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医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医生](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2229662.jpg)
- 易法建,冯正直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7947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5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773页
- 主题词:心理卫生-普及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医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原版序1
2006年最新增修版前言1
开卷 心理创富学2
一门风靡全球的最新学科2
第1章 创富中自我的个性因素2
第一节 创富者的人格力量及展现要诀2
一、富裕的真正内涵2
二、完善人格的现实体现与自我创富3
三、创富是自我实现的必然结果5
第二节 自我激励与创富成功之秘6
一、期望理论6
二、创富必备——善待挫折7
三、归因论——积极创富的法宝9
第2章 挖掘自我潜能与实现创富第一节 自我意向——寻找自身的创富定位11
第二节 自身内在成功机制的探索法13
一、成功的“本能”14
二、“异想天开”者与创富——一个关于“想象”的创富学依据14
三、时刻发展新的自我意向——构思练习15
第三节 心理创富图像16
一、心理创富图像能创造奇迹16
二、心理图像的原理17
三、积极的心理图像练习18
第四节 个性潜能释放练习法19
一、释放个性潜能——练习一19
二、释放个性潜能——练习二20
三、释放个性潜能——尝试未知21
四、寻找内在安全感22
五、不断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22
第一卷 心理医学总论26
第1章 异常心理的判别26
第一节 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别标准26
一、有关概念的区别26
二、常用的判别标准28
第二节 异常心理的类别与成因30
一、异常心理的类别30
二、引起异常心理的原因31
第三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34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34
二、心理健康的维护38
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表43
第2章 心理防卫机制的建立50
一、否认50
二、歪曲作用51
三、外射作用52
四、内射作用53
五、退行作用54
六、幻想作用55
七、潜抑作用56
八、隔离作用57
九、转移作用58
十、反向作用59
十一、抵消作用60
十二、补偿作用61
十三、合理化作用62
十四、压抑作用64
十五、升华作用64
十六、利他作用65
十七、幽默作用65
第3章 心理治疗的方法67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67
一、心理治疗的定义67
二、心理治疗的种类68
三、心理治疗的原则69
四、心理治疗的目标70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过程71
一、心理治疗的机制71
二、心理治疗的阶段与步骤73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方法80
一、精神分析疗法80
二、阿德勒疗法94
三、存在主义疗法97
四、咨客中心疗法99
五、格式塔疗法105
六、行为疗法107
七、认知治疗技术138
八、认知行为疗法157
九、现实疗法166
十、后现实疗法173
十一、支持疗法177
十二、森田疗法179
十三、静默疗法188
十四、团体疗法192
十五、环境刺激疗法211
十六、电抽搐疗法216
十七、其他疗法217
第4章 心理咨询法220
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220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220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222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形式224
一、按来访者是否本人: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224
二、按来访者数量: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231
三、按来访的途径:门诊咨询、通信咨询、电话咨询232
第三节 心理咨询过程239
一、心理咨询过程的主要特点239
二、心理咨询过程的基本阶段241
第四节 心理咨询的原则246
第五节 当代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的整合趋向249
第二卷 心理障碍的治疗254
第1章 神经症254
第一节 神经症概述254
一、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55
二、神经症的治疗255
第二节 神经症各论256
一、抑郁性神经症256
二、强迫症264
三、神经衰弱271
四、焦虑症274
五、恐怖症279
六、疑病症282
附:自尊心测试表285
嫉妒心理测试表286
第2章 人格障碍287
第一节 人格障碍概述287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288
二、形成人格障碍的有关因素288
三、表现特征291
第二节 人格障碍各论291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292
二、冲动型人格障碍297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300
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304
五、表演型人格障碍307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310
七、回避型人格障碍313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315
九、自恋型人格障碍319
十、不成熟型人格障碍321
附:精神症状自测表322
羞怯心理自测表325
第3章 性心理障碍327
第一节 性心理障碍概述327
一、性心理障碍的概念327
二、性心理障碍的判别标准328
三、性心理障碍的成因329
四、性心理障碍的预防331
五、性心理障碍的治疗333
第二节 性心理障碍各论337
一、同性恋337
二、恋物癖340
三、恋童癖342
四、露阴癖344
五、窥阴癖346
六、异装癖348
七、易性癖351
八、摩擦癖354
