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皮影艺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皮影艺术史
  • 魏力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2042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209MB
  • 文件页数:555页
  • 主题词:皮影戏-戏剧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皮影艺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概说皮影戏1

一、皮影戏的定义1

二、皮影戏的文化形态2

三、皮影戏的分布4

四、中外影戏的关系8

第一章 影戏的起源13

一、影戏与古代幻影术13

二、影戏起源诸家说16

(一)民间流传影戏始于西汉之说16

(二)影戏于北魏时期发祥山西孝义之说16

(三)影戏始于唐代西安之说17

(四)影戏由外国传入之说17

(五)汉、唐无影戏之说18

三、影戏形成的因素20

(一)影子嬉戏是影戏的本源20

(二)影戏造型源于剪纸20

(三)影戏卷本延续于变文俗讲21

(四)影戏表演得益于木偶戏22

第二章 宋代影戏的繁荣26

一、北宋是中国影戏最早的兴盛期26

二、南宋影戏的发展30

三、宋代影戏的种类和体制32

(一)宋代影戏的种类32

(二)宋代影戏的体制35

第三章 金、元影戏寻踪38

一、中原影戏的分野38

二、元代影戏的传播39

三、金、元影戏写真图40

(一)山西繁峙金代壁画《儿童弄影戏图》40

(二)山西孝义金代影人头像壁画41

(三)山西孝义元代古墓影人壁画42

(四)“傀儡戏纹镜”之木偶、影戏辨42

第四章 明代影戏的流传44

一、南民北移与影戏的交融44

二、全国早期皮影风格的相对一致性50

三、三大区域性流派的形成52

第五章 清代影戏的鼎盛56

一、清初影戏的流传56

二、清代关于影戏的记载58

三、各地民间的影戏59

(一)清代冀东滦州影戏60

(二)清代冀中影戏61

(三)清代北京影戏63

(四)清代东北影戏65

(五)清代山西影戏66

(六)清代陕西影戏67

(七)清代陇东影戏69

(八)清代青海影戏69

(九)清代四川影戏69

(十)清代广东潮州纸影戏70

(十一)清代台湾皮猴戏70

四、清代禁影的问题71

(一)“悬灯匪”与皮影戏71

(二)清政府的禁夜戏令72

五、清代民间影戏班社73

(一)清代冀东滦州影戏班73

(二)清代京城影戏班75

(三)清代陕西影戏班76

(四)清代四川影戏班76

(五)清代浙江海宁影戏班77

(六)清代豫南罗山影戏班77

(七)清代山西孝义影戏班77

(八)清代湖北影戏班78

(九)清代台湾影戏班78

六、文人与影戏剧本78

(一)流传中的影戏剧本78

(二)影卷与宝卷80

(三)影卷的韵辙81

(四)影卷的词格85

(五)影卷的演唱93

七、传统影戏名剧剧情96

(一)冀东滦州传统影戏名剧剧情96

(二)冀中传统影戏名剧剧情106

(三)陕西传统影戏名剧剧情111

(四)浙江传统影戏名剧剧情126

八、传统影戏剧目名录159

(一)河北传统影戏剧目159

(二)北京传统影戏剧目170

(三)东北传统影戏剧目170

(四)陕西传统影戏剧目171

(五)甘肃传统影戏剧目174

(六)青海传统影戏剧目176

(七)山西传统影戏剧目176

(八)河南传统影戏剧目176

(九)山东传统影戏剧目179

(十)湖北传统影戏剧目180

(十一)湖南传统影戏剧目180

(十二)四川传统影戏剧目181

(十三)云南传统影戏剧目183

(十四)浙江传统影戏剧目183

(十五)上海传统影戏剧目184

(十六)广东传统影戏剧目184

(十七)闽南传统影戏剧目184

第六章 近代影戏的兴衰187

一、近代影戏的衍流与地方性面貌187

(一)近代河北不同风格的皮影187

(二)近代北京影戏分两派199

(三)近代东北三省影戏的沿革202

(四)近代三晋影戏的分布206

(五)近代陕西影戏仍称“隔帘说书”209

(六)近代甘肃影戏的风采213

(七)新中国成立前的青海影戏214

(八)近代川北灯影和成都灯影215

(九)近代云南影戏216

(十)近代河南影戏的种类217

(十一)近代山东影戏两人演一台219

(十二)近代浙、沪、苏影戏222

(十三)近代湖北“门神谱”、“魏谱”皮影224

(十四)近代湘、赣、皖的影子戏226

(十五)近代闽、粤纸影与台湾“皮猴戏”227

