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林权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林权制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2230626.jpg)
- 徐秀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4025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林权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1.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提出1
1.1.2 产权制度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2
1.1.3 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4
1.2.1 关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4
1.2.2 关于林业产权制度的研究5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10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2
1.3.1 研究对象12
1.3.2 研究方法12
1.4 整体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13
1.4.1 整体框架13
1.4.2 主要内容13
1.5 创新15
2 研究的理论基础17
2.1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17
2.1.1 制度17
2.1.2 制度变迁23
2.1.3 产权28
2.1.4 产权制度33
2.1.5 国家理论37
2.2 林权制度相关理论40
2.2.1 林权、林权制度概念40
2.2.2 林权要素40
2.2.3 林权的特点46
2.3 理论总结47
3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49
3.1 建国后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变革历史49
3.1.1 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3)50
3.1.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1953~1956)51
3.1.3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1956~1978)52
3.1.4 林业“三定”时期(1981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55
3.1.5 林权的市场化运作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57
3.2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62
3.2.1 土地改革时期——实现了制度的暂时均衡62
3.2.2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制度处于极不均衡状态63
3.2.3 林业“三定”及市场化运作时期——对制度的不均衡进行不断的调整64
3.3 结论与启示65
4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运作及存在的问题67
4.1 调查的方法、目的和主要内容67
4.1.1 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关键信息人访谈——把握林权运作状况67
4.1.2 二手资料收集与农户调查——掌握林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68
4.2 林权运作状况69
4.3 林权的实践形式72
4.4 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73
4.4.1 林权界定不明晰73
4.4.2 林权缺乏安全性76
4.4.3 林权的市场化运行受阻79
4.5 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分析83
4.5.1 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助长了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短期化83
4.5.2 林地使用权分散性严重,不利于林地的规模经营84
4.5.3 农户把责任山当作“私有山”,阻碍了责任山的开发利用84
4.5.4 公益林产权的不安全,影响了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85
4.5.5 林权的市场化运行受阻,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85
5 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林权制度改革总体设计88
5.1 林权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88
5.1.1 基本社会经济制度的约束88
5.1.2 国家宏观背景的变化89
5.1.3 林业生产的特殊性89
5.1.4 南方集体林区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和林权初始配置的不同90
5.1.5 广大农户意愿的约束91
5.1.6 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观念94
5.2 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95
5.3 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森林可持续经营98
5.3.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98
5.3.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途径——分类经营100
5.4 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00
5.4.1 林权明晰化101
5.4.2 林权有效保护(安全性)101
5.4.3 林权市场化运作102
5.5 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式——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103
6 林权制度改革之一:林权明晰化105
6.1 林权明晰化的基本要求105
6.1.1 林权明晰化的首要任务是关于权利和主体的设置105
6.1.2 林权明晰化的关键是各项权能的分配106
6.1.3 林权明晰化的核心是划清集体和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106
6.1.4 林权明晰化需要规范和弱化政府权力及法律制度作保障107
6.2 林权明晰化的主要内容107
6.2.1 明确林权主体107
6.2.2 设置新的权利111
6.2.3 合理分配各项权能,明确界定所有者与使用者的责权利关系114
6.3 林权的法律保护121
6.3.1 产权保护的法律原则121
6.3.2 林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和问题123
6.3.3 林权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124
7 林权制度改革之二:规范和弱化政府行政权129
7.1 财产权利观的历史演变——从绝对到相对129
7.2 政府行政征用理论概述131
7.2.1 行政征用的概念、类型与特点131
7.2.2 征用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原则132
7.2.3 行政征用的程序134
7.3 改革林地征用补偿制度134
7.3.1 土地征用权设立的原由134
7.3.2 我国林地征用补偿制度135
7.3.3 我国现行林地征用补偿制度对集体林地产权的侵害135
7.3.4 我国林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139
7.4 建立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141
7.4.1 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提出的依据141
7.4.2 我国现行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的缺损143
7.4.3 我国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设计145
7.5 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149
7.5.1 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及改革状况149
7.5.2 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151
7.5.3 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改革建议153
8 林权制度改革之三:林权市场化运作155
8.1 林权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155
8.1.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155
8.1.2 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的一条蹊径156
8.1.3 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分散的山林形成规模经营的“载体”156
8.1.4 是实现公益林补偿市场化和提高管护质量的必然要求156
8.2 林权市场化运作的主要条件157
8.2.1 有效的供给与需求157
8.2.2 合理的价格158
8.2.3 明晰的产权,较低的交易费用158
8.3 林权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159
8.3.1 国内外森林环境服务产权市场的实践基础159
8.3.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环境服务产权市场建立的经济基础163
8.4 商品林产权市场化运作方式和对策措施165
8.4.1 商品林产权市场化运作方式——两级市场,多种方式165
8.4.2 推动商品林产权市场化运作的对策169
8.5 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方式和对策初探177
8.5.1 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方式——三种方式177
8.5.2 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的对策建议178
9 案例研究——临安市林权制度改革181
9.1 临安市基本情况181
9.1.1 地理条件181
9.1.2 社会经济状况181
9.2 临安市林权制度的变革历史183
9.3 临安市林权制度改革183
9.3.1 延长承包期、核发《林权证》,明晰产权关系183
9.3.2 制定林地使用权交易规则,规范林地流转行为186
9.3.3 风景林经营权的市场化运作190
9.4 临安市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分析192
9.4.1 延长承包期、核发《林权证》,规范山林流转的效果192
9.4.2 临目乡风景林经营权转让的效果193
9.5 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194
9.5.1 操作程序有待于改进,交易中介组织缺乏194
9.5.2 森林资源的价格确定不合理195
9.5.3 承包合同需进一步规范195
10 结论196
参考文献201
后记212