积创高产134
苹果幼树早期丰产135
苹果矮化砧木的研究136
果树拉枝增产技术137
四年生梨树亩产八千斤139
苹果中间砧的利用139
柑桔快速育苗141
加速柑桔良种繁育的几种方法142
柑桔育种新方法143
蔬菜大棚迅速发展144
农田栽参145
后季稻安全齐穗期的农业气象试验146
水稻冷害调查147
龙泉山区发展连作稻的农业气候分析148
山东雹灾发生规律与抗灾措施149
人工防雹取得新的进展151
辣椒人工干制技术152
乳化上蜡——简便易行的苹果保鲜法153
果蔬贮藏保鲜154
低频交流电流处理作物种子(或蔓茎)显著增产155
农作物育种159
农作物新品种159
杂种优势利用: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成功161
水稻161
湖南省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162
江西省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取得新进展164
早、晚稻杂种优势的利用165
广西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获得初步成功165
两系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研究初步成功166
水稻化学杀雄原理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67
用花粉单倍体育种法育成水稻新品种——“单丰1号”、“牡花1号”168
单倍体育种:168
运用花粉单倍体方法育成籼稻新品种——“单籼1号”169
“窄叶青”170
籼稻170
“广塘矮”171
“辐陆早1号”172
“迁杂”173
“农学1号”173
“春红”、“广红”174
“海科川21号”174
“广南4号”175
“广永1号”、“广宁矮”175
“湘矮早9号”176
“召矮1号”177
“中秆早”178
“共庆21号”178
“原丰早”179
“科梅”180
“广辐早”181
“温选10号”181
“卷叶白”182
“珍木85”183
“溪选4号”183
“芜湖71早”184
“农杜4号”185
“八四矮63号”186
“广科3号”186
“四矮2127”187
“蜀丰102”188
“蜀丰2号”188
“凯中1号”189
“朝阳早18号选”190
“平籼70-3”190
“农金凤选”191
粳稻191
“东风5号”192
“湘粳13号”193
“湘粳12号”193
“郑粳8号”194
“合旺1号”195
“银粳1号”195
“吉71—1”196
“双丰4号”197
“双丰1号”197
“嘉农485”198
“南粳33、32”199
“嘉农482”199
“矮黄种”200
“当选晚2号”201
“云粳2号”及其选系202
“安庆晚2号”202
“扬糯2号、5号”203
糯稻203
小黑麦204
小麦204
“农科1号”205
冬小麦205
“九三红”及“九三白”206
“河北农大62号”207
“晋麦1号”208
“公社5号”208
“晋麦5号”209
“晋麦2号”209
“晋麦8号”210
“晋农3号”211
“卫东8号”211
“矮丰3号”212
“晋麦9号”213
“旱选3号”214
“长治620”215
“长治516”215
“泰山4号”216
“泰山1号”216
“淄选2号”217
“高38”218
“沂南大白粒”218
“郑州6号”219
“宿麦1号”219
“郑州683”220
“郑州722”221
“郑州721”221
“许丰1号”222
“偃大24”222
“南召1号”223
“陕农704”224
“内乡薄地犟”224
“陕农6521”225
“青春2号”226
“金光麦”226
“新冬5号”227
“新冬6号、7号”228
“小偃4号”228
“云麦26号”229
“川麦9号”229
“京红8号、9号”230
春小麦230
“蒙选70—7、70—10”231
“晋春2号”231
“协作1号、2号”232
“辽春8号”233
“宁麦3号”234
“龙71—175”234
“甘春11号”235
“陇春7号”235
“斗地1号”236
“高原506”237
“阿玉2号”237
小麦品种抗锈鉴定239
新小种的鉴定240
感染“防勃”、“丰产3号”小麦品种的条锈菌240
“114”241
大麦241
“蒙燕1号”242
“晋燕2号”242
莜麦242
“昆仑8号”244
青稞244
“京黄5号”245
“京单2号、5号”245
单交种245
“中单2号”246
“原康1号”247
“大单1号”247
“晋单8号”248
“晋单11号”249
“丹玉2号”250
“长单12号”250