九、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355
十、其他性心理障碍357
附:自恋测试表359
同性恋潜质自测表360
第4章 性功能障碍362
第一节 性功能障碍概述362
一、性功能障碍的概念362
二、导致性功能障碍的原因363
三、性功能障碍的心理治疗364
第二节 性功能障碍各论367
一、阳痿368
二、早泄375
三、性厌恶379
四、性感缺乏381
五、性交疼痛385
附:心理压力消除法390
一、心理压力的危害390
二、心理压力的测验和消除法391
第三卷 不良嗜好与病态社会心理的自我调适第1章 不良嗜好的自我调适一、吸毒396
二、网络成瘾402
三、吸烟407
四、嗜酒410
五、迷信心理414
六、洁癖417
七、开灯睡眠癖419
八、乘车恐怖420
九、疑病癖422
附:强迫症自测表425
嗜睡自测表426
第2章 病态社会心理的自我调适427
第一节 病态社会心理的界定427
一、病态社会心理的概念427
二、病态社会心理与病态人格的关系428
三、病态社会心理的特点430
四、调适病态社会心理的原则431
第二节 异常心理及其自我调适433
一、自私心理433
二、贪婪心理437
三、吝啬心理441
四、自我封闭心理445
五、空虚心理448
六、压抑心理453
七、病态怀旧心理457
八、迷信心理459
九、浮躁心理465
十、虚荣心理468
十一、定势错位471
第四卷 特殊境况下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第1章 心理护理概述第一节 心理护理的一般程序481
一、心理护理评估481
二、确立心理护理诊断482
三、制订心理护理计划482
四、实施心理护理计划483
五、心理护理效果评价483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方法484
一、性格与护理484
二、情绪与护理485
三、需要与护理485
四、语言与护理487
五、暗示与护理488
六、环境与护理489
第2章 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491
第一节 病人的常见心理护理与保健491
一、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491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495
第二节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497
一、不同诊疗过程中的病人497
二、不同疾病病人503
第三节 各年龄段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511
一、儿童511
二、青少年516
三、中年520
四、老年523
第3章 应激状态下的心理护理与保健第一节 生理突变期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527
一、性成熟期青年男女527
二、更年期540
三、残疾人544
四、妊娠期546
五、产褥期552
六、结扎后553
第二节 生活突变期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556
一、恋爱中556
二、失恋563
三、新婚571
四、离婚572
五、逆境中574
六、监禁中578
第三节 特殊环境中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579
一、退位或被迫退位579
二、军旅580
三、巨大成功后581
四、独生子女583
五、离异子女588
附:情绪自控能力测试591
自我监控能力测试593
第五卷 人的发展与心理保健596
第1章 儿童期的心理596
第一节 儿童期的一般特征596
一、生理特征597
二、心理特征598
三、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600
第二节 儿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601
一、孤独症601
二、选择性缄默症606
三、抑郁症608
四、强迫症612
五、恐怖障碍615
六、焦虑症619
七、多动症623
八、攻击性行为630
九、学习能力障碍633
十、吮手指、咬指甲635
十一、遗尿症638
十二、口吃640
十三、厌食643
十四、偏食646
十五、异食癖648
十六、睡眠障碍650
附:抑郁自测表655
儿童多动症测试表656
儿童孤独症测试表657
第三节 儿童期的心理保健658
一、孕期和新生儿658
二、婴儿期659
三、幼儿期和学龄期659
第2章 青少年期的心理663
第一节 青少年期的一般特征663
一、生理特征664
二、心理特征664
三、心理问题的本质与归因667
第二节 青少年期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670
一、性心理670
二、恋爱心理672
三、嫉妒心理675
四、自卑心理678
五、孤独心理682
六、逆反心理684
七、挫折心理686
八、青春期焦虑症687
九、癔症690
十、神经衰弱症691
十一、社交恐怖症692
十二、吸烟饮酒心理695
十三、自杀心理696
十四、犯罪心理698
附:自卑心理测试表700
焦虑自测表702
责任感测试表703
第三节 青少年期的心理保健704
一、性心理保健704
二、学习人际交往704
三、正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706
四、丰富业余生活707
五、自我心理调适方法707
附:困难应付能力测试表709
第3章 中老年期的心理711
第一节 中年期的一般特征711
一、生理特征711
二、心理特征712
第二节 中年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713
一、心理压力超负荷,出现心理疲劳713
二、更年期神经症715
三、更年期忧郁症716
四、疑病症和恐病感717
五、病态固恋718
六、固定观念719
七、婚姻适应不良720
八、职业适应问题722
第三节 中年期的心理保健723
一、自我心理保健724
二、中年人的婚姻725
三、更年期心理保健728
四、中年人的卫生保健728
第四节 老年期的一般特征729
一、生理特征729
二、心理特征730
附:心理衰老自测表731
第五节 老年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732
一、衰老感732
二、离退休综合征734
三、“空巢”孤独感737
四、恐病症738
五、人老话多740
六、记忆障碍741
七、老年期情绪障碍743
八、睡眠障碍744
九、老年性痴呆745
十、老年期幻觉、妄想症746
十一、老年神经症746
附:老年抑郁自测表747
第六节 老年期的心理保健748
一、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748
二、退中有进750
三、善于自我保养751
附:孤独感自测表753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址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