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烧伤病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烧伤病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9/32207069.jpg)
- 陈意生,史景泉,程天民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01173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299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烧伤-病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烧伤病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烧伤的致伤因素及热能对局部组织和全身的损害1
第一节 烧伤的致伤因素1
第二节 热能对局部组织和全身的损害3
参考文献6
第二章 烧伤的病程经过和分期7
参考文献9
第三章 烧伤创面的病理变化11
第一节 皮肤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概述11
第二节 烧伤的分度及各度的形态变化13
第三节 烧伤创面感染的基础与病变16
第四节 烧伤创面活检及技术问题17
参考文献19
第四章 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与生长因子调节愈合机制21
第一节 皮肤烧伤创面的愈合与愈合特点21
第二节 生长因子及其调控烧(创)伤创面愈合机制22
参考文献33
第五章 烧伤创面皮肤移植免疫病理反应35
第一节 皮肤移植的种类35
第二节 常见皮肤移植的免疫病理反应36
第三节 异基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机制40
第四节 皮肤排斥反应的判断标准44
第五节 克服异基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措施44
参考文献46
第六章 烧伤毒素49
第一节 烧伤毒素的概念、性质及特异性49
第二节 烧伤毒素的作用机制51
第三节 烧伤毒素假说在烧伤治疗应用上的前景52
参考文献53
第七章 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在烧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55
第一节 氧自由基、氮自由基概述55
第二节 烧伤后自由基的产生与造成的损害58
第三节 烧伤后氧自由基、氮自由基引起炎症的机制69
第四节 烧伤后氧自由基、氮自由基对脏器和组织的损害71
第五节 氧自由基损害的防治73
参考文献77
第八章 烧伤感染81
第一节 感染基础研究的进展81
第二节 全身性感染概念的变化81
第三节 烧伤感染病原菌的变化动态82
第四节 烧伤感染病原菌的侵入途径85
第五节 烧伤肠源性感染86
第六节 烧伤救治中的内毒素血症91
参考文献93
第九章 烧伤内毒素血症95
第一节 内毒素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95
第二节 肠道屏障功能96
第三节 严重烧伤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98
第四节 烧伤内毒素血症及其临床表现99
第五节 烧伤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机制101
第六节 烧伤内毒素血症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及多器官损害的发生机制102
第七节 烧伤内毒素血症的防治原则110
参考文献114
第十章 烧伤免疫117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117
第二节 烧伤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123
第三节 烧伤后免疫紊乱的细胞分子机制132
第四节 烧伤后免疫紊乱的发病原因和后果138
第五节 烧伤后免疫紊乱的防治策略142
参考文献145
第十一章 烧伤后代谢变化147
第一节 烧伤后糖代谢障碍147
第二节 烧伤后脂质代谢变化152
第三节 烧伤后蛋白质代谢变化155
第四节 烧伤后代谢相关激素反应160
第五节 烧伤后代谢调节失控164
参考文献176
第十二章 烧伤后呼吸道及肺脏的病理变化179
第一节 呼吸道和肺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概述179
第二节 呼吸道的病变183
第三节 肺实质的病变186
第四节 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91
参考文献202
第十三章 烧伤后心脏和血管的病理变化205
第一节 心脏及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概述205
第二节 烧伤后心脏的病变207
第三节 烧伤后血管的病变222
第四节 烧伤后心肌损害的致伤因素及致伤机制224
第五节 烧伤后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231
参考文献233
第十四章 烧伤后消化管、肝脏、胆囊、胰腺和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病理变化237
第一节 消化管及消化腺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概述237
第二节 烧伤后消化管的病变240
第三节 烧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的发生机制244
第四节 烧伤后肠道损害的机制246
第五节 烧伤后肝脏的病变249
第六节 烧伤后胆囊的病变259
第七节 烧伤后胰腺的病变260
第八节 烧伤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65
参考文献266
第十五章 烧伤后肾脏的病理变化269
