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研究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32226230.jpg)
- 仇立平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44456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社会学-研究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2
1.1概念的使用:学者的讨论和本书的定义2
1.1.1我国社会学界对于社会研究方法概念的认识2
1.1.2本书的定义3
1.2特征:科学性、客观性和工具性4
1.2.1科学性4
1.2.2客观性5
1.2.3工具性6
1.3简史:以人为本、关注底层与科学理性精神的张扬8
1.3.1我国早期高等院校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建设9
1.3.2我国社会研究的两种传统10
1.3.3国外社会研究简史17
1.3.4历史的启示20
2社会研究方法论的若干问题21
2.1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21
2.1.1实证主义方法论21
2.1.2非实证主义方法论22
2.1.3不同方法论影响下的具体研究方法24
2.2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24
2.2.1价值中立、价值关联和价值判断25
2.2.2价值关联和知识结构25
2.3社会科学的特殊性26
2.3.1社会科学预测的特殊性26
2.3.2社会研究的限制27
2.4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29
2.4.1如何认识我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29
2.4.2默顿: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之间的关系30
2.4.3社会学的想象力与经验研究32
2.5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32
2.5.1什么是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33
2.5.2实用主义下的混合研究方法33
2.5.3讨论34
3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和一般过程36
3.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36
3.1.1数学方法对社会研究的影响36
3.1.2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研究方法的渗透37
3.1.3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综合运用38
3.2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39
3.2.1社会研究方法论39
3.2.2社会研究基本方式40
3.2.3社会研究方法的专门技术和工具40
3.3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41
3.3.1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41
3.3.2研究目的或作用: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42
3.3.3调查对象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4
3.3.4时间性: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50
3.3.5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调查、民意调查、市场调查53
3.4科学研究的逻辑和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54
3.4.1归纳推理54
3.4.2演绎推理57
3.4.3假设演绎法59
3.4.4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60
4选题和问题64
4.1选题的意义和标准64
4.1.1选题的意义64
4.1.2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67
4.1.3选题的标准68
4.2选题的方法和来源72
4.2.1选题的思维方法和“问题意识”72
4.2.2选题和经验生活75
4.2.3选题和查阅文献77
4.2.4查阅文献和文献述评的方法80
4.3研究课题的具体化82
4.3.1什么是研究课题的具体化82
4.3.2研究课题具体化的方法83
5研究设计85
5.1研究方式、研究性质和研究目的85
5.1.1研究课题的定位85
5.1.2研究方式、研究性质和研究目的之间的关系86
5.2理论和假设87
5.2.1何谓理论87
5.2.2理论的层次88
5.2.3理论的形式89
5.2.4研究假设91
5.3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95
5.3.1分析单位95
5.3.2区群谬误和简化论99
5.3.3研究内容102
5.4研究方案的设计和撰写104
5.4.1研究方案设计的作用、原则和类型104
5.4.2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105
5.4.3研究方案的撰写要求107
6抽样方法110
6.1概率抽样方法基础110
6.1.1概率抽样的意义110
6.1.2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抽样分布111
6.1.3抽样术语115
6.1.4抽样步骤118
6.2概率抽样的具体方法122
6.2.1简单随机抽样122
6.2.2系统抽样124
6.2.3分层抽样126
6.2.4整群抽样128
6.2.5多段抽样129
6.2.6PPS抽样132
6.2.7入户抽样133
6.2.8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案135
6.3非概率抽样方法141
6.3.1偶遇抽样141
6.3.2判断抽样142
6.3.3配额抽样142
6.3.4滚雪球抽样144
7测量和量表146
7.1社会研究中的测量146
7.1.1测量的概念和意义146
7.1.2测量的要素146
7.1.3“测不准原理”和社会测量的局限148
7.2概念化和操作化148
7.2.1概念和概念化149
7.2.2概念操作化149
7.2.3操作化过程150
7.3概念、变量和指标151
7.3.1概念151
7.3.2变量152
7.3.3指标153
7.3.4概念、变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156
7.4信度和效度156
7.4.1信度157
7.4.2效度158
7.4.3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以及相互关系161
7.5测量层次163
7.5.1定类测量163
7.5.2定序测量163
7.5.3定距测量164
7.5.4定比测量164
7.6量表166
7.6.1态度和态度量表166
7.6.2总加量表167
7.6.3累积量表172
7.6.4语义差异量表174
8调查研究178
8.1问卷设计179
8.1.1问卷结构和问题类型179
8.1.2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184
8.1.3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实例187
8.1.4问卷设计技术194
8.2资料收集方法204
8.2.1自填法204
8.2.2结构型访问法205
8.2.3访问技术和访问心理207
8.3调查研究的组织和管理210
8.3.1访问员的选择和培训210
8.3.2组织工作212
8.3.3质量管理213
补充阅读 群体关系测量214
9实地研究221
9.1实地研究的单位221
9.1.1个案研究221
9.1.2社区研究222
9.2实地研究的过程或步骤223
9.2.1选择调查点或调查对象223
9.2.2取得进入现场的资格224
9.2.3进入现场并与当地居民建立友好关系224
9.2.4收集和分析资料225
9.3非结构型访问法225
9.3.1无结构型访问226
9.3.2半结构型访问227
9.3.3访谈技术228
9.4观察法232
9.4.1生活观察和科学观察232
9.4.2观察法的类型和特点233
9.4.3观察设计和观察训练235
10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239
10.1文献研究239
10.1.1文献资料的类型和评价239
10.1.2内容分析法240
10.1.3二次分析244
10.1.4历史研究方法246
10.2实验研究247
10.2.1实验研究的基本术语248
10.2.2标准实验模式及其变形249
10.2.3所罗门实验模式251
10.2.4完全随机设计252
10.2.5随机区集设计253
10.2.6拉丁方格设计254
10.2.7实验步骤255
11量化资料的整理和分析260
11.1初步整理260
11.1.1审核260
11.1.2复查262
11.1.3编码和录入263
11.4.4数据清理263
11.2统计整理266
11.2.1分类和分组267
11.2.2频数和频率统268
11.2.3统计表270
11.2.4统计图272
11.3统计分析初步274
11.3.1集中量数分析274
11.3.2离散量数分析279
11.3.3相对离散量数分析283
11.3.3相关、回归、推论简述285
12质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294
12.1初步整理294
12.2阅读分析295
12.3编码和登录296
12.4建立档案或资料库299
12.5深度分析299
13研究报告的撰写302
13.1写作方法或思路302
13.1.1为何写302
13.1.2为谁写303
13.1.3怎样写304
13.2研究报告的结构305
13.2.1基本结构305
13.2.2报告结构和写作技巧307
13.2.3报告结构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307
13.3研究报告的撰写体例308
13.3.1行文要则309
13.3.2撰写格式309
13.3.3引用和注释310
附录A抽样方案示例313
附录B项目申报书示例319
附录C社会指标体系示例323
附录D量化研究报告示例328
附录E质性研究报告示例340
附录F随机数表349
附录G正态曲线下的面积353
参考文献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