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
  • 胡芝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12101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戏曲表演的灵魂——主题1

一 主题对戏曲表演的要义1

二 主题的体现——形象3

三 主题的选择与调整6

四 主题与审美理想8

第二章 戏曲表演与规定情境11

一 首次亮相与规定情境13

二 神情基调与规定情境16

三 唱腔与规定情境18

四 念白与规定情境20

五 身段与规定情境21

六 “难言之隐”与规定情境22

第三章 戏曲表演程式的沿用与创造24

一 程式是戏曲主要的艺术特征24

1.戏曲程式无处不有25

2.戏曲表演程式的美学个性25

二 戏曲的行当程式29

1.行当的由来29

2.生活、行当、角色30

3.行当程式的强大表现力31

4.人物个性与行当程式33

三 程式的继承与发展34

1.程式与时代34

2.旧程式的新运用37

3.行当程式的相互转化39

4.新程式的创造42

四 行当程式与戏曲流派45

1.流派的形成45

2.怎样学流派47

3.流派的发展与创造49

第四章 唱腔程式的运用和创新52

一 声腔不等同唱腔52

二 唱腔程式的可变性54

三 唱腔艺术的创新58

1.旋律是最活跃的因素59

2.节奏是唱腔的脉搏61

3.特殊的情感需要新板式62

4.唱腔的特色决定于韵味63

5.“唱曲,宜有曲情”64

6.演唱与伴奏的鱼水关系65

四 唱腔的基本审美标准66

1.字要清晰·音要准确66

2.声要圆熟·腔要彻满68

五 声音造型与音色美70

1.气息是第一原动力72

2.口腔是可变的共鸣体72

3.鼻腔共鸣与鼻音73

4.共鸣是音色美的关键74

第五章 念白在戏曲中的地位和功能77

一 戏曲念白的形式78

二 戏曲念白的审美特征81

三 戏曲念白与声音形象84

1.吐字含字义85

2.节奏传声情85

3.力度造气氛87

4.语气显情绪89

第六章 戏曲舞蹈的特征、分类与创作方法93

一 戏曲舞蹈的形成与发展94

二 戏曲舞蹈与非戏曲舞蹈的区别95

1.舞蹈语汇96

2.舞蹈姿态97

3.舞蹈节奏99

4.舞蹈内劲101

5.舞蹈服饰102

6.舞蹈道具102

三 实拟性舞蹈的分类与创作方法103

1.从生活中提炼动作103

2.向自然界摹拟形态105

3.“表演性”舞蹈106

四 虚拟性舞蹈的分类与创作方法108

1.时空虚拟舞蹈109

2.物体虚拟舞蹈111

3.情绪虚拟舞蹈114

4.意象虚拟舞蹈115

5.剖象虚拟舞蹈117

6.显象虚拟舞蹈118

7.标形虚拟舞蹈118

第七章 戏曲的体验与表现123

一 体验与表现是戏曲表演的本性123

二 戏曲的体验是情感的升华127

三 戏曲情感体验的“真实感”130

1.“真实感”与真实性131

2.“真实感”与夸张性134

3.“真实感”与形式美135

4.“真实感”的艺术魅力137

5.情感体验类例两则139

四 戏曲的体验与表现的多种结合形态141

1.同步142

2.弱化142

3.中断144

4.不介入144

第八章 戏曲表演与其他戏剧流派的比较147

一 戏曲表演与斯坦尼表演体系148

1.与观众的交流问题150

2.“自然流露”与程式化表演152

3.“忘我”还是“有我”155

4.肌肉松弛与肌肉控制156

二 戏曲表演与布莱希特表演体系157

1.“理”与“情”160

2.演员与角色161

3.演员与观众162

三 戏曲表演与哥格兰的“表现派”戏剧164

1.范本与灵动165

2.“第一号”与“第二号”的关系166

3.“既相融,又相距”167

四 戏曲表演与梅耶荷德的“现实主义假定性”戏剧168

1.对剧场性的理解170

2.演员形体技巧的训练与运用171

3.舞台装置的处理173

第九章 戏曲表演的特殊形式美175

一 戏曲的形式美不等于形象美176

二 戏曲形式美的技巧性177

三 戏曲形体美的训练179

1.“圆”的韵律181

2.腰的带动181

3.颈的力度182

4.肩的拧动182

5.膀肘与胸肋的距离183

6.形体的角度183

7.步法与性格183

8.指法与性格185

四 面容表情186

1.哭的技巧187

2.笑的技巧189

五 眼神——心灵之窗191

1.构思视觉形象191

2.渲染情感色彩192

3.角色情感交流193

4.引导观众进戏194

5.眼神的训练194

第十章 戏曲表演辩证关系十则196

一 形与神196

二 多与少198

三 技与情201

四 火与瘟204

五 冷与热206

六 含蓄与鲜明211

七 灵动与规范213

八 武戏“文”唱216

九 文戏“武”唱218

十 中心与突出221

第十一章 戏曲人物创造方法探索225

一 抓住“这一个”225

1.小飞娥的“飞”225

2.三个曹操和一个包公226

3.李慧娘与金玉奴227

二 用典型动作“说话”228

三 以“情”统领表演231

1.“情”与表演色彩231

2.分析人物的情感层次232

3.布置情感高潮235

4.利用道具、服饰出情236

四 驾驭观众的心理节奏238

五 舞情与歌情的配合241

第十二章 戏曲演员的艺术修养244

一 思想品格的修养245

1.情操的修养246

2.情趣的修养247

3.情怀的修养249

二 生活的修养251

1.生活的来源251

2.做生活的有心人252

3.戏曲积累生活的方法253

三 文化修养254

1.文化修养与舞台气度257

2.文化修养与审美理想259

3.文化修养与戏曲表演的“雅与俗”261

后记265

再版后记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