第一节 肾脏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概述269
第二节 肾脏的病变273
第三节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障碍和急性肾功能衰竭287
参考文献291
第十六章 烧伤后睾丸、附睾、前列腺和卵巢的病理变化295
第一节 生殖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概述295
第二节 烧伤后睾丸的病变297
第三节 烧伤后附睾的病变301
第四节 烧伤后前列腺的病变312
第五节 烧伤后卵巢的病变313
参考文献314
第十七章 烧伤后骨髓、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的病理变化315
第一节 淋巴造血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概述315
第二节 烧伤后骨髓与周围血液的改变316
第三节 烧伤后胸腺的改变323
第四节 烧伤后淋巴结的病变324
第五节 烧伤后脾脏的病变327
参考文献330
第十八章 烧伤后脑垂体、肾上腺和甲状腺的病理变化331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概述331
第二节 烧伤后脑垂体的病变336
第三节 烧伤后肾上腺的病变342
第四节 烧伤后甲状腺的病变348
参考文献353
第十九章 烧伤后脑和周围神经的病理变化355
第一节 神经组织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概述355
第二节 烧伤后脑的病变359
第三节 烧伤后周围神经的病变373
第四节 烧伤后脑损伤的机制373
第五节 烧伤后神经系统的临床病理联系374
参考文献379
第二十章 核爆炸烧伤381
第一节 核爆炸光辐射381
第二节 核爆炸烧伤的发生情况381
第三节 核爆炸光辐射皮肤烧伤382
第四节 核爆炸呼吸道烧伤385
第五节 核爆炸眼烧伤388
第六节 核爆炸落下灰所致的皮肤β射线损伤393
参考文献394
第二十一章 几种特种武器烧伤的病理基础395
参考文献399
第二十二章 烧伤复合伤401
第一节 概述401
第二节 烧伤复合放射损伤402
第三节 烧伤复合创伤410
参考文献415
第二十三章 吸入性损伤417
第一节 吸入性损伤的致伤因素及致伤机制417
第二节 吸入性损伤时呼吸道及肺实质的病理变化419
第三节 吸入性损伤后肺外器官的病理形态变化442
参考文献445
第二十四章 化学烧伤447
第一节 酸烧伤447
第二节 碱烧伤448
第三节 铬酸烧伤449
第四节 氯化钡烧伤449
第五节 沥青烧伤450
第六节 汽油浸泡烧伤450
第七节 镁烧伤451
参考文献452
第二十五章 磷烧伤453
第一节 黄磷的理化性质与致伤特点及其机制453
第二节 磷吸收后在体内的分布与排泄454
第三节 磷烧伤后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455
第四节 磷烧伤的临床病理联系463
第五节 磷烧伤的救治原则464
参考文献465
第二十六章 电烧伤467
第一节 电流损伤机制467
第二节 电烧伤的临床病理特点468
第三节 实验性电烧伤470
第四节 电烧伤救治原则472
参考文献473
第二十七章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理学变化475
第一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与发展沿革475
第二节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生机制475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77
第四节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变化480
第五节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防治原则494
参考文献495
第二十八章 血管内皮细胞在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发病中的作用497
第一节 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概述497
第二节 烧伤后全身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意义502
第三节 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防治原则505
参考文献506
第二十九章 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在严重烧伤内脏损伤中的作用507
第一节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烧伤多脏器功能损伤中的作用507
第二节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加速严重烧创伤后重要内脏缺血性损伤主动修复515
参考文献520
第三十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烧伤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523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523
第二节 流式细胞术526
第三节 形态定量分析技术527
第四节 电子显微镜术528
第五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529
第六节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530
第七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531
第八节 聚合酶链反应533
第九节 RNA干扰技术534
第十节 生物芯片技术536
第十一节 基因转移技术538
参考文献540
附录1 烧(烫)伤动物模型的研制543
附录2 烧伤尸检569
索引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