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济学术随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济学术随笔
  • 李光谟,李宁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7839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考古学:人类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济学术随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的话1

怀念李济&(张光直)1

第一编 初学杂忆1

自撰简历3

我的初学时代——留学前所受的教育5

清华学校高等科一年级(1915—1916年)时的史学作业15

我在美国的大学生活18

仁友会史略35

第二编 学术散论41

殭化43

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45

湖北人种测量之结果50

中国考古学之过去与将来55

民族学发展之前途与比较法应用之限制59

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62

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78

地下档案库(H127)88

从人类学看文化93

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111

关于在中国如何推进科学思想的几个问题114

远东独立发展的“三件东西”122

关于历史学的“四个境界”124

文化沙漠128

我与中国考古工作133

“自由”的初意139

第三编 考古琐谈143

《古物保存法》颁布后所引起的第一个问题145

敦煌学的今昔148

古生物得到了中国法律的庇护153

牙的故事二则:中西学术界治学态度的一幅对照157

史前考古学所研究的“人”和“自然环境”161

“沧海桑田”的考古学例证之一166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编制及其所引起的理论纠纷(一)171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编制及其所引起的理论纠纷(二)176

第四编 学事拾零183

赴日小记185

值得青年们效法的傅孟真先生190

回忆中的蒋廷黻先生——由天津八里台到美京双橡园193

对于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学研究几段回忆199

关于王国维的两点评论206

大龟四版的故事209

二十五年来之“中央研究院”214

第五编 信札序跋223

李济等十人致英庚款会调查团的信225

致丁文江的一封信229

与傅斯年的一次信札往复231

致张光直的信234

《安阳发掘报告》发刊语236

《麽些象形文字字典》序238

《殷虚文字甲编》跋彦堂自序241

《侯家庄一○○一号大墓》序245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发刊词248

《殷墟建筑遗存》序251

《故院长胡适先生纪念论文集》序256

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学术讲演会主席报告和谢辞258

附录263

徐志摩致李济的一封信265

罗素与青年李济&(李光谟)267

南开的“矿科教授”&(李光谟)270

致李光谟的一封信&(戴家祥)273

从梁任公的家书看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轫&(李光谟)278

半个茧壳&(李光谟)282

西阴村下寻师踪——一个考古遗迹的探访&(李亦园)286

蔡元培为《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作的序290

走向中国阿卡迪米&(李光谟)292

“入夥”史语所&(李光谟)294

一份“见面礼”&(李光谟)296

三十年代的荣誉之旅(一)——英伦讲学&(李光谟)299

三十年代的荣誉之旅(二)——和王储考古学家的交往&(李光谟)302

古·阿道尔夫亲王致李济的信305

失悔不是军人(《南京印象》节选)&(郭沫若)307

考古组“十兄弟”&(李光谟)310

谈谈丁文江、李四光和李济&(李光谟)313

对联文化&(李光谟)317

张光直课堂笔记所见李济晚年在台大教书的片段&(陈星灿)320

对于李济先生的简单叙述&(劳榦)324

《感旧录》序&(屈万里)328

大匠诲人有典型——记济老二三事&(李霖灿)330

李济跟费慰梅谈生平&(李光谟)334

洋神父的“代言”&(李光谟)338

职业学人虽有“经世”抱负亦无特权&(王道还)341

钟祥寻访考古学家李济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