二、近代著名影戏班社与艺人230

(一)近代河北影戏班社与艺人230

(二)近代东北影戏班社与艺人247

(三)近代北平影戏班社与艺人249

(四)近代陕、甘、青影戏班社与艺人250

(五)近代四川的影戏班社与艺人257

(六)近代河南影戏班社与艺人258

(七)近代湖北影戏班社与艺人260

(八)近代湖南影戏班社与艺人260

(九)近代上海的影戏班社与艺人261

(十)近代浙江皮影戏班社与艺人262

(十一)近代广东皮影戏班社与艺人263

三、皮影戏的表演技艺263

(一)皮影的戏台263

(二)影戏演员的分工265

(三)皮影戏的演出270

(四)皮影的操纵表演274

(五)影戏的戏箱282

四、影戏唱腔的演变发展286

(一)早期皮影与九腔十八调286

(二)与影戏有关的声腔剧种287

(三)河北影戏唱腔292

(四)东北影戏唱腔295

(五)北京影戏唱腔297

(六)山西影戏唱腔298

(七)陕西影戏唱腔299

(八)甘肃影戏唱腔302

(九)青海影戏唱腔303

(十)四川影戏唱腔303

(十一)云南影戏唱腔303

(十二)河南影戏唱腔304

(十三)山东影戏唱腔305

(十四)浙江海宁影戏唱腔305

(十五)上海影戏唱腔306

(十六)湖北影戏唱腔307

(十七)湖南影戏唱腔308

(十八)广东影戏唱腔308

(十九)台湾影戏唱腔308

五、皮影造型特征309

(一)冀东皮影造型310

(二)东北皮影造型315

(三)北京皮影造型317

(四)山西皮腔纸影戏造型318

(五)陕西皮影造型318

(六)甘肃皮影造型323

(七)青海皮影造型324

(八)四川皮影造型325

(九)云南皮影造型326

(十)河南皮影造型326

(十一)山东皮影造型328

(十二)浙江皮影造型328

(十三)上海皮影造型329

(十四)湖北皮影造型329

(十五)湖南皮影造型330

(十六)广东皮影造型331

(十七)台湾皮影造型331

六、皮影雕制工艺332

(一)中国皮影的雕镂艺术332

(二)冀东皮影的雕刻332

(三)东北皮影的雕刻337

(四)陕西皮影的雕刻338

(五)甘肃皮影的雕刻341

(六)青海皮影的雕刻343

(七)四川皮影的雕刻344

(八)河南皮影的雕刻346

(九)湖北皮影的雕刻347

(十)湖南纸影的雕刻348

(十一)浙江海宁皮影制作348

七、影戏的民间习俗348

(一)“愿影”习俗348

(二)影戏祖师与影班供奉364

(三)影戏班俗规与禁忌372

(四)皮影艺人与船夫375

(五)影界“行话”376

(六)影戏的谚语楹联381

八、石印本影词和影戏老唱片388

(一)石印本影词388

(二)影戏老唱片389

九、革命战争时期的皮影戏395

(一)日伪时期影戏的厄运395

(二)皮影戏在陕甘边区397

(三)长城脚下的“抗战影社”399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影戏404

(五)战争年代的皮影戏剧目406

第七章 当代影戏的发展413

一、新中国影戏的改革41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皮影戏的状况413

(二)皮影艺术改革的新面貌415

(三)观摩汇演促进了影戏的新发展418

(四)皮影现代剧目的创作428

二、当代影戏班社与艺人430

(一)当代河北影戏班社与艺人430

(二)当代东北影戏班社与艺人442

(三)当代北京影戏班社与艺人448

(四)当代山西影戏班社与艺人449

(五)当代陕西影戏班社与艺人450

(六)当代甘肃影戏班社与艺人459

(七)当代青海影戏班社与艺人467

(八)当代四川影戏班社与艺人469

(九)当代云南影戏班社与艺人471

(十)当代山东影戏班社与艺人472

(十一)当代河南影戏班社与艺人474

(十二)当代上海影戏班社与艺人476

(十三)当代江苏影戏班社与艺人477

(十四)当代浙江影戏班社与艺人478

(十五)当代湖北影戏班社与艺人481

(十六)当代湖南影戏班社与艺人485

(十七)当代安徽影戏班社与艺人488

(十八)当代广东影戏班社与艺人489

(十九)当代福建影戏班社与艺人489

(二十)当代台湾影戏班社与艺人490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皮影戏493

四、走向世界的中国皮影戏495

五、中国皮影戏的现状502

附录一 皮影的收藏与识别506

附录二 中国皮影戏源分支表512

附录三 中国皮影戏大事年表513

附录四 主要参考文献533

后记5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