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实施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实施指南
  • 马东辉,郭小东,王志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9685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抗震措施-城市规划-标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实施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标准制定的背景1

1.1 城市与城市规划1

1.1.1 城市与城市发展1

1.1.2 城市规划的产生和发展2

1.1.3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体系3

1.2 城市地震灾害4

1.3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发展5

1.3.1 国内外抗震防灾规划及其他同类规划编制研究综述5

1.3.2 国内外防灾规划相关技术发展综述10

1.4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地位与作用12

1.4.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城市建设12

1.4.2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14

1.4.3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工程抗震16

1.4.4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安全防灾17

1.5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18

1.5.1 有关背景19

1.5.2 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意义20

1.5.3 建设部第117号部令简介21

第2章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基本内容体系和技术要求27

2.1 规划原则和目标27

2.1.1 规划原则27

2.1.2 规划目标28

2.1.3 城市抗震防御目标的确定30

2.2 规划内容体系31

2.2.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主要内容31

2.2.2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内容体系建议32

2.3 规划编制技术要求33

2.3.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分类分级指导33

2.3.2 研究层次划分35

2.3.3 城市的主要防灾研究对象及评价要求36

2.4 技术路线分析38

2.4.1 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流程38

2.4.2 技术路线38

2.4.3 主要专项研究40

2.5 有关问题的说明41

2.5.1 抗震性能评价说明41

2.5.2 城市地震动参数的采用42

2.6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43

第3章 城市用地抗震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45

3.1 评价要求和技术路线45

3.2 地震地质和场地环境46

3.2.1 城市地震地质环境46

3.2.2 城市场地环境47

3.3 城市用地抗震类型分区47

3.3.1 标准方法48

3.3.2 抗震规范方法48

3.4 场地地震破坏效应49

3.4.1 地震砂土液化分区49

3.4.2 软土震陷评估51

3.4.3 强震地面断裂震害的可能性估计53

3.4.4 崩塌、滑坡的危害性评估58

3.5 工程抗震土地利用59

3.6 工程抗震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60

3.6.1 城镇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标准分级评价体系61

3.6.2 建设工程项目重要性分类61

3.6.3 城镇建设用地的防灾重要性分类63

3.6.4 城镇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评价分级标准64

3.6.5 城镇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68

3.7 规划内容和要求69

3.7.1 建设场地选择要求69

3.7.2 城市防灾空间布局的影响70

第4章 基础设施抗震防灾规划71

4.1 评价要求和技术路线71

4.1.1 评价要求71

4.1.2 技术路线75

4.2 重要生命线设施抗震性能评价方法76

4.2.1 供电系统76

4.2.2 供水系统80

4.2.3 供气系统87

4.2.4 交通系统87

4.2.5 通讯系统98

4.2.6 医疗系统98

4.2.7 消防系统100

4.2.8 物资保障系统100

4.3 规划内容和要求100

第5章 城区建筑抗震防灾规划103

5.1 城市建筑物的分类和抗震性能评价要求103

5.1.1 城市重要建筑物103

5.1.2 一般建筑物103

5.1.3 抗震调查104

5.1.4 抗震性能评价104

5.2 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方法105

5.2.1 结构破坏状态的划分105

5.2.2 基于结构分析理论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方法106

5.2.3 结构震害预测的常用简化分析方法113

5.3 城市已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规划和改造119

5.3.1 城市已有建筑物抗震薄弱环节分析119

5.3.2 建筑物抗震加固改造策略120

5.4 城市新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规划121

5.5 古城抗震保护规划122

5.5.1 古建筑抗震能力评价方法122

5.5.2 古建筑抗震保护对策130

第6章 城市防止地震次生灾害规划133

6.1 评价技术路线133

6.1.1 现状调查及次生灾害种类选择133

6.1.2 危险性评估134

6.1.3 抗御能力评估134

6.1.4 规划编制135

6.2 城市地震次生灾害源的确定与分布135

6.2.1 次生火灾135

6.2.2 次生水灾138

6.2.3 次生毒气扩散和放射性污染139

6.2.4 其他次生灾害139

6.3 城市次生火灾的评估142

6.3.1 地震次生火灾发生次数预测142

6.3.2 地震次生火险区划144

6.4 城市次生水灾的评估152

6.5 城市次生毒气扩散和放射性污染的评估153

6.6 其他次生灾害的评估154

6.6.1 爆炸154

6.6.2 滑坡、泥石流154

6.6.3 海啸155

6.7 城市防止次生灾害对策和措施158

6.7.1 防止次生火灾对策与措施158

6.7.2 防止次生水灾对策与措施159

6.7.3 防御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爆炸的对策160

6.7.4 地震次生海啸的防御对策160

6.7.5 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御对策162

第7章 城市避震疏散规划163

7.1 城市避震疏散人员估计163

7.2 城市避震疏散场所建设的指导原则165

7.2.1 避震疏散的原则165

7.2.2 避震疏散规划建设要求166

7.3 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的分类和要求171

7.3.1 避震疏散场所分类171

7.3.2 避震疏散场所技术要求171

7.4 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的抗震安全评价174

7.5 城市避震疏散场所规划的方法175

7.5.1 避震疏散场所的选择175

7.5.2 避震疏散路线的选择176

7.5.3 避震疏散责任区的划分方法177

第8章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184

8.1 GI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发展现状184

8.2 基于GIS平台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186

8.2.1 系统的构成187

8.2.2 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和技术特点189

8.2.3 系统的数据分类和组织190

8.2.4 系统的开发与管理191

附录一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199

附录二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 50413—2007202

参考文献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