“丹玉6号”251
“丹玉8号”252
“泰单75”253
“北玉5号”253
“豫农701”254
“豫农704”255
“博单1号”256
“鄂单1号”257
“新单7号”257
“榆单1号”258
“武单早”259
“陕单7号”260
“西单3号”261
“宁单1号、2号、3号”262
“川农单交7号”263
“川农单交9号”264
“成单3号”265
“黔单2号”266
“黔单1号”266
“陕玉652”267
双交种267
“矮双包”268
三交种268
“安农3号”268
“烟三33号”269
“鲁三9号”270
“330”271
玉米自交系271
“庆单1号”玉米雄性不育系—“峰262T”272
玉米不育系272
“津杂4号”、“津杂9号”273
高粱273
“晋杂1号”274
“晋杂71—14”275
“晋杂4号”275
“晋辐1号”276
“齐杂3号”277
“1095”277
“金杂3号”278
“渤杂1号”、“渤杂3号”279
“郑杂3号”280
粮糖兼用高粱新品种—“高粱蔗”281
“晋谷5号”282
“晋谷4号”282
谷子282
“晋谷6号”283
“长农12号”284
“晋谷8号”284
“朝谷4号”285
“玉黄谷1号”285
“朝谷6号”286
“安革3号”287
“陇粟2号”288
“麦茬小红糜子”289
糜子289
“宁糜6号”290
“龙69—4075”291
黍子291
“宁薯1号”292
甘薯292
“宁薯2号”293
“郑红2号”294
“青农2号”294
“郑红3号”295
“郑红20号”296
“邵薯1号”297
“郑红9号”297
“永红1号”298
“高原7号”299
马铃薯299
“晋薯2号”300
“晋薯1号”300
“沙杂15号”301
“中棉所7号”302
棉花302
“柳棉1号”303
“商丘17”304
“江苏棉3号”305
“商丘24”305
“徐州142”306
“上海1号”307
“沪棉204”308
“7891”309
“皖棉73—10”309
“钱江9号”310
“鄂棉6号”311
“达棉1号”312
“黔棉2号”313
没有杈棉“70—37”315
“黑山棉1号”315
“海岛棉416”317
“六七七”317
“晋豆1号”319
大豆319
“丰收黄”320
“晋豆2号”320
“跃进4号”321
“临豆1号”322
“早三粒”323
“临豆3号”323
“吉林13号”324
“秋豆1号”325
“黑龙26”325
“商丘4212”326
大豆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植株成功327
“宁油5号”328
“新华5号”328
油菜328
“上油1号”329
“南阳41”330
“湘油2号”330
“青油3号”331
“陕油110”332
“青油4号”332
“川油花叶”333
“云油31号”334
“花11”335
花生335
“花27”336
“花17”336
“反修1号”337
“粤油551号”338
“反修2号”338
“贺粤1号”339
“鄂花2号”340
“洑阳263”341
品种资源利用—油果花生342
“杨庄133”342
“宜阳白”344
芝麻344
食用油料作物—小葵子345
小葵子及其他油料345
秋葵油食用问题初步研究346
油莎豆347
“晋亚1号”349
亚麻349
“晋亚3号”350
“晋亚2号”350
“蒙亚1号”351
“宁亚2号”352
“黑亚2号”353
“南选”、“宁选”353
麻类353
“黑亚3号”354
“湘红1号”355
“湘黄2号”356
蚕桑357
蚕、桑357
家蚕夏秋用新品种“浙农1号”358
家蚕新品种“春4”ד苏1”359
桑蚕新品种“137×秋303”、“137×403”360
柞蚕优良杂交种361
桑蚕新品种“东春1”、“华宝2”361
蓖麻蚕激光育种362
人工饲料养蚕试验成功363
应用昆虫保幼激素增产蚕丝的饲养技术364
昆虫蜕皮激素在蚕业上的应用366
簇具的研究与利用367
蚕病消毒剂的研究369
蚕室加温用具—热风器369
“防僵灵2号”和“百菌清”370
桑蚕质型多角体病免疫研究372
烟雾消毒剂“蚕病净”和“熏毒净”372
“农吉利硷”预防柞蚕脓病373
桑园、苗圃化学除草374
输送卵虫法推广蜜蜂良种376
养蜂376
利用蜜蜂为苕子授粉提高苕子产量377
治蜂螨新药——“灭螨灵”熏烟剂378
“浙农25号”379
茶叶379
“桂糖7号”380
“甜研5号”380
糖料380
“青杂早丰”381
“玉青”381
蔬菜381
“青帮河头”382
“榆包1号”383
“9号白菜”383
番茄杂种优势利用384
“15—2—101”385
番茄一代杂种新组合“北京早红”ד524”385
(1)“绥棱66”ד满丝”385
(2)“苹果青”ד华南180”385
