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2206894.jpg)
- 马运瑞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672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国家机构-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政府治理概述1
第一节 治理与政府治理2
一、治理的提出2
二、治理视角下的政府6
第二节 政府治理的原因分析7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政府的出现7
二、“巨型政府”成因的深层分析9
三、“巨型政府”治理结构的危机12
四、政府治理结构的再造运动12
第三节 现代政府治理呈现的特点14
一、合法性15
二、透明性15
三、有效性16
四、责任性和回应性16
五、法治性16
六、公正和包容性17
第四节 中国政府治理的含义18
一、中国政府治理的含义19
二、中国政府治理的内涵23
第二章 依宪治国:中国政府治理的前提28
第一节 依宪治国的主要内容30
一、依宪治国是中国政府治理的必要保障30
二、依宪治国的基本内容33
三、依宪治国的主要途径34
第二节 依宪治国的关键:依宪执政39
一、中国共产党走向依宪执政的必然性40
二、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前提41
三、依宪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43
四、依宪执政的主要途径46
第三节 依宪治国的实质:依宪行政50
一、依宪行政的意义51
二、依宪治国的实质是依宪行政52
三、依宪行政的途径54
第三章 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中国政府治理的基础58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特征59
一、独立的企业制度59
二、有效的市场竞争61
三、政府经济职能的规范性62
四、良好的社会信用63
五、健全的法治基础65
第二节 政府治理与市场经济65
一、市场经济是政府治理理论产生的基础65
二、政府治理要求市场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调节作用67
三、现代政府治理视角下的政府与市场69
第三节 政府治理经济的主要职能:完善市场秩序72
一、市场秩序要素72
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系手段73
三、市场秩序应有的特征75
四、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原则77
五、管理市场秩序的环境分析79
第四章 公民社会:中国政府治理的必要条件82
第一节 公民社会对政府治理产生的影响83
一、公民社会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分析83
二、当代公民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86
三、正确认识公民社会和政府治理的关系87
第二节 政府治理与第三部门的关系89
一、第三部门的含义梳理89
二、第三部门的产生和成长要求实现政府治理94
三、公共事务走向合作治理的必要性95
第三节 政府治理的多元主体及其合作结构97
一、多元主体的多元化合作方式97
二、合作结构的基本安排98
三、互利原则下制度自主与秩序的实现98
四、政府的主体地位及其演进99
第四节 中国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分析100
一、中国第三部门起源的背景100
二、中国第三部门起源的制度分析101
三、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103
四、正确认识中西方有关第三部门不同特点105
五、第三部门在中国政府治理中的作用106
第五节 提高公民素质的途径与加强社会组织作用109
一、充分认识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09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从基础性工作做起111
三、扩大公民的选举权114
第六节 规范和加强第三部门的途径114
一、我国现阶段第三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4
二、第三部门组织的培育和发展120
第五章 和谐社会:中国政府治理的目标12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124
二、政府治理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126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28
第二节 实现政府治理目标的条件分析130
一、政府治理目标实现的主要有利条件130
二、政府治理目标实现的主要不利因素140
第三节实现政府治理目标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46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146
二、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148
第六章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培育法治文化:中国政府治理的主要途径150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创新150
一、新时期党对领导方式变革的认识151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155
第二节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160
一、充分认识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61
二、提高执政能力的前提162
三、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163
四、提高执政能力的保证164
五、正确理解执政能力的内涵164
六、提高执政能力的标准166
第三节 提升政府执行力166
一、提升政府执行力的紧迫性166
二、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对策思考168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171
第四节 培育与政府治理理念相适应的法治文化175
一、培育法治文化的重要性175
二、培育法治型行政文化的途径177
第七章 第四和第五媒体:中国政府治理的最佳工具182
第一节 政府治理工具视角下的我国国情183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184
二、政府治理工具视角下的国情185
第二节 西方国家新兴的政府治理方式187
一、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趋势188
二、强调自愿机制和自我服务机制188
三、放松管制189
四、强化政府在社会事务治理中的指导作用190
第三节 新兴网络媒体的特点与作用191
一、互联网及其特点191
二、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作用194
第四节 第四和第五媒体:最适合国情的政府治理工具196
一、选择互联网和手机作为政府治理工具的必要性分析197
二、选择互联网和手机作为政府治理工具的案例性分析199
第五节 网络开辟了中国政府治理的新时代206
一、中国政府网站的正式开通及意义206
二、网民的期待207
三、新兴治理工具的初步应用208
结语212
参考文献214
后记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