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
  • 吴正岚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4134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家庭教育-研究-中国-六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江东文化传统探源9

第一节 孙吴保守学风及其形成9

一、江东学风的保守性10

二、江东保守学风的形成15

三、推重名节的风气18

第二节 乡闾评议与孙吴文武观念的变迁22

一、东汉末年吴地文化相对薄弱22

二、孙吴文武观念的变迁23

三、孙权的“国士观”和推重文化的观念26

四、乡闾评议对士人道德文章的重视28

五、乡闾评议与文学活动的兴盛35

第二章 六朝江东士族文化总论39

第一节 南北士族的门第之别与文化差异39

一、南北士族的冲突与门第之别39

二、南北门第之别与六朝政局的关系43

三、门第之别与文化差异48

第二节 江东士族的保守学风及其演变51

一、晋宋:重儒轻玄的保守学风52

二、南齐以降:玄儒交融与江东儒学的发展58

三、江东士族儒学不坠之原因61

第三节 江东士族信仰的变迁64

一、奉佛家族与观音信仰64

二、奉道家族及其文化背景76

第四节 江东士族的典雅文风与儒学背景84

一、西晋:儒学修养与文学的辉煌85

二、东晋至刘宋:诗风温雅与文学衰落89

三、南齐:文学复苏与典丽、刚健的文风91

四、梁陈:擅长庙堂文学与风格多样化95

第三章 吴郡张氏的家学门风100

第一节 清虚学尚·世有豪气·忠贯昊天——吴郡张氏的门风变革与盛衰沉浮101

一、孙吴:擅文辞、重名节、尚恬淡的文化传统101

二、由晋及齐(一):“清虚学尚”与文化兴盛104

三、由晋及齐(二):“世有豪气”与政治崛起113

四、“忠贯昊天”与不失江东儒风117

五、梁陈:崇儒博物与未能成功的学术转型118

第二节 张融文采风流的独特性及其对侨姓文化的批判124

一、玄无师法与性入清波:对于玄学清谈的独特追求125

二、敦义纳忠与诞不越检:张融对张氏仪范的去取129

三、文无常体:张融的文学新变及其独特方向132

四、南风不竞:处于南北文化冲突中的张融134

第四章 吴郡陆氏的家学门风137

第一节 军事谋略·立德立功·清操忠贞·儒佛兼擅——吴郡陆氏的家学门风与盛衰沉浮137

一、吴晋之一:军事谋略与陆氏盛衰138

二、吴晋之二:重事功和崇道德的冲突与融合144

三、晋宋:清操忠贞与政治文化的中衰148

四、齐梁:儒佛兼擅与家族文化的复兴150

第二节 孙吴士风的变迁对陆机出处之影响156

一、崇郭抑许:陆氏家族与江东新兴士风的萌芽156

二、立功立事:陆氏家风的分化与陆机的选择164

三、乘时借势:陆机对西晋士风的沾染166

第三节 陆澄崇儒博物学风对梁代文学复古思潮的影响168

一、易道无体:陆澄儒玄兼宗的学术思想169

二、高才硕学:崇儒尚博风尚与士人知识结构的变化174

三、文笔弘雅:崇儒尚博学风对陆倕、张率的影响176

四、康成斯在:“龙门之游”与崇儒尚博学风的关系179

五、留连雅韵:“龙门之游”中南北士人的交流及其意义181

第五章 吴郡顾氏的家学门风186

第一节 儒家与黄老杂糅——吴郡顾氏家学门风的演变186

一、孙吴:儒家与黄老杂糅的顾氏家学187

二、两晋:接触清谈玄学、批判礼法弛坏和追求忠义节操191

三、南朝:儒学兴盛与家族文化转型195

四、黄老之学与顾氏盛衰199

第二节 刘宋时期“定命论”与“报应”说的融合——兼论顾氏《定命论》的思想背景203

一、顾氏《定命论》与融会定命、报应的时代思潮204

二、士人惧祸心理与定命论的流行208

三、符瑞灾异观念与定命、报应的理论联系210

四、顾氏《定命论》的独特性及思想渊源215

第六章 会稽士族的家学门风218

第一节 德化·才学·冲静——会稽孔氏的家学变迁与家族兴衰219

一、晋宋:崇教化、重刑律与政治才能220

二、南齐以降:博物多通的学风225

三、“冲静”门风与恪守家传道教226

四、孔氏的盛衰沉浮238

第二节 孔稚珪的隐逸观念和宗教信仰的关系——兼论《北山移文》的主旨242

一、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隐逸观念243

二、孔稚珪对家族传统信仰的坚持251

第三节 会稽虞氏:从守旧到趋新257

一、东晋前期:儒学兴盛而学风最为保守258

二、刘宋后期:学风变迁与学术衰落259

三、南齐以降:文学兴盛与文风多元化261

第四节 会稽“四族之俊”的得名——兼论东晋名士标准的变迁268

一、略论“四族之俊”的得名268

二、“雅量”与玄儒合流274

三、“四族之俊”的儒学特征280

第七章 吴兴沈氏的家学门风284

第一节 吴兴沈氏:由玄入儒的家学变迁284

一、好尚老庄玄理的家族学术285

二、由玄入儒与沈氏儒学风貌286

三、沈氏家族信仰的分化289

第二节 沈约陆厥的声律之争与沈氏家族文化的关系292

一、四声五声之争与雅俗之别292

二、喜好吴歌西曲的文化趣味295

三、沈约对吴歌西曲的复杂心态297

第三节 沈约与佛道二教的微妙关系303

一、达则奉佛304

二、穷则事道314

结语325

附录:江东各家族世系表330

参考文献342

后记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