(3)“苹果青”ד大粉1号”385
罐藏番茄——“佳丽矮红”386
罐藏番茄品种——“扬州红”386
优良甘兰杂种一代387
茄子一代杂种新组合“苏州牛角×成都墨茄”389
秋甘兰杂种优势利用389
“单育1号”390
烟草390
“晋太66”391
“晋太125”391
“晋太49”392
“晋太多叶烟”393
“晋太34”393
“金水梨1号”395
梨395
果树395
梨新品种——“黄花”“杭红”“杭青”396
“金水梨2号396
“锦香梨”(56—2—40)398
“早白梨”(57—37—20)399
“早香2号”(57—20—5)400
“黄陵无核甜橙”401
“桃叶橙”401
柑桔401
“抗寒本地早”402
“国庆1号”402
一个柑桔属植物新种——“红河橙”403
“津华橙”404
桃新品种——“麦香”“早香玉”“庆丰”“京红”“京玉”405
桃405
罐藏桃新品种——“秋葵”“朝霞”406
88号、91号”407
抗寒苹果新品系——“八农1号、7号、14号、43号、407
苹果407
“北光”407
苹果新品系410
(2)苹果新品系——“62—1—38”、“62—1—33”、“62—2—3”植物保护植物保护415
(1)矮化砧新品系“62—10—3”415
水稻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416
病害416
噬菌体测定法在白叶枯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418
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420
小麦抗锈品种的鉴定、合理布局和利用421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鉴定423
马铃薯环腐病综合防治424
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研究425
花生倒秧病的防治428
药剂拌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428
“纹枯利”防治油菜菌核病430
花生锈病研究430
多菌灵、托布津在农业上的应用431
1975年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研究433
虫害433
灵官公社水稻螟虫综合防治436
真空熏蒸快速处理检疫害虫437
辛硫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438
杀虫脒防治棉铃虫及苹果害虫439
乐果毒砂防治高粱蚜440
新发现的害虫—棉尖象?441
小地老虎第一代简易测报方法442
棉铃虫的新天敌—多胚跳小蜂444
生物防治444
七星瓢虫防治棉蚜445
草蛉人工集体饲养445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及人工繁育446
赤眼蜂防治棉铃虫448
赤眼蜂防治粟灰螟449
刺粉虱黑蜂防治黑刺粉虱450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及土法生产451
红铃虫性引诱剂作为测报工具452
稻瘿蚊性引诱试验成功453
螟虫性外激素的应用454
农田化学除草有了新的进展456
农药456
稻田化学除草457
燕麦敌类除草剂播前处理460
飞机超低容量施药技术的研究462
四氯苯消灭豆田草害462
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技术与专用农药的研究464
农用标记化合物研制成功465
南粤—215中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469
农机具469
北京—2·5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470
钟山—1型机动水稻插秧机471
滚梳式水稻拔秧机472
HB—500型黄、红麻动力剥皮机474
广东—2型甘蔗联合种植机476
小型通用施肥播种机477
3MF—3型背负式植保多用机478
3WCS—5型手持电动超低量喷雾器479
75J—1型叶面积仪481
便携式辐射计481
农用仪器仪表481
累积式辐射计482
冀74型作物营养诊断盒483
TY—1袖珍电导仪484
简易雷雨探测仪484
茶叶水分电测仪485
转盘式散卵自动称量器486
渠道计算尺487
半导体稻麦数粒仪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