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变迁中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454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企业-养老保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变迁中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言1
1.1 本书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
1.1.1 选题的基点以及目的3
1.1.2 选题中关键词的概念界定3
1.1.3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7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研究动态8
1.2.1 国外文献综述与研究动态8
1.2.2 国内文献综述与研究动态20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篇章结构26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向28
2 理性认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背景研究34
2.1 养老保障、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35
2.1.1 养老保障的历史起源和制度变迁35
2.1.2 公共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年金39
2.2 走出单一制度——全球进行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44
2.2.1 三支柱体系走向多元化体系45
2.2.2 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变51
2.3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以及评价55
2.3.1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进程55
2.3.2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评价65
2.4 小结:养老保障制度变迁为企业年金制度研究提供了宏观背景68
3 正视现实: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挑战及障碍71
3.1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变迁及现状72
3.1.1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变迁72
3.1.2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现状79
3.2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问题评述及产生动因92
3.2.1 企业年金制度的性质界定不清93
3.2.2 企业年金制度的各方主体利益不均衡94
3.2.3 企业年金制度的法律环境不完善97
3.2.4 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动力不足99
3.3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面临的其他外部环境103
3.3.1 收入分配体系现状是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103
3.3.2 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给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创造了需求105
3.4 小结:从企业年金制度的现状评价中寻求发展方向109
4 触摸历史:各国和地区企业年金制度的比较研究111
4.1 美国的企业年金制度111
4.1.1 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112
4.1.2 现阶段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的主要特点115
4.1.3 企业年金制度在美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119
4.1.4 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条件和法律环境124
4.2 欧洲的企业年金制度128
4.2.1 英国的企业年金制度128
4.2.2 德国的企业年金制度134
4.2.3 欧洲各国的企业年金制度比较142
4.3 澳大利亚的企业年金制度145
4.3.1 澳大利亚年金制度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146
4.3.2 澳大利亚企业年金制度的主要特征147
4.3.3 澳大利亚企业年金制度的政府作用和配套环境151
4.4 日本的企业年金制度154
4.4.1 日本企业年金制度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154
4.4.2 现阶段日本企业年金制度的主要特点157
4.4.3 日本企业年金制度改革的评价与思考162
4.5 其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年金制度164
4.5.1 智利模式对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影响165
4.5.2 新加坡模式对于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影响170
4.5.3 中国香港模式对于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影响172
4.6 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年金制度的比较研究174
4.6.1 制度定位的比较175
4.6.2 管理模式的比较179
4.6.3 建立计划的自愿性的比较182
4.6.4 建立主体的比较183
4.6.5 年金给付刚性的比较184
4.7 小结:各国和地区企业年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186
5 理论分析:我国企业年金的制度变迁与关系定位192
5.1 运用制度经济学对企业年金制度分析的框架193
5.1.1 分析中涉及的制度经济学理论193
5.1.2 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196
5.2 对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制度分析197
5.2.1 现阶段企业年金制度所处制度状态197
5.2.2 企业年金制度是诱致性变迁还是强制性变迁199
5.2.3 顺利实现企业年金制度变迁的新思路205
5.3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界限206
5.3.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企业年金制度的影响207
5.3.2 企业年金制度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217
5.4 小结: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应有定位218
6 实证分析: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的供需测度221
6.1 需求者(一):企业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221
6.1.1 企业发展年金计划的支付意愿分析222
6.1.2 企业发展年金计划的支付能力分析234
6.1.3 企业对发展企业年金的整体情况分析235
6.2 需求者(二):个人的被动效应和对企业的依赖程度238
6.2.1 个人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普遍原因238
6.2.2 个人参与企业年金计划动力不足的原因240
6.3 供给者(一):政府的功能机制与介入水平244
6.3.1 政府推进企业年金制度的理论动因244
6.3.2 政府在企业年金制度中应当具有的功能机制246
6.3.3 政府在企业年金制度中的介入水平252
6.4 供给者(二):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分析255
6.4.1 保险公司的成本—收益分析256
6.4.2 商业银行的成本—收益分析259
6.4.3 投资管理人的成本—收益分析264
6.5 从供求角度看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行偏移268
6.5.1 企业年金市场的供求曲线分析269
6.5.2 使需求曲线右移的影响因素270
6.5.3 使供给曲线右移的影响因素271
6.6 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规模的简要预测273
6.6.1 预测的数据说明和假设274
6.6.2 预测的数据分析和结论280
6.7 小结: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发展需要四方利益主体推进282
7 思路建议: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年金制度284
7.1 重新审视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285
7.1.1 分配正义与企业年金制度的建构理念285
7.1.2 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再定位289
7.2 企业年金制度的外部性和解决方式302
7.2.1 外部性的一般解释302
7.2.2 企业年金制度的正外部性303
7.2.3 企业年金制度的负外部性303
7.2.4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式305
7.3 企业年金制度框架的重新梳理308
7.3.1 关于制度属性308
7.3.2 关于主要定位311
7.3.3 关于法律构架315
7.3.4 关于管理构架322
7.3.5 关于方案选择331
7.3.6 关于运行监管338
7.4 小结:建立公平有效的企业年金制度对我国社保体制转轨的意义342
参考文献344
中文参考资料344
英文参考资料358
后记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