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吕?佛学论著选集 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吕?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89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吕?佛学论著选集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吕澄佛学论著选集总目1
整理者说明1
卷一1
杂阿含经刊定记1
一、刊定经名1
二、刊定品目2
三、刊定文段次第6
四、附论《杂阿含经本母》17
显扬圣教论大意30
论奘译观所缘释论之特征51
论庄严经论与唯识古学63
一、庄严经论之作者63
二、瑜伽与唯识70
三、唯识古学与今学73
四、三性76
五、心真如(法性心)80
六、二分84
诸家戒本通论89
附录131
论律学与十八部分派之关系131
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引言144
入论十四因过解151
因轮论图解170
集量论释略抄176
凡例176
集量论本科段(依宝本)178
集量论释 (轨范师域龙造)181
现量品第一181
为自比量品第二187
为他比量品第三195
观喻似喻品第四206
观遮诠品第五212
观过类品第六213
附录227
集量所破义227
金刚经三义244
楞伽如来藏章讲义257
楞伽观妄义266
辩中边论要义278
起信与楞伽292
大乘起信论考证303
楞严百伪370
禅学述原396
谈真如410
法界释义415
佛性义419
种姓义425
谈院学435
佛法与世间440
谈「学」与「人之自觉」448
西藏佛学原论454
一、西藏佛学之渊源454
二、西藏佛学之传播475
三、西藏佛学之文献489
四、西藏佛学之学说512
附录528
一、藏译显乘论典略目528
二、本书所据西藏典籍目录581
卷二585
内院佛学五科讲习纲要585
内院佛学五科讲习纲要讲记605
法句经讲要643
阿毗昙心论颂讲要675
一、文献源流675
二、学说系统682
三、研习资取687
能断金刚般若经讲要728
菩提资粮论颂讲要767
摩诃衍宝严经讲要819
辩中边论讲要854
一、相品856
二、障品873
三、真实品882
四、修对治品896
五、修分位品903
六、得果品904
七、无上乘品906
胜鬘夫人师子吼经讲要923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讲要946
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979
一、真谛义品982
二、圣谛品984
三、解律品988
四、道门品991
五、较量三乘品996
瑜伽菩萨戒本羯磨讲要1005
羯磨1035
解脱道论分别定品讲要1042
六门教授习定论1068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讲要1094
大般涅槃经正法分讲要1146
一、劝问标目1147
二、佛宝常住1150
三、法宝常住1154
四、僧宝常住1164
五、依自知性1177
六、中道见性1182
七、涅槃四德(卷八终)1186
八、涅槃四益1192
九、广涅槃益1199
十、释佛性疑1205
十一、指三宝事1209
入楞伽经讲记1214
序分1217
正宗分1236
流通分1280
卷三1281
百字论释1281
正觉与出离1330
缘起与实相(上)1343
缘起与实相(下)1357
观行与转依1369
奘净两师所传的五科佛学1381
佛家辩证法1392
汉藏佛学沟通的第一步1402
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1413
宋刻蜀版藏经1425
契丹大藏经略考1432
金刻藏经1441
福州版藏经1447
思溪版藏经1455
碛砂版藏经1462
元刻普宁寺版藏经1470
明初刻南藏1475
明再刻南藏1480
明刻径山方册本藏经1484
清刻藏经1490
西藏所传的因明1493
因明入正理论讲解1500
一 因明入正理论的三个本子和注疏1500
(二) 因明入正理论本文1504
一、总述要义1507
二、能立1511
附录1521
一、真唯识量1521
三、似能立1526
三·一、似宗1527
三·二、似因1533
三·三、似喻1563
四、现量 比量 似现量 似比量1574
五、能破 似能破1583
六、总结1590
二、因明入正理论疏评介1614
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1621
谈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译本部份的编次1621
有关大乘经分类部份的补充说明1632
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说明1638
经藏 总六八八部二七九○卷1644
宝积部 ○○○一——○二四九1644
般若部 ○二五○——○三二六1681
华严部 ○三二七——○三九四1691
涅槃部 ○三九五——○四二四1700
阿含部 ○四二五 ○六八八1704
律藏 总二一○部 八七九卷1739
律部 ○六八九——○八九八1739
论藏 总一九六部 一三九四卷1763
附疑伪目 外论附末 一○九五——一一一三1791
密藏 总三八八部 六三九卷一………………………………………………………………附疑伪目总七部 二六卷1842
章疏部 二○○部 一七八七卷1843
撰述 总五八二部 四一七二卷1843
论著部 一三四部四六一卷1866
语录部 二三部 三○三卷1879
纂集部二三部三○四卷1881
史传部 六八部 六七六卷1883
音义部 一九部 二九五卷1889
目录部 二二部 二四七卷1891
杂撰部 三三部 九九卷1893
卷四1897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1897
绪论1897
第一讲 原始佛学1909
第一节 释伽的时代1911
第二节 原始佛学的构成1920
第三节 原始佛学的要点1928
第一节 佛学分派的经过1936
第二讲 部派佛学1936
第二节 上座系学说的要点1959
第三节 说一切有部系学说的要点1977
第四节 犊子系学说的要点1997
第五节 大众系学说的要点2011
第三讲 初期大乘佛学2029
第一节 初期流行的大乘经典及其主要思想2033
第二节 龙树的学说2053
第三节 提婆及其后的传承2084
第四讲 小乘佛学2107
第一节 有部及新有部的学说2111
第二节 经部和正量部的学说2135
第五讲 中期大乘佛学2162
第一节 时代背景2163
第二节 续出的大乘经及其主要思想2174
第三节 无著世亲的学说2197
第四节 瑜伽行学派和中观学派2215
第六讲 晚期大乘佛学2252
第一节 时代背景2253
第二节 法称、月宫与瑜伽行派2262
第三节月称、寂天与中观学派2284
余论2303
附录2318
谈南传的佛灭年代2318
略论南方上座部佛学2324
略述有部学2333
阿毗达磨泛论2340
略述正量部佛学2367
毗昙的文献源流2376
略述经部学2382
佛家逻辑2400
卷五2435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2435
序论2435
第一讲 佛学的初传2463
第二讲 西域传本佛典的广译2483
第三讲 般若理论的研究2500
第四讲 禅数学的重兴2536
第五讲 关河所传大乘龙树学2567
第六讲 南北各家师说(上)2605
第七讲 南北各家师说(下)2646
第八讲 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2679
第九讲 南北宗禅学的流行2750
余论2841
四十二章经抄出的年代2857
附录2857
安世高2867
支娄迦谶2873
支谦2877
朱士行2882
竺法护2884
毗昙的文献源流2889
谈谈有关初期禅宗思想的几个问题2894
三论宗2900
天台宗2917
慈恩宗2930
华严宗2952
禅宗2972
宋代佛教2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